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第二期《中国记者》发表的《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一文,笔者有些不同看法。此文认为,新闻报道的片面性同“典型宜多,综合宜少”之局限性有关系,开头就说:“力戒新闻报道的片面性,这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过去往往思想方法上讲得多,从具体的报道方法上讲得少,片面性仍  相似文献   

2.
新闻报道要做到“深入人脑,打动人心”,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打破那些传统的、陈旧的、僵化的思维模式,诸如“非好即坏”之类。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方法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影响,人们往往习惯于把报道分为两类,一类是正面的报道,一类是反面的报道。正面报道便是单纯地表扬、赞颂,反面报道便是一味地揭露批评。比如我们过去的经济报道,一向是报喜不报忧,讲成绩都是“巨大”,谈形势皆为“大好”。尤其是在典型宣传上,有的在这种“非好即坏”的观念支配下,采用“吹、拔、捧”的方法,把典型的事迹,“小的说成大的,单项的说成全面的,一时的说成经常  相似文献   

3.
新闻的整体与局部就像森林与树木,森林是由一棵一棵树木组成的,新闻整体也是由一个一个局部构成的。因此,要防止新闻片面性,确保新闻真实性,我们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必须把整体与局部联系起来看。新闻来源于客观事实,而客观事物的现象纷繁复杂,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就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这就需要对新闻事实进行认识和辨别,通过观察、分析、判断,掌握其全貌,抓住其本质,防止表面性和片面性。有一些新闻报道不能让人信服甚至失实,就是由于作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看见树木而不看见森林”导致的。新闻是“选择的艺术”,但绝不是随心所欲的“断章…  相似文献   

4.
“缺憾新闻”不容忽视“缺憾新闻”,这是我从一些记者的新闻报道中发现的。我之所以称其为“缺憾新闻”,是由于这种新闻使人看(或者听)过之后因其某种匮缺而遗憾——记者在新闻报道中该讲的没有讲或者没有讲清楚,受众想知道的没有说或者没有说明白,给人一个不明不白的疙瘩,使人憋得慌,闷得慌,甚或对其新闻的可信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某地一位老菜农,种菜功夫胜人一筹,一亩地每年收入两千余元。当人们问起诀窍时,他说“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早。”由此我联想到新闻报道,颇受启发。“人无我有”,说的是奇货可居。新闻虽不同于“猎奇”,但确实要独具个性,切不可千篇一律,老生常谈.“人有我好”,讲的是以质量取胜。写文章,搞报道更是这样.同样的内容和体材,同一类型的新闻报道,你的稿件能不能被采用,当然要看稿子质量的高低了。“人好我多”,这里讲的是莱的品种多。我们搞新闻报道不能只会写消息,还要写通讯、评论之类,这样就能根据需要运用自如。“人多我早”,是指时效性。早  相似文献   

6.
新闻的整体与局部就像森林与树木.森林是由一棵一棵树木组成的.新闻整体也是由一个一个局部构成的。因此.要防止新闻片面性,确保新闻真实性,我们在采写新闻报道时必须把整体与局部联系起来看。  相似文献   

7.
力戒新闻报道的片面性,这是我们经常强调的一个重要问题。但过去往往从思想方法上讲得多,从具体的报道方法上讲得少,片面性仍难避免。比如“典型宜多,综合宜少”的局限性就值得我们研究。“典型宜多,综合宜少”是我们新闻报道长期采用的一个方法。使用这个方法,各种各样的典型大量地占领了报纸阵地。不可否认,这些典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综合宜少”,在我们的报纸版面上,一些站得高、看得远,  相似文献   

8.
晚报和日报在新闻报道上应该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前有些晚报的新闻报道,题材大而全,面上的东西多,概括性的语言加上一大堆统计数字,像个小日报。尤其是一版上的文章,更爱犯这个毛病。本市爱国卫生运动取得多少成果,精神文明建设有了多少成绩,架子摆得很大,内容空泛。读者对这样的新闻往往只扫一眼标题,而在有些编辑的意识中,似乎没有这样的文章就撑不起一张报纸。而恰恰是这样的文章多了,晚报便失去了其生动活泼的特色。早在三十年前邓拓同志便讲过:“晚报既然是一份小型报纸,我们就要从这个特点出发,在‘小’上作文章。”“晚报的新闻就不要求大而全。”“总结性的  相似文献   

9.
前一段时间,一些同志对报刊宣传颇多责难。其中说得最多的,就是“片面性”。什么“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啦,“只讲物质鼓励,不讲思想政治教育”啦,“只讲生产队自主权,不讲国家统一计划”啦。稍客气一点的,则抱怨“民主讲多了,集中讲少了”,“物质鼓励讲多了,思想政治教育讲少了”,如此等等。对于这种责难和抱怨,很有必要进行一番研究。报刊宣传中有没有片面性呢?有的。在一篇文章,一篇报道中,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问题的另一面。这种情况,是存在的。应当认真对待,努力防止和避免。但是,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就整个报刊宣传的倾向来说,我以为并不存在所谓“片面性”的问题,倒是提出这种批评的同志,混淆了片面性和重点论  相似文献   

10.
不知道语言学家究竟把“一拥而上”当作褒词还是贬词?这个词所表示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积极性高涨的表现,但在多数情况下,却只会把事情搞乱。对于新闻工作来说,尤其是这样。从表面上看,新闻记者在“新闻”面前一拥而上,几乎是职业性的习惯。新闻,当然要新。如果新闻成了旧闻,成了明日黄花,成了隔夜饭,那还有什么味道?因此,新闻记者在现实生活中,一旦发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新的观念、新的领域或新的角度,总不免一拥而上,生怕被人家抢了先。这种职业性习惯并不坏。如果没有这种强烈的求新的观念,决不会成为一个好记者。因为,一般说来,新闻报道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越及时、越迅速,它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就越大。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本体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我们对新闻学理论的研究带有明显的片面性,只注重研究新闻的实践论,很少涉及新闻的本体论。翻开一本本新闻学概论,探讨的是新闻的真实性、党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无不属于实践论的内容。甚至谈到新闻价值这一多少涉及本体意义的命题时,也一味从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实际操作的角度去诠释,根本不去追究新闻价值从何而来,似乎新闻学仅仅是为了向读者传授一些选择新闻的方法。即使对新闻实践论的研究,仍然带有片面性,只强调新闻的宣传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2.
刘少奇同志谈到新华社工作时指出:“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他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要求,是因为这四点是新闻的共同要求。他说:“外国记者强调他们的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报道,是他们的口号。我们如果不敢强调客观的、真实的报道,只强调立场,那末,我们的报道就有主观主义,有片面性。”(《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第361、359页)  相似文献   

13.
新闻工作怎样实现“三贴近”,是当前关注度很高的话题。新闻理论刊物上对这一话题发表的文章很多,或阐述其要义,或论证其价值,或介绍经验,或讲述体会……各有各的高见,其中不乏名篇佳作。但有少数文章在论述贯彻落实“三贴近”时也存在一些片面性,比如讲贴近实际就只是如何深入采访;讲贴近群众就只是如何同群众打成一片;讲贴近生活就只是如何关注特殊人群和重视社会新闻,或者如何转变文风,等等。如果我们只是这样把“三贴近”当作三项任务来细分,或将其各个有机联系的部分割裂开来,只作简单的图解,或仅仅为贴近而贴近,那我们就会重犯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是不是说社会效果就等于新闻价值呢?不是的。社会效果是新闻价值表现的形式之一,它不是唯一的表现形式,也不是最初的表现形式,而是新闻价值的最终表现形式。一定的社会效果,既是我们进行新闻报道的目的所在,同时又是新闻事实通过新闻发布机关见之于社会的全部过程的归宿。因此,从主观上讲,我们可以把新闻报道对现实  相似文献   

15.
问:你在《新闻写作概要》一书中,说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有四条,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新闻报道的时间性和新闻报道必须用事实说话:而《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中,却把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概括为“真、新、快、短、实”这两者有何不同,为什么说法不一样?答:我过去在新闻教学中大多讲《概要》一书中列的四条。前几年新闻界关于新闻报道的思想性有些议论,有的人认为新闻只是提供情况,沟通信息,不要多讲思想性;多讲思想性也容易带来在新闻中堆砌政治术语以至于空话大话等弊病。这种看法也有一些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新闻机构,很多都是只强调“报道”而不在意新闻的讲述方式和方法。其结果,是很多新闻报道没头没脑,不可亲,不可读,成了新闻“垃圾”。而也有一些重视讲故事的媒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所谓的故事性而牺牲新闻的真实性,讲出来的东西不可信,也成了“垃圾”。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人武部,没有一名专职新闻干事,新闻报道和政研工作却连年先进;没有一名专职报道员,新闻人才却层出不穷。知情人说,关键是我部有个善抓报道工作的政委。新闻报道抓全面该部政委李炳武以前曾任过旅政治部主任,抓新闻报道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他说,政治工作出新闻,军事、后勤、技术装备工作同样也出新闻,可因为搞新闻的同志大都在政治部门,这“笔头子”动来动去,往往是政工口上多一些,忽视了军事,冷落了后勤及其他部门,有时候甚至走向极端,脱离中心工作,这种倾向不改,你根本就抓不到好新闻,也写不出好新闻。原因很简单,打靶偏…  相似文献   

18.
有些通讯员,对大报记者报道过的题材,从不敢问津,觉得人家记者都写过了,咱还能写出个啥。我觉得,这种自卑感要不得,记者的素质一般比通讯员要强,但是他们也有弱的一面,也有忽视的地方。我的体会是,对大报记者报道的题材要深钻细想,敢于和他们争、拚、抢。1988年夏季,襄樊电视台播放了与种粮大户刘文豹把土地部分改种经济作物的对话采访,报道只提出了生产资料涨价威胁着粮食生产的发展,但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没有提出来。一段时间后,群众对刘文豹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压缩部分粮食面积改种经济作物,是只图赚钱,不顾国家利益,是接了“媳妇”忘了“娘”,但也有人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报道中,把好话讲过了头,似乎很少听到能引发新闻官司。《南方周末》因刊登一篇专访《从记者到“反角专业户”——访青年演员陈玛雅》,而成为被告。原告陈玛雅没上过大学,而报道说成是大学毕业;只在新华社体育部工作,说她是该部记者;她没演过某角色,说她演了;在某电视剧扮演的角色获提名奖,被说成是获奖……通篇充满了赞扬、钦敬之文笔,仅这几  相似文献   

20.
在新闻中用好用准群众语言,有时只做到本文上部分所述三点是不够的,还应努力解决好下面三个问题: 一要提炼。由于群众的语言一般是随意而言,所以有粗精、文野之分。写新闻时用群众语言一定要去粗存精,淘汰那些粗俗不堪的脏字、浊语,选择朴实又文明的话,做到言简意赅。这种语言提炼,并非是“拔高”。有的同志觉得,新闻报道往往要体现某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