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衡 《今传媒》2007,(1):1-1
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记者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体力量,在和谐文化建设中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
影视文化作为文化意识形态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影视作品中所传达的平等正义、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等理念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在近些年的影视作品中,却呈现了引人思考的瑜瑕互见现象。时代流变中的伦理文化中国源远流长的伦理文化,构建了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世世代代传承下来。中国传统婚姻家庭伦理特征非常明显:父慈子爱与父为子纲;夫义妇顺与夫为妻纲;兄友弟恭与长尊幼卑。其中,婚姻伦理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历史悠久、内涵丰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文化体验以文化为中心,以体验式学习为途径,以读者作为体验主体,为图书馆文化建设实践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尝试将文化体验理论引入图书馆文化建设实践,以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文化体验活动为例展开实证研究,创设文化体验情境,鼓励引导读者进行一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使读者在活动中获得对文化的体验和习得,感悟文化所蕴涵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场所,在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以辽宁省为例,对辽宁省40所公办本科高校图书馆近五年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总结实践经验,发现问题和短板,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文化是构成图书馆社会属性的重要内容,图书馆文化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征.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开始重视新时期文化建设,为图书馆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图书馆也必须以新的文化发展指导思想适应这种转变,促进图书馆文化与国家文化政策环境的和谐共进.  相似文献   

6.
基于图书馆的文化属性,从高校图书馆承担的大学文化传承、文化育人作用以及体现的教育平等理念等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大学文化发展相交融的特点,以华北电力大学图书馆近年在精神文化、环境文化、活动文化以及管理文化在内的文化建设实践论证高校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志标 《中国出版》2022,(21):56-58
主题阅读是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全国各地有着广泛的实践。中华优秀传统节日主题阅读活动的内容价值体现在文化再生产、文化认同、价值传播、乡愁记忆及教育价值等。通过推动传统节日主题阅读活动空间由封闭性向开放性转换,促进传统节日主题阅读形式的差异化、吸引力和穿透力,丰富和改善传统节日主题阅读活动内容,推动传统节日主题阅读活动与其他业态的融合,实现中华传统节日主题阅读活动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文章是就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的定位与发展展开的深度对谈。三位对谈人结合各自的学术背景和工作实践,就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的概念和定位、现状及存在问题、新时代促进其更好发展的建议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展开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如下共识: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主要指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划出版具有核心价值和精神动力的出版物的活动,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需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主题出版实现“无缝”对接,把传统文化中的主题出版元素挖掘出来,并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的生命力,呼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物的特点包括导向性、历史性和普及性,是题材的传统性和指向的当下性的有机结合,是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党和国家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节庆日等主题的内在关联,宏观上有高度,微观上有趣味和生活的烟火气;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需要充分发挥出版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善用他者讲述或从他者视角出发,借助国际化的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现状表现为对接积极、视角多元,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类主题出版物;但标准不统一,策划含量不高,市场反应不如预期,在高度、细节以及艺术性方面均存在...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中的图书馆和谐文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图书馆是社会教育、科学研究、文化事业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两年来伴随着国内学者对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的深入研究,图书馆界掀起对建设和谐社会下的图书馆文化的研究,笔者对这些在建设和谐文化视域中的图书馆的作为、功能,图书馆管理文化、服务文化,以及对图书馆与大学校园文化、和谐公共馆文化、社区文化等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对这一兼具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的研究更深入,推动在实践中努力营造和谐文化,并在和谐文化中构建一个新型的和谐图书馆。  相似文献   

10.
《大观周刊》2013,(1):251-251,237
广东省实施文化强省建设的目的是进一步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文化精神,推动广东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群众文化是以文化艺术为载体,以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为目的的全民审美教育活动。文化强省建设在目的、内涵上与群众文化的目的、内涵有着许多密切契合的共同点。可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建化活动,对推动和促进文化强省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档案》2012,(4):67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于2012年5月出版一期增刊,截稿日期为4月10日。本期增刊主题为"档案文化建设",作者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践,围绕该主题展开研讨。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字数在4000字以内。文章请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本刊,在邮件或文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档案》2012,(2):29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于2012年5月出版一期增刊,截稿日期为4月10日。本期增刊主题为"档案文化建设",作者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践,围绕该主题展开研讨。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字数在4000字以内。文章请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本刊,在邮件或文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档案》2012,(3):56
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将于2012年5月出版一期增刊,截稿日期为4月10日。本期增刊主题为"档案文化建设",作者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践,围绕该主题展开研讨。论文要求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字数在4000字以内。文章请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到本刊,在邮件或文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张春  赵小远 《大观周刊》2011,(33):151-151,194
本文分析了开封主题酒店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SWOT进行探讨,根据开封地域文化及宋文化特色提出了以宋文化为主题的酒店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5.
余龙进 《大观周刊》2013,(11):380-380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它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弘扬传统的民族文化。而如何实现两者的全面对接存在着一个方法路径的问题.因为全面对接不是同时同步的对接.更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中华的传统文化既博大精深.又复杂多样.只有理清传统文化的木质结构.理清继承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文化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哲学方法论的高度对继承传统文化的路径做出科学抉择.才能有步骤、有重点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从而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B站(哔哩哔哩)"拜年祭"是中国二次元迷群的年度"春晚"。尽管已经连续举办十数年,并在二次元迷群中拥有相当的影响。然而,学界对此文化实践还缺乏关注和分析。本研究以"融合文化"和"异托邦"的理论概念为棱镜,分析了2018年至2020年B站"拜年祭"的二次元文化实践。研究发现,B站"拜年祭"以"游戏化的多模态话语互动"的方式吸引受众参与二次元融合文化实践。更进一步,通过对集体文化记忆的二次元转化,"拜年祭"将传统文化复兴的主题包纳进二次元文化展演之中。不同于日本二次元文化中"宏大叙事"的衰落,中国二次元文化将传统文化、家国想象的"宏大叙事"与个人价值、公平竞争等现代观念相结合,建构起一个既投射了现实"宏大叙事"又绵延于虚拟世界,不断突破时空边界的想象的"异托邦"。在此"异托邦"中,参与者通过二次元创作与游戏化的互动方式再生产了传统文化认同与家国想象,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民族主义的边界,使"拜年祭"成为一个在与技术、文本以及受众的互动中不断丰富和变动的融合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7.
于淼 《中国博物馆》2015,(2):97-102
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视角,以当前社会文化发展方针为指针,结合湖北省博物馆的实践案例,对博物馆如何进行传统文化创新的现状进描述、对创新方法与实践路径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文明史上,传统礼仪文化是源远流长,礼仪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国际经济、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对于整个国家的人民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礼仪文化在整个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论述传统礼仪文化在促进个体自身的和谐、整个个体与个体之间与全体之间的和谐、及促进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和谐”二字,自古有之.《左传》中:“如乐之和,无所不谐.”《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古人早就用最美好的语言描绘了它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大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思想.党的十七大对加强文化建设作出了新的部署,并发出继续进行和谐文化建设,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号召.  相似文献   

20.
主题实践活动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工作平台。省直机关近几年开展的"学习年"、"能力年"、"作风年"等主题实践活动,对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增强履职能力、提高工作效能,不断把创先争优活动引向深入,更好地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服务、为完成机关中心任务服务、为基层和群众服务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抓好主题实践活动,必须牢牢把握主题和主线,充分体现先进性要求。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