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家玉 《健与美》2023,(4):84-85
<正>心脏病发作会有一些典型的症状,如胸闷、心慌、心悸等,其实,有时身体会提供更微妙的线索,可以让我们更早地预见问题的发生。极度疲劳这不仅仅是睡眠不足,而是极度疲劳,想想你得流感时的感觉。很多人都认为这没什么,觉得过会就好了,但实际上这可能是心脏有问题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健身科学》2013,(7):8
7月酷夏正好眠,很多上班族喜欢在公交车上补觉,不少老年人外出也容易在公交车上睡着,大部分人更是觉得旅途中在私家车上睡觉正合适。殊不知这样坐着睡觉不但越睡越累、腰酸腿疼,还会影响健康。这是因为在车上睡觉很容易受到噪音、光线、车体晃动等因素干扰,难以消除疲劳。同时,在车上耷拉着脑袋睡觉,易使一侧脖子疲劳  相似文献   

3.
张胜 《网球天地》2014,(1):131-131
到了炎热的夏季,大家都会觉得身体倦怠,感到力不从心吧? 要想有效赶走疲劳,就要摄入足够的糖分,为身体补充能量。我们的身体也会在疲倦的时候“想吃甜的东西”,我向大家推荐的食物是白薯或煮熟的豆类。  相似文献   

4.
中长跑项目既需要速度又需要耐力和力量的综合项目,是典型的周期性体能性的速度耐力项目,该项目的突出特征是运动量大,量大就会增加训练的负荷,也就加大了机体的疲劳。如果机体产生了疲劳,不能及时消除,连续动作将完成不流畅,使训练水平下降,因此应把训练后的放松调整疲劳消除放在重要地位。有运动负荷就会有疲劳,有疲劳就需要消除,  相似文献   

5.
问:上学功课多,每天都忙着做作业到很晚,睡觉时间少感到疲劳,我能理解。可放暑假了,玩的时间多了,休息时间也多了,可我还是经常感到很累,照样觉得疲劳的很,这是怎么回事?新学期马上就要到了,我的疲劳又要加重了,有什么样的好方法能缓解这种状况吗?答:由于疲劳的产生原因是因人而宜,而且是多种多样的,虽然人的感觉相同,但其性质却不尽相同,所以要找准产生疲劳的原因,有的放矢地选择缓解或消除疲劳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去解决,才能达到好的效果。根据现代医学分析,疲劳产生的一般原因和应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一、脑力疲劳表现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我们不妨做一实验,用脚跟先着地的方式进行跑步,那你一定会根难跑快.并感到较容易疲劳。跑的时间稍长,还会觉得脚跟痛,严重时还会震动脑袋,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人体的形态结构看,脚弓的结构得像拱形的桥,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并有良好的弹性。人们进行跑步时,...  相似文献   

7.
张松亮 《健身科学》2014,(12):50-50
休息方式很重要 面对疲劳,许多老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去躺躺吧”。睡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休息方式,但它主要对睡眠不足的人或体力劳动者比较适用,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却并不适合,远没有闭目静息,让全身肌肉和神经完全放松后再活动活动来得有效,所以才会有睡上一天也不解乏的情况。其实休息的真正含义是修复疲劳,放松神经,让您在重新投入生活的时候觉得自己又是一个精力充沛的新人。如果休息方式不能带来这种作用,那么无论躺多长时间,也得不到休息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肌功能 ,增强体力 ,强壮体质 ,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不过有时情况并没有朝理想的方向发展 ,反而因为运动后引起的疲劳 ,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这是因为要获得并保持健康 ,不仅需要有规律的锻炼 ,更需要适当的膳食和营养 ,才能获得运动的好处。1 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及后果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 ,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将其机能持续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其预定的运动强度。人的疲劳主要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 ,一是神经系统的疲劳 ,二是心血管系统的疲劳 ,三是骨骼肌的疲劳。由于运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 ,称为运动性疲劳。刚开始时只是引起骨骼肌系统的疲劳 ,但不加以注意 ,就会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疲劳。疲劳是机体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它的出现是提醒人们注意要减低目前的工作强度或终止目前的运动 ,经常性的疲劳会使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 ,若情况继续下去就会造成机体进一步的损伤。一个人有了疲劳感会使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 ,若情况继续下去就会造成机体进一步的损伤。一个人有了疲劳感后其工作效率就开始下降 ,继而易感染 ,出现贫血、无力、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9.
由于白天工作繁忙.很多人喜欢晚上洗头或在早晨出门前洗头,但头发未干就睡觉或出门受冷风吹,会对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工作了一天后,疲劳会使身体抵御病痛的能力大大降低。晚上洗头,又不充分擦干的话,湿气会滞留于头皮,长期如此.会导致气滞血淤,经络阻闭。如果在冬天,寒湿交加,更是身体的一大隐患。有些人经常在晚上湿着头发入睡,一段时间后,会觉得头皮局  相似文献   

10.
说“疲劳”或“疲劳了”,通常是凭感觉而说的,其含义可以指各种情况:如长时间运动,感到有些烦了,不想再动了,长时间工作,效率低了;或长时间用脑思考,连续学习,也会使人感到疲劳。 疲劳,在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说是向人敲起警钟,即警告人们:“不要再干了,否则会伤身体。”当然,这时身体内也可能发生了种种生理功能变化,从而引起了疲劳。 正如上述,疲劳是一种模糊的感觉,其内容,生发的情况有种种类别,如精神疲劳和身体(肉体)疲劳,正常疲劳和积蓄疲劳,全身疲劳和局部疲劳,急性疲劳和慢性疲劳。本文只想对以运动  相似文献   

11.
《健身科学》2008,(9):9-9
一项新研究显示:在非常疲劳的情况下进行脑力劳动或体力劳动会对健康造成危害。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的研究者发现:疲劳的人与休息充足的人在做记忆力测试时,血压会有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2.
生当做人杰     
她极有自信心。自信似乎是他们这整整一代人的特点,至少我这样觉得。一 1987年4月30日。许艳梅走进首都机场4号休息室。恬静的笑容里似乎既没有成功后的狂喜,也没有长途飞行后的疲劳。  相似文献   

13.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有心力交瘁的感觉,“穷人”活的累,“富人”更累。但实际上,繁忙的工作并不会导致心态疲劳,特别是不会引起那些经过休息或睡眠后仍无法解除的精神疲劳。心理学家认为,精神疲劳的形成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焦虑、紧张、苦恼等不良情绪才是导致精神疲劳的真正原因。而治疗精神疲劳的最佳方法,就是放松疗法。  相似文献   

14.
薛丽敏 《游泳》2003,(3):11-12
一、有关疲劳研究的理论 从1880年生理学家莫兹(MOSSO)开始,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们对于疲劳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关疲劳的理论有:“衰竭说”把疲劳归结为能量物质的消耗;“堵塞说”或称“窒息说”。认为运动的代谢产物堆积阻滞肌肉的正常代谢;“保护性抑制说”认为“过度”的运动会造成神经系统的生理抑制;“紊乱说”认为“过度”的体能消耗,会引发盐、水代谢紊乱,从而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运动训练或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必然有疲劳的产生,疲劳的积累会对运动员或健身者的体质健康到来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危及到生命的安全.教练员、社会体育工作者必须了解疲劳产生的机制与危害,提高对疲劳问题的重视,掌握通过外部观察、肌力评价、呼吸肌耐力测试、反应时测试、血压体位反射测试、皮肤空间阈测试、闪光融合频率测试、心电图测试、肌电图测试、脑电图测试等方法科学疲劳诊断的方法,判断疲劳的程度,针对不同的疲劳情况,选择营养补充、训练恢复、医学生物学恢复、心理恢复等不同的方法配合,促进疲劳的恢复,从而达到尽快提高运动能力与科学健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疲劳是运动训练的必然产物,又是一种生理现象,对人体来说也是一种保护性机制。如果疲劳没有及时得到消除,下次训练新的疲劳又产生了,这样疲劳就可能积累,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过度疲劳,影响体育考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导致运动成绩的下降。因此在运动训练结束后,如果能及时消除疲劳,使体力得到较快恢复,将有助于训练成绩的巩固和提高。一、训练产生疲劳的原因和症状1、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训练时运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举重运动员腰部的负担量不断增加。但过大的负担量会造成腰部过度疲劳。如果腰部疲劳得不不到及时消除,长期积累,就会导致急性或慢性软组织损伤,乃致骨组织损伤。据国家体委运动司举重创伤研究组调查,举重运动员中有大部分人腰部有过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主要是软组织损伤。运动员腰部一旦受伤,对运动成绩影响极大,解决得不好,不仅会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者还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和工作。  相似文献   

18.
谈谈运动性疲劳和运动后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运动性疲劳,顾名思义就是由运动引起的疲劳。它是疲劳中的一种,也是我们参加体育活动后的常见疲劳。凡参加过体育活动的人都会在某些锻炼、比赛之后感到很累,再锻炼或比赛时运动能力就比原来差了,这时,就意味着出现了疲劳。累的感觉和疲劳并不一定都同时出现,累是一种主观感觉,疲劳却是一项客观的指标。疲劳会引起累的感觉,但有时对运动或活动没兴趣时,在没有疲劳的情况下也会感觉到累。  相似文献   

19.
1跆拳道运动员产生疲劳的种类 跆拳道训练中有以下两种疲劳:第一种是肌肉疲劳,跆拳道运动训练中包括步法、腿法、躲闪反击、迎击组合打法等不同技术训练,运动员在使有这些技术动作引起不同部位和全身性肌肉疲劳。第二种是中枢疲劳,跆拳道运动对抗激烈,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经耗能占较大比重,同时,能量(糖原)损耗大,乳酸增高,而乳酸增高和糖原减少会引起中枢疲劳。  相似文献   

20.
星运程     
《当代体育》2011,(10):92
双鱼座(下)(2.19-3.20)星座分析:这一星座的人有独特的缄默方式。他们对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乃至虚无缥缈的事物,都有浓厚的兴趣。这种难以捉摸的思想,为他们罩上一轮神秘的光晕,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人们觉得他们安静、温柔、真挚,而且会体贴人,但又觉得他们的思想是那么深远莫测。他们对愿望、激情和仇恨,不像有些星座那样充满绝对意识,心中很少有"紧迫感"的概念。他们不明白明天也可以继续做的事,为什么一定要抓紧时间今天做完。他们的身体很容易疲劳,噪声、熙熙攘攘的人群、匆忙以及紧迫的生活节奏,都会使他们精疲力竭。他们的身上总保持着一种天真、忠厚的气质,温情、灵活而且神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