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模因论是关于语言记忆与传播的新型理论,揭示了语言传播的内在规律,模因是一种信息单元,依靠复制与传播得以壮大。英语语音习得的过程是语音模因复制传播的过程,语音教学就是利用语音模因的特点帮助学生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语音模因的过程。针对当前高职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模因论四个阶段与语音教学相结合的策略,提高英语语音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兴理论。语言模因论是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语言及其相关现象。对语言模因传播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以语言模因论为理论依托,构建了大学英语模因教学模式,并对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语言学界对模因论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英语"。它是一种语言变体,同时也是文化模因,是英语这一强势模因因子在遭遇中国社会历史文化时而自然本土化的一种嬗变。基于此,以语言模因的文化空缺为视角,分析中国文化的独特模因与英语语言中国化,浅议"中国英语"形成的必然性以及"中国英语"对世界语言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模因是文化传递的复制单元,一切有形或者无形的东西只要能够被模仿、复制和传播,就是模因。以模因论的观点,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对语音模因、词汇模因、句子模因、语法模因以及段落篇章模因进行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过程。以模因论的视角对高校广泛使用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读写教程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读写教程所包含的各种语言模因,为高校英语教学活动带来一种建设性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发展的新兴理论。模因论的基础是模因,即文化信息的基本单位。模因论与模因对于语言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启示。本文基于模因论视角,重新审视了大学英语的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6.
模因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语言学习过程实质就是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预制语块是文化复制因子且具有模因性,具备准确性、整体性、灵活性等特点.在O2O互动教学平台的辅助下,根据语言模因的传播周期制定教学环节,将英语视听说教学主题与预制语块类别相结合构建模因论指导下的英语视听说语块互动立体教学模式,有助于大学生实际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语言文化传递单位,它的核心是模仿。将模因论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新的尝试。模因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意义,即背诵、模仿等传统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并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8.
现代语言教学重视将模因理论引入英语教学过程中来,因为模因理论作为一种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笔者以模因理论为切入点,以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模因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关系,启发学生根据语言模因的规律进行阅读,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模因理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而语言模因具有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三种特性。本文根据语言模因的有关理论,探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模因复制传播过程的内在关系,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和仿写的基础上提高大学英语写作学习效果;模因论的出现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背诵和仿写应回归中国语境下语言教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对中国外语学习者来说,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背诵和仿写的基础上提高大学英语写作学习效果;模因论的出现为语言教学提供了一面镜子,背诵和仿写应回归中国语境下语言教学的传统。  相似文献   

12.
符祝芹 《高教论坛》2009,(12):69-72
语言模因论对语言习得、语言使用、语言现象和规律提供了很好的诠释,从而给我们的语言教学提出新的思路.笔者结合阅读课教学,把语言模因论的原理贯穿于大学英语写作训练中,探讨语言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应用.实践证明语言模因(基因型&表现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量的英语新词应运而生。模因论是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其核心是"模因"。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本身就是模因,词汇模因则是最为积极活跃的语言模因。词汇模因通过各种构词方式得以被创造、复制和传播,其中传统构词法是英语新词构成最主要的途径。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最能反映社会文化发展的英语新词构词的模因特点,能帮助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了解英语新词的形成,并加深对英语新词产生规律和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新理论,它是语用学的新理论。同时,模因论也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本论文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以英语词汇教学为研究对象,运用语言模因论对词汇模因进行分析,主要探讨词汇模因表现形式和传播依据,以期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促进英语词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婧 《英语辅导》2014,(4):72-75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利用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循环往复的生命周期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结合模因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两种传播方式,能为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语言模因解释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国内很多学者从模因论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该文从语言模因的角度对40篇大学英语四级写作范文和40篇学生期末考试四级模式作文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中存在的各种模因进行归类,进一步指出写作教学中应该强调语言模因现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为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该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探讨模板式教学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重要作用。模板实质上是一种模因,而写作就是不断模仿、复制和更新语言模因的过程。模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模因论认为语言的发展基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这一理论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了"基因型"和"表现型"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上的应用,指出这些模因表现形式可以指导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的理论,同时也是语用学领域新兴的一门理论。模因的选择、复制和传递不仅促进了文化的进步和语言的传播,而且也激发了我们对教学的重新思考。通过介绍模因理论,分析模因现象,并结合微格教学的特点,旨在揭示在英语微格教学中建立模因工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高杲 《文学教育(上)》2014,(24):101-10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讨论如何利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特点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