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帮助大学生培养和塑造健康、健全的现代人格,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方面传统儒家人生修养理论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本文着重分析了儒家人生修养理论的基本特征,特别是重视道德建设、突出主体意识和理性自觉精神、崇尚实践精神和力行品质、强调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优良传统对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在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中一直起主导作用 ,其蕴含的儒家精神至今仍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有着显赫的影响 ,特别是儒家所提倡的那种为国家为社会而存在的大同精神与现代体育教育教学变革的思想不谋而合 因此 ,研究儒家文化、吸纳儒家精神、变革体育教学的思想和方式 ,将成为当今体育教改的热点和重要课题 从儒学所倡导的“修身养性”、“明礼诚信”、“智、毅、学、思”、“协作、义勇”等精神出发探讨儒学理论对提高体育教师的个体修养和体育教学革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传统荣辱观在仁爱、德教、修养、诚信、责任、践履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汲取儒家传统荣辱观的精华并将其作为我们的价值导向,对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要培养合格的师资,就必须提高师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铸造他们的理想人格。为此必须批判和继承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中的合理部分,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倡导仁爱学说,重义轻利,借鉴其中合理部分教育学生,利于提高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确立重视社会集体利益、重视道德理想的品格;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提倡刚健有为精神,重视人的自我修养,借鉴这些观念对于培养和形成师范生的坚强个性、自律精神和言行一致的作风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中学德育存在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对学生自律精神的养成。而自律精神的养成是德育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马克思说:“道德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儒家的道德伦理也注重强调主观修养与自我完善·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因此,中学德育应重视对自律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儒家看来,诚信既是一种内在德性,又是一种道德实践,因而它成为做人、人际交往、立业和为政的根本。儒家诚信伦理既有作为社会公德的社会属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作为个人信仰的宗教色彩。儒家坚持"诚者自成"的自律伦理观,在实践上依赖情感来维系。  相似文献   

7.
郭清 《教育与职业》2012,(30):69-71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高校师德建设不仅是个体成长的内化修养和外化表现,更是联系着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企盼。在高校师德建设中凸显民族精神的魅力,既是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尽责,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受到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表现出和社会变革的极大不协调和不适应性。在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今天,儒家伦理文化既是我们的资源,也更是我们的负担。其负面价值主要表现为对国民性格及其心理的影响,即奴隶性,双重人格,缺乏个体自由和创造精神。注重家族利益,缺乏公德和凝聚力,注重人际关系而轻视科学探索,凡此种种,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民族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对传统的儒家伦理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重塑国民性格和民族精神,由人的现代化入手,完成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中,群体主义是一重要特征。这具体表现为以追求群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和个人利益服从群体利益的理性原则。强调群体利益并不完全抹煞个人利益,相反,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就很重视个体的生命安全、个体的独立人格和独立意志、个体的合理生活欲求。传统的群体精神和与之并存的肯定个人正当利益的唯物主义观点为共产党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我们可以对之进行继承、更新和超越。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现代社会伦理以个体权利优先、突出合宜理性精神、强调公共伦理规范、维系社会共同体存续的价值定位,儒家"民贵君轻""仁者爱人""天下为公""以义制利""和合共生"的伦理思想存在着转换成现代社会"主权在民""互助友善""公共精神""公平诚信""社会和谐"伦理诉求的可能性。转化路径包括将契合现代伦理价值追求的儒家传统伦理思想纳入现代主流价值体系,构建"形神兼备"的制度伦理,推进儒家伦理生活化进程,发挥儒家伦理的全球普适性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实践层面讲,佛教的文化精神应是以自律为特征的。它在个体人格自塑、实现自我超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自律亦是佛教和现代文明之间具有通约性的重要表现,弘扬佛教的自律文化精神,有益于现代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儒家伦理思想中,对诚信伦理高度重视,强调由诚生信,由信显诚。诚信不但是个人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也是统治者立身行政的政治要求。在现代社会倡导信用系统建立建设的同时,弘扬儒家自明自律的诚信伦理思想,两者相得益彰。这对净化社会风气,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诚信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建设目标之一,诚信评价是建设诚信社会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它具有自发自觉性、公平受咨性、客观权威性、监督调控性等特点,可分政府诚信评价、企事业单位诚信评价、社会群团组织诚信评价和个人诚信评价四类。诚信评价对评价诚信教育的效果和促进诚信教育、创造诚信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传承诚信传统和美德、增强诚信主体的诚信体验和诚信荣辱感、正确鼓励诚信和惩处不诚信、矫正诚信主体自我评价的偏失、促使诚信主体将诚信他律转化为诚信自律等方面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诚信观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在高校大学生诚信危机加剧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传承传统诚信思想的精华,须采取多种对策:建立诚信教师队伍,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增加社会实践、建立诚信档案等从而推进高校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说.在悠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具有主导作用。而修养理念在儒家学说中又具有核心地位。修养.从教育理论上来分析.实为一种自我教育,即指人的学习、求知活动是以学习者为主体主动地进行的。通过对传统文化、儒家学说、修养、自我教育四者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作系统的梳理与解读.从学理上,修养即指人们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鉴于自身在道德、知识、技艺等方面实际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为提高自身在真、善、美、德、智、体、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精神文化素养所自觉付出的努力活动和过程,以及通过这种努力和过程在自身业已取得的积极成果。传统修养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影响深广,是其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赖以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分析及教育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诚信品质的塑造、诚信习惯的养成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总体是好的,他们大多数都能恪守诚信,但也还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文章主要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修养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成因,并重点在学校教育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利用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建立积极有效的学校诚信管理制度,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7.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改造世界、适应环境、形成自己特有的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上的各派思想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这方面,儒家,尤其是原始儒家的贡献最为突出。直到今天,儒家思想对于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孔子的经济伦理理想及其对现代民族精神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儒家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教育是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汲取的几乎唯一的精神源泉。诚信并非只是一种个人美德,它是建立校园、社会文明和秩序的绝对必要条件,也是一名合格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素质。面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诚信缺失现象,儒家传统文化将发挥其特殊的德育教育作用,为诚信教育带来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9.
自律就是自我约束,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自律是自身修养和成才的需要。当今大学生特别要处理好自律与自由的关系,注重恋爱中的自律以及在学习和做人中的诚信自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当前在大兴诚信之风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诚信问题,实际上是解决民族精神的问题.解决民族精神问题,要发扬我们民族传统优良的方面,同时下大气力克服我们民族精神的缺陷方面.其中"人不为己、天殊地灭"是毒害我们民族精神的毒瘤.不除之,断无诚信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