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终身德育理念是一种奠基于终身教育思想,倡导德育必须贯穿于个体生命过程始终,不断完善个体主体性道德人格,促进个体德性成长的价值追求与精神范型。终身德育理念的实践路向在于:做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德育衔接,实现德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建立全社会参与德育的制度环境,强化个体道德反思能力的养成。  相似文献   

2.
品德源自于生活,形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生活。人类因为有道德而高尚,社会因为有道德而进步,世界因为有道德而文明。近年来,关于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反映了道德教育的应然要求,促进了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和人们生活德育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情感是个体德性形成的中介,注重人的情感需要是发展美德以及德育建设的需要。现代德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并关怀人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人们理解道德准则对生命的意义,道德准则也才会内化为道德学习主体自身品德结构的有机内容。  相似文献   

4.
幼儿德育主要指培养幼儿道德性的教育。所谓道德性,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强调主体在道德的状态和特性。因此,幼儿德育也可视为培养幼儿德性或品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中国德育实践是中国德育理论的外显,中国德育理论决定了中国德育实践的理念和发展方向。中国德育基本理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个体学习善而向善、实践道德而趋近道德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假设;个体从自我层面向群体、社会的道德扩展,是中国德育中个体的成长路径;道德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有道德示范的责任,是中国道德与政治相结合的核心理念;崇尚整体协调一致的德育,倾向于主导价值观,是中国德育价值体系的基本特点。这几方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德育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德育理念对德育实践具有引导和定向作用,确立科学的德育理念是德育迈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德育取得成效的根本前提。长期以来,德育理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道德文化传递论为主的德育理念、主体性德育理念、科学主义的德育理念以及共识性德育理念的形成等若干个发展阶段,这些德育理念的确立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德育效果,但也有其弊端。新课程所确立的德育理念更贴近人的德性的本质,从而能更有效地促进德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德育即育德,是以道德价值(善恶、是非、应当不应当)为核心的德性教育。德育是以培养人的德性为目的的,而德性是指现实生活中个体的品德和道德人格,也反映出德育的作用是教人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以课程建设和活动建设为抓手,通过多渠道育人途径,唤醒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沁润童心,濡染德行。  相似文献   

8.
关于师范院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范院校承担着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要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较高的道德能力、从教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现代师资,必须实现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型,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德育理念;形成平等民主、师生互动、品德共进的新型师生关系;采取加强环境影响,全方位、立体式、多样化的德育方式;选择生活化、层次化、现代化的天德育内容;构建动态、激励、发展、多元的德育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德育的现代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社会”课程担负着促进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品德教育方面所持的基本理念是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笔者认为,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的整体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道德,人们是为了生活而培养个体的品德,从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人的社会性发展是在生活中实现的,社会性发展不能在脱离社会生活的“真空”中实现。同理可证,儿童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特别是需要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孟佳 《中国德育》2013,(19):21-24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道德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领活动。德育的本质是价值观教育,必然要经历学生个体通过教育活动适应社会,接受和选择社会价值,并且将习得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准则逐渐内化并作为自我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面向生活引导生活--回归生活的德育内涵与策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并不是把德育简单地等同于个体生活,从而消解德育“育德”的可能性,而是试图表达这样一种德育理念:在生活世界中,并且通过生活形式展开,来引导个体生活,引导个体对可能生活的美好追求,从而使得德育的过程成为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体德性之自主生成、自我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交往德育是相对于灌输德育而言的。在对“转化论”与“生成说”德育的主体性比较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建构主体性德育的理路,即德育必须通过人与人的交往、人格精神的相遇、意义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必须经由主体的自我觉解才得以内化,凝聚成个体的德性,并外化为个体的德行;必须从灌输德育理念和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与交往的互动、主体与主体的互动、意义与意义的互动、“知道”与“体道”的互动。  相似文献   

13.
一、目前德育的局限性  长期以来 ,德育效能低下一直是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人们在反思德育效能低下的成因时提出了不少新的见解。我们认为 ,分析探讨目前德育效能低下的原因 ,必须重新审视德育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德育实践表明 ,道德规范的灌输同受教育者德性的成熟和发展并不是一回事。道德认识固然是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要素 ,然而在道德实践中 ,任何人的道德意识活动都离不开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价值评价等因素的作用。本来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区分 ,仅仅在品德心理结构因素分析中才是可能的 ,否…  相似文献   

14.
现代家庭德育承载着个体品德养成、家庭道德发展乃至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使命。但当代中国家庭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只有基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中国家庭道德变迁规律以及当代青少年成长规律来充分认识中国家庭德育建设规律,成功探索出现代家庭德育方法论,才能让广大家长家庭德育改革坚持"理念先行"、家庭德育功能坚信"美德可教"、家庭德育实践秉持"无教学的教育"、家庭德育成败明晰"责任大于能力"。家长只有掌握了现代家庭德育方法论,才能开展家庭德育具体方法的综合创新与正确运用,最终担当起教养子女道德社会化的主体责任。  相似文献   

15.
终身德育:一种教育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德育,无论是就理论关切还是实践关切而言,都是终身教育的合理构成要件与基本内容。若想获致终身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化,就须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申辩、反思。从人性完善的非时段性特征看,终身德育有其必然性;从成人道德发展的未完成性特征看,终身德育有其必要性;从终身教育的寓德性及目标的整合性特征看,终身德育有其合理性。人性完善的无限性与生命成长的有限性,学校教育的阶段性与终身教育的非时段性,终身教育目标的整合性与德育的牵导性,都使得作为应然而尚未然的终身德育成为学习型社会可以完成的教育谋划。  相似文献   

16.
谈职校德育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德育理念的创新 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德性,人的德性具有主体性、整体性、实践性特点,它内在地规定了德育同样具备这三种基本属性,从其基本属性出发,职校德育理念层面的创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幼儿道德教育是促进幼儿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所谓道德性.又称为德性或品德,是指道德主体的品质.强调主体在道德的状态和特性。因此,幼儿德育也可视为培养幼儿德性或品德的教育。“礼尚往来”是中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是一门基于礼仪和交往的学问。“礼尚往来”对我们幼儿的道德教育就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影响。并创造积极的环境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8.
品德源自于生活,形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生活.人类因为有道德而高尚,社会因为有道德而进步,世界因为有道德而文明.近年来,关于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反映了道德教育的应然要求,促进了德育向生活的回归和人们生活德育理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从高校德育的统一化、批量化的现状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差异化的矛盾出发,总结和分析90后大学生的自我、自主、求新、包容的个性特征对其德性养成的影响,提出个性化德育是高校德育方法改革重要方向。90后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征应当得到关照,探寻满足多层次需要、实现自我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和关注个体道德评价标准的个性化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指导思想。道德道德教育的内涵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道德的发展规律和道德教育的一般规律要求德育理念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对"见物不见人"、"单向灌输"及"知识化"等传统德育理念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