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恢复高考30多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考试进行了不间断的渐进性改革,较好地实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导向性。但是,一个科学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  相似文献   

2.
恢复高考30多年以来,我国高校招生考试进行了不间断的渐进性改革,较好地实现了高考的公平性、公正性和导向性。但是,一个科学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必然牵引普通教育尤其是普通高中的课程及评价方式的改革,反之亦然。为此,我国  相似文献   

3.
高校招生考试的公平性是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重要内容。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公平是教育机会实现过程本身的平等,是规则统一性与方式多元化的有机统一,是统观整体的系统性社会性平衡。考试、录取和相关政策是高校招生考试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提升高校招生考试技术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尊重异质化的多元录取机制,把握高校招生考试宏观政策干预的适恰性,将会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的机会公平。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管理体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招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外部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都对现行的招生、考试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所以必须进一步改革招生体制。招生体制改革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三个有助于的原则,即: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二是坚持招生工作的公平性、公正性原则;三是坚持以考试为主选拔新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高校是文凭的供给方,考生是需求方,研究生考试诚信缺失从根本上来说是供需双方出现了柠檬市场,并且高校也受社会环境和国家考试制度相对缺失的影响。本文从高校、考生、社会环境和制度等层面考察了引致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悖谬及其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主招生是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然而,近几年在试行和推广中,却出现了招生目标模糊、缺乏公平性、诚信缺失、考核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使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偏离初衷。对高校自主招生程序中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提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加强社会监督和法律监督、实行"联考联招"制度、设立自主招生考试委员会等合理化建议以保证自主招生公平、公开和公正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高考公平性分为考试公平性和招生公平性两个方面,而两方面的公平性又分别受到一系列要素的影响。其中影响考试公平性的要素有考试机会、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环境和考试结果评判,影响招生公平性的要素有投档和录取规则、招生计划、特殊招生方式、加分政策和录取照顾。  相似文献   

8.
高校招生制度的公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涉及招生工作的法规、考试、录取、收费等四个方面对影响高校招生制度的公平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确保高校招生工作公平性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信息窗     
诚信高考教育部决定从2004年开始,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统一考试中,要求考生在考试前阅读《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签字认可,以表明其对考场纪律的知晓、认可、遵守。  相似文献   

10.
考试是高校招生常用的工具。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联合招生考试是联合招生的工具,其产生主要受政治因素影响,目的是为招生服务。自主招生联考是自主招生的新形式,其产生主要由教育内部发展规律所推动,着重于提高考试本身的公平性、科学性与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对高考公平性要求的提高,对学校和专业选择性的增强,传统的调剂录取方式已不适应,重新征集志愿方式应运而生。这种方式有利于考生自主选择学校和专业,有利于高等学校完成招生计划,有利于体现公平公正,已得到普遍好评和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学校和考生的要求不同,这种方式尚需继续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现代中国高考制度是国家筛选人才的权威性制度安排,具有特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利益的分配功能,因此高考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底线。由于一些高考政策存在程序不足、选拔过程不透明、招生主体范围不合理等因素,出现社会优势群体利用社会资本的运作占有更多更好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该过程同时是对社会弱势群体实施了教育排斥,阻碍了高考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国家应该正确处理高考中公平与效率的冲突,将公正置于高考政策改革的中心。  相似文献   

13.
高考录取中的地区均衡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着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它形成于高考统一命题、分省市划定录取分数线,延续于高考分省市自主命题,强化于高校“地缘化”,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各地不公平的高考录取率。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首选是恢复全国统一命题、统一录取标准,实施按地区人口总数的比例,考虑生源质量,专业特色等因素分配招生计划;其次是增加高等教育机会供给,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并建立独立的高职招生体系;强化后发地区的基础教育,从根本上缩小东西部教育硬条件和软环境的差异,从而逐步实现区域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4.
教育公平是关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则是教育公平的基本内容。我国目前的招录制度存在众多不公平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加强政府规制,加快加大高校招录制度改革与建设的速度与力度。  相似文献   

15.
Attempts to make higher education more equitable more readily succeed at the aggregate (sector) level than at the institutional, with students from disadvantaged groups being overrepresented in low-status institution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is is because policies of ‘fairness’ (i.e.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 dominate the contemporary policy framework and are strongly resisted by elite universities. However, using the Australian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equity policy is actually a mix of ‘proportional fairness’ and ‘inclusion’ and elite institutions resist not because the policy is deficient but because it might actually work.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higher education equity policy is proposed; one which requires elite institutions to engage meaningfully with disadvantaged students but allows them to retain their status advantage.  相似文献   

16.
因为"985"高校提供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非常有限,所以这些高校高考录取的公平性问题成为一个众人瞩目的焦点。"985"高校高考录取的公平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民众对录取政策的认可程度;也直接关涉到生源质量的高低,而拥有高质量的生源是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条件。定量研究认为,目前"985"高校高考录取的公平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招生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社会高度关注。根据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化高考改革,在科学选拔人才的同时,促进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确保考试录取的安全、公正,为高考的权威、严格、公正,以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有效监督为保障,是当前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加利福尼亚是美国最早普及高等教育的州之一,在如何建立与高等教育普及相一致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方面为美国各州和发达国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经验。它的基本制度是,政府确定高等院校的三个层次和各层次院校的招生计划、公立和私立院校确定各层次基本的招生考试和录取标准,学生按学业水平选择高校,高校按标准录取学生。每个层次的考试选拔的标准有明显差异,研究型大学多维度选拔,提供大众高等教育的本科大学要求相对简单,社区学院接受所有通过“离校考试”的高中毕业生。  相似文献   

19.
大多数学者认为异地高考政策更加有利于家庭条件较好的随迁子女,少数学者则认为该政策能有效保障农村随迁子女的教育权益,但已有文献仍缺乏关于异地高考政策对两类流动人口高等教育机会影响差异的比较研究。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异地高考政策对城乡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并探究了该政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异地高考政策对农村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城镇随迁子女,且这种效应仅在高政策门槛地区存在,低门槛地区不存在。从政策的调节作用来看,异地高考政策有助于提高农村流动人口子女随迁的意愿,且对农村随迁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促进作用要显著高于农村留守子女。同时,异地高考政策可显著降低农村随迁子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子女高等教育机会的影响。为此,各地方政府应坚持并完善异地高考政策,充分发挥该政策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杠杆作用;流入地政府要进一步提高本地高中教育服务能力;中央政府要进一步推进、完善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高考加分政策使得少数人获得特权,同时政策保障不力滋生出许多高考中的腐败现象,有违教育公平的原则和法律规定。本文通过对高考招生的政策解读以及选取若干近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我国现行高考加分政策的缺陷。并指出,只有完善该政策中不合理部分,铲除催生高考招生中的腐败因素,方可确立良性有效的竞争环境,也从一定意义上维护高考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