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从丑得以存在的背景、美丑的关系及其形而上的依据等方面比较庄子与雨果的审丑。庄子的审丑成就了中国艺术朴素自然之美,雨果的审丑指出了描绘丑怪事物的美学价值,对后世均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庄子有关修辞的美学思想尚未明显地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因此在谈论到庄子的修辞美学思想时往往会涉及到对其哲学的研究,在其生动具体的譬喻和寓言故事中,体现出了崇尚 自然,朴素的修辞之美,崇尚虚静的修辞之美,他的修辞美学思想理论对古人甚至今人仍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的设计艺术一直将庄子自然朴素之美作为理想之美的典范,认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顺应自然,完全按照事物的自然本性任其发展和表现,不去施加人性的力量,使其改变原有的自然之性,保全其"真"美,主张无雕饰的朴素美。  相似文献   

4.
张小玲 《甘肃教育》2011,(22):67-67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清新自然,语言优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本文试图从朴素美、韵律美、修饰美三个方面论析,为学习研究朱自清散文的语言、提升中学生的文学素养提供借鉴。一、口语化的朴素美朱自清强调文章最重自然,他明确提出要用"活的口语"写文章。  相似文献   

5.
作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庄子与康德都强调一种至高至远的人格境界,但就人格特点而言,二者又呈现不同特质。庄子的理想人格以"至真"的个性美为表征,康德的理想人格以追求"至善"的人性美为标杆;庄子追求的是个性自由,康德追求的是道德自由;庄子通过"体道"的形式完成人格修养,康德则以道德实践的形式成就自己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美学思想以老庄的宇宙本体论和万物生化论为哲学基础,形成了鲜明的独特风格,在中国古代美学发展史上,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主要结合老庄哲学对其形美、德美、道美的美学思想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7.
作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庄子与康德都强调一种至高至远的人格境界,但就人格特点而言,二者又呈现不同特质。庄子的理想人格以"至真"的个性美为表征,康德的理想人格以追求"至善"的人性美为标杆;庄子追求的是个性自由,康德追求的是道德自由;庄子通过"体道"的形式完成人格修养,康德则以道德实践的形式成就自己的人格追求。  相似文献   

8.
庄子笔下的畸人群像是一种独特审美观的体现.庄子运用其高超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艺术技巧在作品中进行“丑“的发现和升华.畸人群像寄寓了庄子对社会现实和人格理想的深刻理解和无穷期待.畸人形象扩展了古代美学的范畴,具有较高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庄子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在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孕育了深刻的美学思想,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庄子美学思想:庄子哲学思想超凡脱俗,其在美学上具有遗世独立的仙境美;他将人生看做一场大梦,从这种思想衍生出了梦幻美;庄子看到事物成与毁的转化关系,为我们提供了残缺美的美学范式;庄子具有人格美。他有宽广的胸怀和高远、深邃的思想,富有仁爱精神,追求真性情。这些都使他具有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一书描绘的畸人形象,把形丑之极与德美之极集于一身,表现了作者独特的哲学、美学观点。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人觉醒的时代,《庄子》是这一时代的文化主流,不仅士大夫阶层形成了玄学,而且对民间世俗也给予了深刻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酒文化,妇女地位的提高以及万物有灵论,都深受《庄子》的影响,形成特有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2.
王晓雁 《安顺学院学报》2010,12(1):15-16,73
张爱玲的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她以冷峻客观的写作态度抒写了丰富而悲凉的个体生命体验,真实地记录了战争状态下人的生存境况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对人类文明和人生理想的失望,其独特的审美意境具有现代小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的小说是20世纪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独特景观。她以冷峻客观的写作态度抒写了丰富而悲凉的个体生命体验,真实地记录了战争状态下人的生存境况和心理活动,表现了对人类文明和人生理想的失望,其独特的审美意境具有现代小说的特质。  相似文献   

14.
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是美育的第一部宣言书,里面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教育思想,它契合了当代生态美学的生存理想。学界对其中的审美、形象等思想已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但对席勒的生态教育思想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拟从这一独特角度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三元论”出发,追溯历史发现文学的伤痛缘于政治人为的狭义化,“政治”概念的含混是文学与政治关系争论不清的根源。“政治文学”以政治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轴”,审美地反映人类的美好政治理念和情感,具有理想性、否定性的特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阐释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想象维度——乌托邦,实际否定了文学与政治在理念层面结合的唯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罗素理想语言的意义理论是指称论.整个理想语言体系意指整个世界,分子命题及原子命题意指各种分子事实及原子事实,而理想语言中的简单符号即专名和关系词则意指简单对象.单就简单符号及简单对象来说,其简单性的标准是亲知.亲知既是意义理解的必要标准,也是意义理解的充分标准.  相似文献   

17.
宗白华在其美学生涯中,一直致力于实现一种审美化的生存,在追求这种审美人生的过程中,他从中西方的文化中分别寻找到晋人和歌德作为其审美理想范型,以此为出发点,建构了其独特的美学理论,并将之融入到人生实践之中,从而实现其审美人生的理想。  相似文献   

18.
小说的现实性、幽默性和情感性构成其反映社会的独立意识,它决定小说形象塑造的思想意识倾向和审美倾向;小说作为意识形态中的一种认识形式,应该做出对存在中痛苦的关怀——这份关怀既是痛苦情感的宣泄、创痛的抚平,更是对未尽意、未完成的愿望和在未来实现理想的永久希望。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语境特别是当代的现代语境中,存在着美学实践与美学理论的辩证运动,美学总是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而存在的。审美意识形态是现代意识形态的特殊而又重要的部分,审美意识形态的内外关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多种多样,也决定了其价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只要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中还有其存在和发展变化的客观基础、需求和意义,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存在、发展变化并或多或少地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鹿月华 《高教论坛》2004,(3):71-73,88
本文论述了美感中情感活动的三个层次:由审美对象触发的情感及其活动;由美的认识以及各种审美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美感、愉悦感受的情感;与审美理想相联系的审美情趣。以及三个层次的相互联系,以探究美感中情感活动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