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美国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及其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的职教课程体系包括基础教育中的生计教育课程、综合高中的职前技术教育课程、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和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计划课程。这些课程体系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职业课程要体现定向性和应用性特征,实施职教课程资源共享,创建多元化、全方位区域职教格局,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构建中高职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职教教师职业化若干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育锋 《职教论坛》2006,(23):20-23
教师是一种专门化职业,这种专门化职业的职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我国职教教师职业化进程中存在职业资格内容缺失、培养培训课程设置不能真正反映职教教师职业的实质要求、职教教师个体及职教教师职业机构自主作用发挥不足等方面问题。因此,要深入开展职教教师职业化内涵、内容框架等理论研究,目前尤其要开展职教教师职业化目标、途径、职教教师职业化机构及职教教师职业发展和职业化教师的社会地位与待遇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科职教课程方案开发是当前亟需解决的实践问题,也是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开发逻辑上,本科职教课程方案应遵循职业本位课程逻辑,而非学科知识本位课程逻辑;在文本结构上,本科职教课程方案既要有大学课程方案共有的文本要素,更要有体现职教自身特质的文本要素。关键点是文本必须遵循职业本位课程模式而形成;在行动策略上,本科职业院校开发课程方案可自主选择沿用、改造、重构三种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4.
论点摘编     
●在目前转轨过程中,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使受教育者尽快掌握新型的知识技能,这就要求职教在教学内容、专业设置等方面必须有大量的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用今天的职教资源培训明天的职教内容。摘自《教育与职业》1999年第8期《转变观念迎挑战》朱雪芹文●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有三项功能:一是经济创收功能;二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功能;三是课程开发功能。摘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9年第8期《高职专门课开发的实践》陈梓城等文。●普遍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全面实行就业准入控制正是对…  相似文献   

5.
自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设立职教专硕硕士点以来,各培养院校积极探索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培养院校在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明确职教专硕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推动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资格紧密衔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整合性,推进课程建设与综合知识素养培养精准对接;健全“双导师制”管理运行机制,协同培养职教专硕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重视校外企业实践环节,推进理实结合培养职教专硕研究生专业素养;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职教专硕研究生实践创新素养培养。  相似文献   

6.
中等职教课程设置是以“专”为主,还是以“通用性”为主、兼顾第一岗位的学习与训练,这是直到现在仍然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从何谓“通用性”入手,论述中等职教课程设置中的“通用性”,并在三个方面论述了为何要坚持“通用性”,阐述了“通用性”的意义。提出中等职教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以全面素质教育为核心,以相当于高中化知识的学习为基础,以就业上岗能力培养为重点,以技能训练为特色。从而得出结论:“通用性”应成为中等职教课程设置中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武博 《成人教育》2021,41(10):83-88
德国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腾飞的武器,德国职教师资则是职业教育质量的保证.德国职教师资培养往往被认为是最为严格的培养,其课程设置亦具有特色.德国职业学校师资培养课程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设置,不同阶段课程设置的内容与形式都有所区别,课程设置中所体现的"标准先行"的课程改革理念、"教师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目标以及"无缝衔接"的课程内容都对我国职教师资培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重视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切合我国实际的职业教育体系,许多专家学者也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笔者认为,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有许多,而职业教育的课程问题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因为课程问题最直接地反映了人们对职教目的的认识,也就是说,要搞好职业教育,其当务之急是要统一决策者与操作者的职教课程现,课程改革是否得当,将直接关系到职教体系的健全和发展。当前实际反映出来的职教课程结构与设置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9.
目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课程设置与实施、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十一五”规划,为了论证其科学性、有效性、前瞻性,笔者从CEPA、“泛珠合作”、经济、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对顺德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取证。这次调研是对职教理论研究的一次验证,通过本个案的透析,职业学校层面的实践研究,相当程度上已经对传统职教理论给予颠覆与超越。本文认为,传统的“室内”或“书斋”取向的职教理论研究范式已经作古,当前研究范式亟待改变——那就是要从活生生的实践中汲取教育的诗情!  相似文献   

10.
职校课程设置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张海通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培养。笔者积多年之经验,针对职校课程设置现状,提出一些看法,与职教界同仁切磋。一、课程设置现状如何评价我国职校课程设置现状呢?笔者认为应该一...  相似文献   

11.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面向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了如何设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介绍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高职法律专业的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一目标,以培育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例为组建知识,以情景模拟为教学的重要手段,采取模块式课程设置方式,将课程分为基础理论模块、专业课及相关学科模块、文化技能模块、实践应用模块.  相似文献   

13.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分析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职业面向的基础上,结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了如何设置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介绍了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反过来区域经济的特点决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在分析区域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教育资源进行科学的论证;在区域经济产业对接背景下,构建与区域经济对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构建与产业链对接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相似文献   

15.
职业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物理课程作为应用技术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职业院校的物理课程如何履行学科的社会功能,使其融入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值得深思与探索。文章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初期职业学校物理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提出了职业学校重视物理课程的基础作用,加强课程内容多样性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课程是中职学校实现职业能力教育目标的载体。宁波市职教中心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了“平台+模块”、企业成熟课程与传统课程置换、以课程为核心项目进行国际合作办学等课程模式,在课程内容设置、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诸环节上体现了职业能力本位,形成了“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职师范教育专业设置的问题与对策——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师范教育专业设置所存在的问题表现为:缺乏系统思考,各教学系各自为政,不利于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缺乏现实考察,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缺乏竞争力;课程设置重学科专业课程,轻教育类和人文素质课程。应对策略为:科学合理设置课程,满足学生成长需要;重视师范教育,将其与其他职业技术教育同等对待;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设置专门的教师教育系并进行准确定位;建立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提升实际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心,重点培养关键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体做法为:在课程结构上强调“宽基础,活模块,强能力,多方向,人本位”,增加实践课程比例;在课程内容上遵循专业基础宽泛化、内容通用化、材料开放化等原则,合理、灵活地架构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态度、职业资格证书四大课程模块;在课程组织上,对于每个模块,设置相应的课程包组合,以根据需求增减课程门类或课时数。  相似文献   

19.
课程衔接是中职和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一环,影响课程衔接的因素包括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学制度等方面。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教材选择不合理。优化中高职数学课程衔接途径为: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避免重复,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要体现层次性、适应性、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加坡职业教育中的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在基础教育中价值观教育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根据职业岗位要求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强调认真、合作、创新、诚信、大局观念与进取精神。其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包括:开设以"想——感受——行动"为特点的价值观教育课程,或通过专业课程渗透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