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卢梭“发现儿童”以来,人类教育的发展出现了旨在解放儿童的重要转向。对儿童的解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没有受教育的儿童接受教育,把儿童从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各国政府先后立法,以保障儿童受教育的年限;二是让受教育的儿童自由发展,把儿童从“成法”束缚状态中解放出来。世界各地纷纷进行教育改革,以期改变“静听”式教育,促进儿童主动、自由、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卢梭的儿童观给现代教育以重要启示: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解放儿童应从四个方面着手:让儿童主动探索学习,让儿童创造性地学习,把儿童从传统的师生关系束缚中解放出来,把儿童从家庭、教师和社会所寄予的沉重期望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3.
自1986年10月以来,苏联教育界就教育改革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以雷先科娃,沙塔洛夫和阿莫纳什维利为代表的一批知名的实验教育家和革新者构成辩论的一方,他们分别在前两次会晤的报告《合作的教育学》和《个性的民主化》中阐发了自己的主要观点,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思想。这些教育革新家提出的口号是:“解放儿童”、“解放教师”,这道出了合作教育学的主旨所在,那就是要把教育从自我丧失、不知所向的异化状态下解放出来。“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  相似文献   

4.
邱静芳 《师道》2010,(5):40-41
创造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之一。他在1944年的时候就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要把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其中,我感触比较大的是后面两种.即解放儿童的空间和时间。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的创造教育理论,对目前的教育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认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使学生具有刨新的思维,应“从各方面解放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空间,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大胆地想象、思考,大胆地去创造;解放儿童的双手,让学生大胆动手;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学生从教室校园解放  相似文献   

6.
学生要创新,就得有自由。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培育人才,须先有“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能干;解放儿童的埃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从不许多说话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从鸟笼似的学校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从过分的考试制度下解放出来;解放眼睛,使其能看。”陶先生的“六大主张”至今对教育仍有指导意义,只要我们还自由给学生,做到因材施教,转变传统教学观念,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自由的教学气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会逐步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7.
解放儿童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创造教育的先驱,他在《创造的儿重教育》一文中提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包括五个解放:(1)解放儿童的头脑。儿童的创造力被层层裹头布缠了起来,我们要解开裹头布,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说:“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主张,倡导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病而提出的富有创建性的教育主张,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解放儿童的头脑。陶行知曾强调指出,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  相似文献   

9.
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他说:“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而办好学校。培养好学生的关键就在于解放教师.没有教师的解放就没有学生的解放,也就没有学校的解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师的解放意味着教师束缚的解除并获得自由的发展。那么,哪些东西束缚了教师,怎样解放教师?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内容系统完整、博大精深。关于儿童教育,陶先生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我们认识到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为此,他明确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解放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双手,使之能做;解放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嘴巴,使之能谈;解放空间,使之能飞;解放时间,使之能闲。"六大解放"是陶先生在长期的教育研究与实践中,批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五大解放”理论,奠定了我国创造教育的基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学习,把实现“五大解放”作为实施新课程作文教学目标的基本途径。一、“解放儿童的头脑”陶行知先生指出:“儿童的创造力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布包缠了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时间过去了几十年,虽然“迷信”已不再是禁锢儿童思想的“裹布”,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的头脑就被解放了。看看我们作文教学的现实吧!  相似文献   

12.
要把学生解放出来必须把教师解放出来,要把教师解放出来必须把校长解放出来。没有校长和教师的解放,学生也就很难解放。现在我们是用一个统一的高考制度把校长、教师、学生、家长都捆绑在一辆战车上,如何化解这个矛盾,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正>陶行知是我国儿童创造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他认为每个儿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力,儿童的创造力需要解放和培养,并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我们教师可以借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六大解放"这双翅膀,在语言活动中去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一、解放儿童的头脑——积极思考,丰富想象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中解放出来,鼓励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聪明才智,进一步发挥幼儿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改革曾提出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因材施教。以六大主张为改革宗旨,我认为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追求下面“六性”: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育改革曾提出六大主张:解放儿童的空间,使其接触大自然、大社会;解放儿童的头脑,使其从道德成见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双手,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儿童的嘴巴,使其有提问的自由;解放儿童的时间,不过紧安排;给予民主,因材施教。以六大主张为改革宗旨,我认为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追求下面“六性”:  相似文献   

16.
现在的不少小学生被封闭在学校里、家庭中,生活相对单调乏味,面对一个个颇有创意的作文题,很多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而且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只是重形式、重技巧,至于内容则是生搬硬套,因此,造成作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现状。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作文教学。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让他们爱写、想写和乐写昵?我们可以借鉴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时间、解放儿童的空间),让学生从封闭的教室、家庭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  相似文献   

17.
<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陶行知全集》,第4卷第538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说明了只有先解放儿童的头脑,才能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逆向思维是逻辑思维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是解放儿童头脑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反应的敏捷性和答题速度;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18.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关于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思想对于目前我国的幼教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陶行知指出:“儿童是新时代的创造者”,呼吁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他认为,“小孩子多少都有其创造的能力”,“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怎样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呢?陶先生认为首先必须遵循两条原则,即尊重儿童人权及了解儿童的能力和需要。父母和教师“在情感方面和小孩站在一条战线上”,要“客观的根据他们的需要、能力以宣导他们的欲望而启发他们的活动”。这就是说,只有热爱儿童,理解和尊重儿童,才能启发和教育他们,培养他们自觉活  相似文献   

19.
马卡连柯曾说:“我确信,我们的教育目的不仅仅在于培养能最有效地来参加国家建设的那种具有创造性的公民,我们还要把受教育的人一定变成幸福的人。”因此,使幼儿快乐、幸福也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肩负的责任。全面包含幸福的教育一定是依循现代心理科学、教育科学而实施的教育,是确实有助于儿童生命潜能发展的教育,即科学的教育。在现代物质丰厚,条件优越的环境下成长的幼儿是否感受到了真正的幸福呢?现代幼儿教育应该从哪些方面让幼儿获得真正的幸福呢?  相似文献   

20.
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课堂教学,如何创造条件,把学生从这种被动的境地中解放出来,让其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变“教”为“导”一种教育,如果它没有刻意地教会学生怎样学习,那么它就是一种带有根本性缺陷的教育;一个接受过教育的人,如果他没有学会怎样学习,那么他的学习便带有致命性的不足。所以,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了明天的学习作准备,教学生“学会学习”,应当成为教育机构和每个现代教师努力追求的教育最高目标。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