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新新 《成才之路》2023,(16):133-136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是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泉州市鲤城区第二幼儿园大班项目式劳动“小土坡改造记”的实践为例,立足幼儿发展需要,深挖劳动教育内涵,并尝试将瑞吉欧项目教学方式与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相结合,构建以“解决问题、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亲身体验”为主要特征,具有生成性、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的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模式,以期提高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化”和“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农村幼儿园教育逐渐丧失了自身的主体性.幼儿园课程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传递着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建设就是要密切幼儿与农村生活、自然环境的联系,帮助幼儿发展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合理认知.借助乡土自然资源,完善农村幼儿园课程体系,充实幼儿园课程内容,有助于农村幼儿园教育目标的达成,能够有效地促进农村幼儿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要求幼儿园劳动教育落实在“做中学”,为提高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促进疫情影响下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配套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幼儿园、社区和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打造“三位一体”共同推动幼儿园劳动课程建设的新局面。目前我园劳动教育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家园合作“踽踽独行”;幼儿劳动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缺乏正面反馈等问题。通过对幼儿园、家庭以及社区共建劳动课程的调查研究,提出从幼儿园、社区层面做到:(1)强化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主人翁意识;(2)统筹课程内容、联通实施途径;(3)丰富社区支持劳动教育的方式与内容。从家庭、幼儿层面做到:(1)家庭正确认识劳动教育;(2)幼儿树立正确劳动观念;(3)建立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实现“三位一体”式幼儿园劳动课程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唯有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才能真正让儿童受益。新时代绿色课程是以提升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为宗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自主、全面、可持续成长的本土化、园本化课程体系。绿色课程以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作为课程质量提升的参照,以生态思维引领课程建构,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藉由“儿童视角”与“儿童的视角”的不断转换形成绿色课程的内容图谱,进而呈现出课题研究引领内涵提升、课程内容浸润江南文化、教学革命催生鲜活样态的园本特征。在绿色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以环境创新、范式创新和评价创新促进幼儿全人发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周蕾 《江西教育》2024,(15):93-95
劳动教育是党在新时代对大中小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教师应紧跟新时代教育方向,积极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为达成劳动育人的要求夯实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认知特点和成长需求,紧扣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因“园”制宜,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激发幼儿的劳动兴趣、培育幼儿的劳动技能、滋养幼儿的劳动品格,进而提升幼儿的劳动素养。  相似文献   

6.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短板,而农村学前教育是整个学前教育体系的短板。做好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工作,对于保证教育公平、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农村幼儿园的特殊定位和关键作用,从如何提升课程质量切入,全面分析提高课程质量对幼儿、幼儿园以及乡村基础教育的作用,针对现阶段农村幼儿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四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明确课程目标、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程实施、完善课程评价的原则,就进一步提升农村幼儿园课程质量、不断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行深入探索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为农村学前教育注入重要的发展指引和深厚动力,农耕民俗等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更为农村幼儿劳动教育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文化土壤,有利于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特色化高质量实践。为便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明晰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与实践必要性,基于文献梳理和具身实践,观察分析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幼儿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并在实践中发现当下存在家、园、社重视度较低、教师实践能力弱、课程构建浅显且乡土特色不突出、幼儿低质参与等困境。对此,基于乡村振兴、劳育等理论与农村教育实际提出对策,以期为实施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村幼儿劳动教育提供新思路,并为提升其教育质量提供一些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8.
谢玉香 《成才之路》2023,(13):101-104
幼儿园教育中,关于劳动的教育比较欠缺,这使得幼儿劳动意识不强,劳动能力较差,这与新时代的幼儿教育要求严重不符。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教师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积极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以便幼儿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文章基于幼儿园生活化劳动教育经验,结合幼儿劳动教育实际案例,从生活化角度出发探讨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以期助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贝蓓 《中国教师》2024,(2):103-106
幼儿园生活劳动教育应在深刻理解其教育内涵、意义的基础上,“分层”设置生活劳动课程内容,“破界”拓宽生活劳动教育形式,“放手”让幼儿学会生活,“赋权”让幼儿做生活的主人,“沟通”转变家长劳动观念,“联结”共绘劳动同心圆,达到生活劳动课程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许春玉 《教师》2023,(15):87-89
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新的价值内涵,强调既要发挥劳动教育的本体价值,也要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但当前幼儿园劳动教育多数仍停留在“言语劳动教育”和“简单体力劳动”层面,忽略了幼儿在劳动中的主动参与性。文章在分析当前劳动教育问题、厘清参与式劳动理念的基础上,尝试转换教师、幼儿角色定位,通过自我服务、集体服务、公共服务、参与评价等实践策略,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助力幼儿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俞芳 《福建教育》2023,(34):5-9
幼儿劳动教育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全面性与启蒙性、生活性与递进性、综合性与渗透性、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特点。当前幼儿劳动教育在育人观念、课程体系、课程实施、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现实困境,影响了劳动教育全面育人的实效。基于幼儿年龄阶段特点与发展需求,园所管理者、教师及家长都需要及时更新观念,准确把握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的本质内涵,加快构建适宜的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家—园—社”协同育人的合力,健全完善劳动教育保障与评估机制,积极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幼儿劳动教育新模式,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各校遵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加强各学段学生的劳动教育,已收到可喜成效.但是从长远来看,幼儿劳动教育园本课程建设存在规划缺失、内容单薄、实践零星、评价缺失等问题.为此,各幼儿园应充分选取、开发、利用农村中的各种自然资源、生产生活材料等,科学构建幼儿劳动教育园本课程体系、扎实做好劳动教育园本课程渗透、积极组织开展园本劳动课程实践、着力推进幼儿劳动教育园本课程评价,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张红燕 《考试周刊》2009,(14):228-22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是我们幼儿园课程研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颜翠清 《教育导刊》2006,(10):48-49
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至今已历经三年多的探索。在课程改革探索的历程中,一线老师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劳动,在取得了不少成绩的同时也增添了不少困惑,可谓是“几分欢喜,几分忧愁”。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课程改革给幼儿园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老师和孩子们都在不断地成长。一是老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改变。他们从执行预定的活动计划转向关注教育情境中的幼儿行为,从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向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从关注个别幼儿转向关注全体幼儿,从居高临下对幼儿转向与幼儿平等互动,等等。二是幼儿不仅在知识技能而且在情感态度方面都获…  相似文献   

15.
杜朝晖 《家教世界》2023,(36):20-21
<正>为了让幼儿动手实践,磨炼幼儿的劳动意志,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我园立足黄山地区的园本化资源,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开发了幼儿园“动手做”系列劳动教育课程,形成了园本化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彰显了我园“劳动育人”的幼儿教育本色,促进了幼儿园劳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6.
农村幼儿园通过建构地域特色课程,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文章以走访调研和实证分析的视角,发现农村幼儿园地域特色课程建设存在地域文化资源的滥用、误用、套用等问题,而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教师队伍文化自觉的信心不足和对幼儿主体性的关注不足。基于此,农村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建构地域特色课程,即地域特色资源的选择要坚持“以幼儿为中心”;地域特色课程的开发要紧密结合相关文件要求;地域特色课程的实施需要更广阔的“教育场”和更丰富的实施手段;地域特色课程的评价要立足于幼儿的发展;地域特色课程的建设要依托完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孙卓君 《早期教育》2011,(11):29-31
随着园本课程开发的不断深入,走“农味”之路成为农村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农村幼儿园如何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满足幼儿的需要,使“农味”课程成为办园的特色,真正体现自身的价值和对幼儿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园根据幼儿的兴趣,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研究开发园本课程,帮助教师树“三观”建“三构”,优化课程目标,均衡设计课程内容,促进农村幼儿的发展。在园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下水”“引水”“活水”等策略,有效地提升了教师整体队伍素质,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彬  张敏 《四川教育》2022,(20):16-17
劳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热点。目前,幼儿时期的劳动教育存在“劳动教育认识理解不够、教育内容偏窄、教育方式单一、教育评价过于注重技能和结果”等问题。基于此,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结合时代特点,遵循劳动教育的内在规律,奏好幼儿劳动教育的“三步曲”:育人为“先”,把握劳动教育内涵;生活为“引”,明确劳动教育内容;游戏为“桥”,增强劳动教育乐趣。这样,幼儿就会浸润在劳动教育之中,并在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虽然包含对幼儿教育课程的介绍,但是却缺乏对地域农村幼儿教育课程的认识和分析.其中,部分农村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游戏材料很少,使得幼儿在园内的生活和活动环境较为单调.基于此,探讨利用农村现有资源开展户外活动的有效案例及经验,既可以为幼儿户外活动开展提供对策,又可以促进各种活动课程模式的开放与整合.  相似文献   

20.
于兴荣 《知识文库》2023,(15):167-170
<正>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以来,劳动教育备受关注,如何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五育”融合,成为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从PBL模式出发,尝试在实践层面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是什么,为什么要采用PBL模式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是什么,幼儿园怎样依托PBL模式开展切实有效的劳动教育,以期让劳动教育走近幼儿、回归幼儿、发展幼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