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反叛传统的激进语境中,叶圣陶作品的主题意蕴与叙事者的仁爱情怀,笔下人物形象的柔顺敦厚、平和朴实,艺术表现上的含蓄中和、语言上的自然平实都表现出鲜明的儒家文化意蕴与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从人物、环境、叙事者、主题、风格、结构等六个方面对小说《坎特维尔古堡幽灵》进行了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3.
古龙小说中叙事策略的极变表现在:从人物身份、侠客武功等"形象"的塑造实现了叙事权威;利用独特的干预叙事策略,使叙事者、被叙事者与读者关系交织,从而极具艺术张力;同时,对传统武侠模式进行颠覆,体现了过分追求"个体"完整性等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4.
在湘西土家族傩戏中,梯玛扮演着多重的身份。首先是作为傩戏叙事者的梯玛,掌握着整个叙事的结构和情节;同时在傩戏表演中塑造了许多角色,梯玛需要不断地在叙事者和表演者之间进行转换;再次,梯玛还需要在表演中跳出原有的故事情节,充当一位现场的陈述者,对故事剧情以及人物进行一定的评价,穿梭在叙事者和观众之间,使观众更加透彻的了解故事的情节。这也是湘西土家族傩戏梯玛作为叙事者身份多样性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故事片的叙事层次包括导演、隐含导演、电影叙事者、相应的受叙者、隐含观众和观众。电影叙事者可分为基本叙事者和剧中人叙事者,剧中人叙事者是基本叙事者可供选择的叙事代理。导演通过电影叙事者向观众传达故事信息,而叙事者通过剧中人这种传感器传感信息。电影叙事者通过控制故事信息来调控观众的注意与情绪,形成连贯统一的叙事整体。  相似文献   

6.
从隐合作者、叙事者和读者的距离出发,叙事者可分为可靠和不可靠两种类型。第一人称叙事者由于视角所限以及和读者的近距离交流,其可靠性往往显得异常复杂。但鲁迅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者无论可靠与否,决不体现在固定的层面,而是以其随意性以及由之而产生的新鲜感.使鲁迅的第一人称叙事体小说呈现出纷繁多姿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呼啸山庄》以对人性的探索为主线,打破了时间顺序的限制。由于复杂的情节设计,多位叙事者的参与必不可少。洛克乌和纳莉是两位主要叙事者,其他人也以不同方式参与到故事的讲述中来。而作者本人则深藏幕后,让读者自己去理解和判断。这种独特的结构深化了主题,有助于对人物进行深入的刻画,也给这部小说以无尽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故事法的基础上,道德教育叙事取向主张使学生拥有更多更复杂的道德原型和隐喻,促进其叙事意识和道德感悟;主张道德叙事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契合,并围绕叙事素材的道德特征进行主题提炼和主题理解的教学;道德叙事教学应使儿童从道德故事的听(读)者转变为叙事者,着眼于儿童道德自我的解构与建构,开展合作与对话。  相似文献   

9.
韦兰芝 《红领巾》2004,(5):98-100
《大双心河》采用人物尼克的和无名叙事者的两个叙事视角.双心河暗示了故事的双重含义,表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观:一方面是尼克渴望驾驭自然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另一方面是叙事者不以人为中心的对自然的开明和尊敬态度.尼克试图从驾驭自然中克服心理失衡,然而他的心理健康最终取决于其超越自己的局限、战胜自己的控制欲以及其接受并欣赏自然的多样性即生活的复杂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三方面系统介绍白鲸的叙事者:叙事者以实玛利与参与者以实玛利的联系;叙事者以实玛利的不可靠性;叙事者在小说中可感知度的变化。进而揭示,麦尔维尔正是通过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一方面可以近距离地观察人物,讲述故事;同时游离于情节之外,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插入大量看似“偏离”的材料,从而成就了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11.
原始的雅、俗都和“礼”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否遵循礼的规范,是区分雅俗的重要标准。礼最初是俗的一种体现.经过贵族加工和发展后.礼更加规范。约束力更强。雅依从于这种规范后的礼.最早在音乐领域诞生,借以和未经规范的、不能体现礼的精神的“俗乐”相区分。雅的观念产生以后。雅俗之间才开始有了区分。  相似文献   

12.
这是在一所普通初中学校上的研讨课。该校一位教师上《社戏》第一课后 ,我承接她上第二课时———月下归航。这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教学重点 :1、比喻的修辞手法 ;2、“偷”豆为何难忘。第一个教学重点 ,安排三个步骤实现教学 :步骤一 :让学生朗读这一部分 ,划出比喻句。学生很快找出比喻句“那航船 ,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本喻体、比喻词等名词术语学生似乎都懂 ,也就是说 ,若考试采用选择题形式 ,请他们选出是 (或非 )比喻句的一项 ,大部分同学能得分 ,若让他们造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句 ,恐怕十有八九就要失分了。为了让学生能…  相似文献   

13.
认为中学化学教材中关于元素周期表中"周期"和"族"的划分及定义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又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表达上的不准确,建议在中学教材中取消对"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等概念的要求,将"零族"、"Ⅷ族"分别称为"ⅧA族"、"ⅧB族".  相似文献   

14.
“去行政化”与“纪宝成难题”求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学行政化趋势由来已久,典型地表现在行政等级越来越具有支配性地位,但要想立即去掉或完全去掉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大学发展要求必须去行政化,这就构成了著名的"纪宝成难题"。通过对大学行政化形成过程分析后发现,大学去行政化就是要去掉行政特权,回归学术本位,而非简单地去掉行政级别。在去行政化过程中首先需要走行政与学术系统并立的过渡阶段,只有这样去行政化才是可能的,这说明纪宝成难题并非完全无解。  相似文献   

15.
苏华 《承德师专学报》2005,25(4):56-56,68
自由是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以及对必然性的利用,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而实践也是同样包含着主客观统一的主客体的统一,即人们利用、改造客观必然性的活动:主体性也是在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克服、改造中得以确立起来.自由、实践、主体性三者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态,各有侧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是从自由和实践引发开来的,作为自由和实践的主体在对客观对象的认识、作用和改造中达到的与客体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围城》通过方鸿渐的漂泊,借助看似"开放"实则"封闭"的空间转移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及中国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描绘,多侧面地对所谓文明社会的各种弊端作了无情揭露和嘲讽,使方鸿渐们在不同的世情背景下,呈现出既复杂又真实的人性、人情和人生。  相似文献   

17.
福柯探索"凝视"与哲思的关联,体认"知识-权力",洞察"知识"和"权力"的内在生成,并在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生物学等多元学科的"凝视"之中关注微观问题的性质与机制。  相似文献   

18.
汉语句子主语是受体的句子中,以"被、受、挨"句最易混淆,本文分析了三句易混淆之因素,并对词性、词义、词语搭配以及动词的语法作用等方面对"被、受、挨"句加以分辨,以期在教学中帮助留学生准确应用三种句式.  相似文献   

19.
在继承前人对符号意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任何符号都有符号层、逻辑层、学科层、存在层这四个层面的意义。据此,从符号学与集合论这两个视角来看,空符号与空集合虽有着的不同意义,但其相互问存在既相异相通,又相互支撑的微妙关系。事实上,在逻辑层面、学科层面和存在层面上“任何符号系统都离不开空符号”。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拉美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债务危机。这场危机持续时问特别长,涉及范围特别广,债务数额特别大,对世界金融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作为西方金融中心和支柱的美国对这场危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分别提出了解决债务危机的“贝克计划”和“布雷迪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