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要求学校课程实现多元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和课程开发意识,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广泛利用本社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协调学校课程关系,创造性地、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新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的课程资源,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课程,以适应本学校学生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一、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1.部分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和重要环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体育教师则是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因此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但从目前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构成来看,呈现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的特点。在偏僻的农村学校还存在代课教师、非师范类教师,体育教师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体育教师思想观念落后,教师缺少自学自研,缺乏新课程专业引领,教学手段落后,部分领导素质较低。  相似文献   

3.
尹红 《云南教育》2005,(17):9-14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了课程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并重,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内容,还要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手段,以胜任新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在教育理念,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需要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深刻理解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内涵,从新的教育观念的出发,积极地参与和推动改革。面对这些变化,为使体育教师能够尽快适应并胜任新课程,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在现有素质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完善,对于推进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创新性要求。学校管理者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中,要树立课程新理念,依靠广大教师实现由修订教材到新课程教材的平稳过渡,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以促进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目前中学英语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现状及对课程素养的缺乏,就新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课程教材、课程内容、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课程与教学的目标、课程内容与教法、课程组织和课程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中学英语教师课程素养的指导思想和提高途径。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课程资源意识,课堂中的各种因素:教师、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中的各种信息,都可看作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其实,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它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动态生成的系统,它要求教学不仅要传承课程知识,还要进行课程资源的创生和开发,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不断创生的过程.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指在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正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体系。于是,校本课程应运而生。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以及这些层次之间的关系;主动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的能力,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在学校、在课堂实施中不断增值、丰富、完善;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来,通过课内课外多层次的积极互动,不断“生成”新的课程内容。可眼前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总觉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校领导的事,与…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师成为课程改革的参与者,成为课程内容构建的设计者,这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在这新的要求之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也同时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但是,教师应当如何发挥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呢?教师在课程内容构建中又承担何种具体职责?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体系又有何特色呢?本文简述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要求、以往的课程内容的构建分析、新课标下课程内容构建的分析,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构建提供了实用案例,期望对解决校级的高中体育课程构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影响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更高要求,并对高校体育教师参与和适应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意识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师急需树立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学新 《师道》2003,(10):22-23
长期以来,在教师乃至于教育管理部门领导的视野里,教学远重于课程,广大学校和一线教师在课程问题上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和自主权,而仅仅是忠实的执行者。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政策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课程突出了课程管理的二级分权,突出了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大的环境正在发生变革,这就为教师确立课程意识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新课程新理念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把课程看成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这就是说课程可以是不断变化的,是师生共同建构的。在这里,教材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圣经,教材不再具有绝对权威。教材成为…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要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利的因素还有许多,其中教育专家、学科专家和一线教师——课程变革“三方”主体间缺少沟通、交流与合作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一大瓶颈。当前课程改革的现实是:从课程标准制定层面来看,教育专家与学科专家在指导思想上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定位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从课程实施层面来看,过于理想化的课程理念未得到一线教师的广泛认同,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与新课程的要求还有差距,致使学校和教师虽然说的是新课程术语,但使用的依然是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正在部分地区实验当中。不久将全面展开,这给我们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面对新课程改革,不光需要有改革意识的数学教师认真研读,接受各种教师培训,从而体会新课程标准体系中所包含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但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新课程坚持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新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学习、课程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即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体育教师对课程改革影响的重要性分析,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的更高要求,并对高校体育教师参与和适应新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意识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学校体育的中心任务是体育教学,而目前新课程的实施对广大体育教师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迅速适应新形势,走进新课程。那么,如何更新传统教学模式,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呢?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新课程的要求,对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这一新课题谈谈看法。一、在思想上统一认识第一,切实关注学生成长。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学生跟着教师转,教师跟着教材转,教师教得  相似文献   

16.
孙卫东 《考试周刊》2009,(32):155-155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中小学教师迅速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作为新时期的体育教师如何去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尽快地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此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7.
课程观是课程的灵魂,是人们对课程的基本看法。新课程背景下人们对课程本质、课程内容、课程学习方式、课程目标和课程主体都有了全新的看法。新的课程观要求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教师、师生关系、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等以新的面孔呈现。  相似文献   

18.
进行学校课程开发,使教师从原有的国家课程的实施者转变为学校课程的规划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然而,目前我国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与学校课程开发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在学校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决定学校课程开发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专业素养与学校课程开发之间的差距1.教师的课程意识淡薄。长期以来,课程研究在我国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教育理论方面,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以致大部分教师的脑海中只有教学的概念,很少有课程的概念。2.教师的课程开发理论与技能欠缺。我国的师范教育侧重学…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教师在课程发展和课程效能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其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同步跟进,倡导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课程意识就是新课程中教师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20.
刘玲 《中小学校长》2011,(10):62-6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校的课程领导提出了挑战。它没有现成的"教材"和固定的课程内容。这一方面给学校和教师留下较大的空间,可以基于学校的具体情境和资源创造性地开发课程内容,但与此同时也增加了学校和教师实施课程的难度,使得中小学校倍感困惑,影响到了对课程内容开发的质量。本文认为,应该首先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的管理与保障机制。要初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的系列。对课程内容既要有既定"预设",又要留有"生成"空间。设计课程内容要着眼于课程的目标与要求,在此基础上力求凸显学校特色。还要注意区分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开发与地方课程的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