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是一门用人体自身乐器“声音”来抒发情感的艺术.既是一种复杂的体力劳动,又是一种在情感表现中进行再创造的高级精神活动,从古到今每个歌唱者和曲作者都在为表达情感而不断思考和创作着.情感对歌唱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作用.因而在歌唱中,要正确把握并合理创设情感.  相似文献   

2.
歌唱是歌唱者用自己嗓音来表达情感的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如何处理好歌唱技巧与歌唱情感之间的关系,是每一个歌唱者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声乐作为一种俗雅共赏的表现性艺术,其存在和传播都离不开创造主体的积极参与.每一次感染人的歌唱都是一次歌唱技巧与歌唱情感的完美结合,这样的歌唱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娴熟的歌唱技能与技巧是让歌唱情感正常抒发的基础,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是保证歌唱情感正常抒发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龙莉莉 《河南教育》2010,(1):100-101
歌唱,即歌咏之意。《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行于声。”因此,歌唱是人们用以抒发情感、交流情感的一种自然而普遍的形式。只有演唱者在进行演唱时.才能把词曲作者写在纸上的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活生生的东西,才能打动人心。因而,歌唱是歌曲创作和音乐欣赏之间的桥梁.是创作者与听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纽带。  相似文献   

4.
应以音乐欣赏提升学生歌唱素质,促进学生“音”唱准的训练、音乐情感的抒发及表演能力的训练,从而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歌唱是人们用来抒发、表达和交流情感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歌唱艺术是以人声作为“乐器”来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与情感的表演艺术。歌唱者不仅要具备歌唱的技能技巧,以及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同时在对歌曲进行再创作时,还应遵循正确的歌曲艺术表现与处理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完美地表达出歌曲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6.
尤阳 《文教资料》2007,(11):67-68
《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当语言和嗟叹都不足以表达情感的时候,人们就要用歌唱来抒发胸臆,也就是用歌唱的方法“说”出心中的话。那么歌唱语言和口头语言有什么相同相异之处呢?下面试作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7.
幼儿自主歌唱是幼儿在生活实践中为抒发内心情感而主动发起的与歌唱有关的活动。幼儿的自主歌唱是“美的种子”,应得到教师的珍视和保护。但幼儿园的歌唱活动仍存在以教师为主导的现象,教师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歌唱,忽略了幼儿的自由表达和创造。教师可以通过利用或创设情境来支持幼儿自主歌唱,让幼儿充分体验、大胆表达,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推动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歌唱的目的是情感抒发和表达,而其中起支撑作用的基础是呼吸,歌唱的呼吸是建立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的有控制的呼吸,只有在做到正确的呼吸的基础上才能将歌唱的艺术情感表达如意。  相似文献   

9.
陈鹤琴先生认为:“音乐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活动,音乐是幼儿生活中的灵魂。”而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歌唱活动中,我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发展水平,有效合理安排灵动的空间布置、巧妙组织策略、多种歌唱形式以及浓郁的有效评价去帮助、促进幼儿对歌唱活动的理解、认识以及适当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歌唱是人们抒发感情的艺术,歌唱也是用优美动人的歌声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如何用歌唱来抒发情感,表现生活并做到声情并茂,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艺术的天地中,歌唱的表现力更强、更具魅力、最感人,这是因为美妙的歌声是人们内心情感的抒发,是人们内心的真情流露。歌唱艺术是用人声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精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作为一名歌唱演员、歌唱爱好者,如何才能在歌唱中通过自身情感的准确发挥,激起听者的心灵共鸣,引发双方的情感碰撞,得到美的熏陶,获得精神上的鼓舞呢?我认为,应该注重处理好在歌唱中的情感发挥与技巧运用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歌唱是人类最早用来抒发思想情感的艺术,也是3-6岁幼儿感受音乐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现阶段的歌唱教学活动存在为唱而教,按部就班等问题。而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能调动幼儿兴趣和热情的方式。通过各种游戏化的策略,运用游戏化情境、材料、语言、互动等方式,唱动结合,让歌唱活动更加自由、灵动、丰富多彩,让幼儿体验到“玩”一样的感觉,在游戏中感受歌唱,在歌唱中享受快乐!  相似文献   

13.
前言:音乐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左右,在生活中,处处都存在着音乐的影子,音乐也成为了当前流行的慰藉人们心灵的一种方式和情感抒发,也成为一门学科在学校中被学习,但往往歌唱时由于没有较丰富的情感,所以歌唱时显得比较单调且乏味。情感对于音乐是不可缺的,就像灵魂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所以要把歌唱与情感相结合起来,使得一首歌曲变得有灵魂,有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歌唱是人类用以抒发和交流思想感情最自然、最亲切、最直接的一种艺术,是人类最本能、最喜闻乐见的音乐表现形式之一.歌唱教学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能力和获得良好的音乐素养的有效手段.歌唱和歌唱的技巧训练十分重要,重视歌唱的技巧训练,是学生表达歌曲情感与艺术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5.
杨海云 《考试周刊》2010,(18):226-227
爱闲斯坦说:“人的想象比知识更可贵。”音乐应该说是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情感,可以熏陶人的品格,也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它借助聆听来感知音乐美,借助歌唱来表现音乐美,借助表演来发展音乐美。  相似文献   

16.
歌唱教学不论在高中歌唱模块课堂还是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新版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就指出“歌唱是以人声为媒介表现音乐、抒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歌唱教学中我们发现了这几种现象:老师指导学生要轻声歌唱,一部分学生的声音变虚了,轻声演唱变成了虚声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没有了声音;遇到情绪欢快、活泼的风格歌曲,学生在歌唱时音量很大,试图加大力度来表现歌曲的情绪,这样的声音音色生硬、不细腻,缺乏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歌唱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声乐艺术,在歌曲演唱中,情感的表现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学生声乐汇报中,歌唱情感的表现普遍存在“乏情”的现象。应指导学生认真分析“乏情”现象产生的原因,采取应对措施,从而正确地掌握歌唱情感表达的技巧。  相似文献   

18.
歌唱作为一种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能够让幼儿表达出自身的喜怒哀乐,通过歌唱的方式代替语言上的不足。在幼儿园中,歌唱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以及审美能力,促进其情感发展,不失为对幼儿未来发展极为重要的一项发展课程。因此,本文将通过对于大班幼儿歌唱教学方法的行动研究,进一步分析现下课程的优劣,并提出建议,帮助提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9.
歌唱的意义何在? 古人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毛诗·序》)这段话表明歌唱是人的内心情醇的直接表现,是语言诉说的升华,它比语言更能抒发人的内心情感。  相似文献   

20.
歌唱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一开始就与人的精神相联系.是人情感的自然宣泄的方式之一.是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紧密结合的产物。歌唱是以情感表达见长的精神运动技艺,是生理、心理双重活动过程,是“声”与“睛”科学与技术两方面协调的结果。从始到终紧扣一个“情”字。凡是优秀的歌唱者无不声情并茂,“声”是传情的工具.“情”是依靠“声”的调控得以完成的。情感对歌唱技巧和艺术美感的创造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情感因素是声乐教学的动力,调控好教学中的情感状态,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