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的“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方法过于讲授式、评价方式单一以及反馈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文章基于OBE理念,对“微观经济学”课程改革实施路径进行分析,提出了“四重构+双循环”的改革策略,包括重构学习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并建立校内、校外两个反馈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高职教育的跨界性、高等性和职业性决定了“岗课赛证”融合课程的开发逻辑、组织逻辑和运行逻辑。“岗课赛证”融合中,“岗课”融合是主线,“证”是“岗课”融合的评价反馈机制,“赛”是“岗课”融合的激励反馈机制。“岗课赛证”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以行业企业调研为逻辑起点,通过“调归梳、增转删”并参照“证”“赛”标准,形成新的课程体系。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可依据不同情形分别纳入第一,第二课堂。条件变化后可以相互转换,形成基于第一,第二课堂动态转换的“岗课赛证”融合课程模式。避免融合过程对现有教学秩序产生“刚性冲击”,使“岗课赛证”融合课程实施更加方便、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3.
教学评价是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思政课教学的育人效果。传统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存在理念落后、方式单一、内容缺失、主体有限的问题。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实现“课上+课下”“线上+线下”“理论+实践”“教师+学生”有机结合,通过更新评价理念、创新评价形式、拓展评价内容、丰富评价主体,提升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效果,赋能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来源、内涵、特点、核心思想及其表现,借鉴OBE的“投入和产出”“反向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学论教”“回头看”思想开展思政课教学探讨研究,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具体设计为:闭环研究,考虑投入与产出配置,设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反向设计,反思思政课教学效果,梳理完善培养思路;以学生为中心,拓展思政课教学模式,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以学论教,拓宽思政课教学方法,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回头看,建立思政课评价综合反馈机制,优化学习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课时压缩情况下“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理论,通过“互联网+”手段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改革,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进行了拓展,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力求给学生创造一个浸入式的课堂场景。最后完善了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以及闭环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与说课内容的扩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观念审视现行说课的内容,必须扩展说课的基本内容。说课内容的扩展应包括:说新的教学理念;说学生分析。在“内容要点”方面的扩展应包括:说课程开发和课程资源的利用;说梯度目标;说生成性目标;说生成性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成绩评定是创新创业类混合式“金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创新创业类混合式课程智慧型成绩评定系统对于推动创新创业类“金课”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以“创新创业管理”课程为例,以成绩评定反映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平,映射“金课”属性,体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结构,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评价反馈强调及时性与全面性为设计原则,从评价内容与功能、数据采集方式、评价标准与方法等方面建设创新创业类混合式“金课”智慧型成绩评定系统,并从平台及教师团队两方面提出相应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文科建设背景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契机、新观念和新要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突出能力评价,这与OBE理念高度契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课程理论性、流程性、实践性较强,对培养学生学习产出意识、绩效责任理念、提升绩效管理能力尤为重要。当前仍存在配套实验设施缺乏、教学模式单一、成果导向意识薄弱、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反馈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以OBE理念为核心,以“三位一体”和“两个同步”为思路,建立公共部门绩效管理课程全链条式教学体系,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从课程的顶层设计、思政教学环节的切入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方面入手,开展“电工电子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互联网+”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按照“问题导入—目标设定—课前测试—课堂学习—课后评价—总结”的顺序,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各教学环节恰当地引入思想政治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学生智慧学习能力,使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达到对学生入眼、入脑和入心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混合式教学是融合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教学方式,两者一个引领思想,一个提供技术支撑。开展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工程力学课程思政设计具体教学实践措施包括:通过“线上+课前”的案例故事唤醒学生、“线下+课中”的情境案例打动学生、“线下+课后+课中”的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并将课程思政评价贯穿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宇  谢岳  崔东泽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1):221-226
2020年春季,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各级学校“停课不停学”开展在线教学。为使“分离式”高校通识课在线教学顺利开展,实现与课堂教学的“实质等效”,以OBE与主体间性教育理念为导向,对基于腾讯课堂+“教学立方”学习平台+对分课堂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技法课程教学进行设计与实证研究。由于通识课学生专业和年级不同,且人数众多,在课程伊始,对学生进行“起点测”问卷调查,据此进行差异化课程设计与教学规划。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结果测”问卷调查,并将其结果与教学评价和期末成绩结合,对课程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教学立方”学习平台,学生知识掌握率、课程交互情况、学习收获、学习体验和满意度均有显著提升,但期末考试平均成绩略为下降。最后对新兴技术背景下高校通识课教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是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举措。文章以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课程为基础,多角度挖掘、分析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切入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四个维度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改革,并通过“教师讲授+慕课+学生分享”的教学模式进行实践,实现学生知识学习、能力锻炼、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综合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3.
“大思政课”协同育人就是要建立以思政课为主导、其他各教育要素共同育人的长效协同机制。在“大思政课”视域下采用分众化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改革,可以提高教学针对性,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把完善学校协同育人机制,坚持同质原则和善用“大课堂”“大平台”和“大师资”作为着力点,在具体改革中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建立三级分众化教学体系,以课程教学目标为纲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4.
没有课程意识聚焦的课例研究,教师和学生是没有内在驱动力的;师生内驱力缺失,课例研究则只见“热闹”,不见“门道”。做真做实课例,并辐射其示范引领功能,这样的课例就得基于“课程”;课例课程应该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典型性、选择性、建构性特征。在课例课程视域下开展课例研修活动,课程理念上要践行“用教材教”,课程价值上要突出“思维核心”,课程开发上要凸显“自主建构”,课程运作上要用好“问题驱动”,学生“愤”“悱”时要适需“搭建支架”。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传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基于中国大学MOOC(慕课)“异步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慕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习平台进行了教学设计,更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理念,针对线上教学动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及评价方法进行了改革,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6.
赵鑫  王衍  陈文娟 《教师》2023,(6):120-122
文章以湘潭市工业贸易中等专业学校的“地方导游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在“岗证课”融合背景下,以学习通平台为载体,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教学手段,参照全国导游资格证、旅游类“X”证书要求,设计出“点”“线”“面”“体”四大进阶式能力训练的课程模块。从设计理念、授课内容两方面探讨课程教学设计,从教学形态、课程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维度阐述项目化课程教学。最终在原有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拓展模块——“精美湘潭”,构建了“四驱三阶六步”教学模式,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导游讲解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应用与共享,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学生培养质量,彰显“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教学理念,课程团队基于建筑材料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建筑材料慕课运行期影响因子,分析了建筑材料慕课运行期各影响因子的重要性,最终确定了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影响因子占比较大。其次,依据慕课运行期影响因子分析结果,创建了课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了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推进了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构建了多渠道信息反馈机制,建立了建筑材料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基于OBE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改革是目前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数据库原理与应用“金课”教学质量,突出财经类信息技术专业“互联网+经济”的专业特色,探索“学生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以“MOOC+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混合式创新教学实践。通过改革与完善课程教学设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课程辅助资源建设与线上线下教学管理,并进行立体式评估与考核。实践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可为构建特色专业金课教学模式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课程都依托网络教学平台来进行建设,现选择高校“网页制作”公选课为倒,利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构建一门个性化的网络课程,从该公选课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结合建构主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设计理念进行了系统设计,并从教学内容、互动社区和评价功能三个模块进行了个性化的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问题,按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以线上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线下传统课堂面授为补充,依据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的学习框架完成理论教学,再通过“实验+实训”双结合的方式进行实践指导,最后按照考核评定标准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设计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的教学内容,目的在于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课堂面授”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以提高“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推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改进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