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公共事件中的传闻和谣言造成的舆论影响.对于新时期政府能力和公信力提出了挑战.以贵州瓮安"6.28"群体性事件作为典型案例.暴露出政府危机管理中信息荻取能力和危机公关意识薄弱、公共信息发布机制缺失以及政府公信力走低.因此,建立"公众本位"的信息收集发布机制、以多种方式扩大政府信息公开途径、完善干部问责纠错机制和现代服务型政府的危机应对模式是政府应对此类危机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为研究舆论事件反转的机理,本文提出了考虑信息和组织氛围影响的群体观点演化模型,对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网络舆论反转现象进行仿真模拟。【方法/过程】以经典 Hegselmann-Krause模型为基础,建立信 息和组织氛围影响的可计算模型并嵌入到网络社会舆论的演化过程中,运用 MATLAB编程实现仿真实验再现“女 大学生踹女童”事件,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结果/结论】信息是影响网络舆论反转的关键因素,反转信 息往往是导致网络舆论反向演化的驱动力;控制信息披露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舆论的演化方向;信息敏感度和组 织归属感是影响网络舆论偏向性程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网络信息的快捷性、非理性加剧了网络舆情生态的失衡与恶性发展。厘清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因素和动态演化机理,为辅助政府相关部门防范化解舆情风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基于信息生态视角,通过分析信息、信息人和信息环境三要素,将舆情系统划分为事件、网民、媒体和政府子系统,构建信息供需、情绪态势双重失衡环境下的系统动力学舆情演化模型,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进行模拟仿真。[研究结论]结果表明:事件、网民、媒体和政府四个作用主体与网络舆情风险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在双重失衡环境下事件危害程度、网络媒体的涉利程度、网民参与约束、意见领袖作用、政府信息公开程度等因素对网络舆情风险影响程度较大。最后,从网民主体信息溯源、形成心理震慑效应、发挥主流媒体影响力、抨击处罚恶意营销媒体、强化网民媒体自我约束、加大问责监管力度防范化解舆情危机,为网络舆情治理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郑璐 《情报科学》2020,38(5):154-160
【目的/意义】网络信息环境健康发展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高新媒体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迫在眉睫。【过程/方法】基于参与式治理理论建立舆情信息发布的新媒体组织与政府媒体监管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探寻博弈双方行为的演化过程及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分析公众参与治理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公众参与治理能有效约束新媒体组织的掺假行为,有利于促使监管部门选择从严监管策略,如此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张璐妮  唐守廉 《情报科学》2019,37(9):139-144
【目的/意义】融媒体环境下,公共危机事件极易在“两微一端”迅速传播,引起网民广泛关注、讨论、传播,在 极短时间以裂变的速度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研究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治理策略效果,最小化传播的负面影 响对舆情管理部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方法/过程】基于此,文章以不同治理策略下网络传播效果为研究对象,构 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仿真对比研究了两种代表性治理策略——信息隔离、信息公开两种策略的网络传 播效果。【结果/结论】仿真结果表明:提早信息公开时间,提高信息公开程度能有效提高网络传播效果;信息隔离策 略强度不是越高越好;研究可为舆情管理部门制定网络舆论引导和治理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洪巍  王虎 《现代情报》2017,37(6):36-42
本文在传统的SIR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真实信息传播者,构建了SIRT谣言传播模型,运用Matlab对模型进行仿真。模型考虑了网民对信息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媒体公信力、记忆效应等因素对谣言传播过程的影响,从网民、信息本身和外部作用力3个方面定量的分析谣言传播规律,谣言模型传播演化仿真的结果表明,网民的辨识能力、风险认知水平、媒体发布信息透明度以及媒体公信力等因素都会对谣言传播演化过程产生影响,并提出了谣言应对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从数据层面探索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之间的关系,为完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政务微博为研究平台,选取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为典型案例,聚焦病例信息公开及评论数据。使用内容分析法提取信息公开特征,基于SnowNLP模型计算社会情绪,结合焦点诉求分析舆情演化趋势。引入政府危机管理系列理论,探讨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的双向作用机制。[结果/结论]信息公开不足会导致消极的社会情绪。随着信息公开工作的改进,公众诉求的态度和内容从一开始的强硬、笼统变得温和、具体。信息公开与舆情演化在周期上具有同步性,二者相互影响,这对于政府把握舆情规律,推进应急管理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舆情当事人作为舆情事件中关注度较高的节点,其观点的信息质量会直接影响群体观点的分化和一致程度,该研究可为把控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舆情预警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方法]基于有界置信模型,引入了信息质量变量和个体信任阈值,构建了两阶段观点演化模型。通过仿真实验以及案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分析了观点信息质量、观点发布时间和频率对舆论的不同影响作用。[研究结论]研究发现,论据越充足、态度越温和的观点,越容易影响公众的舆论走向;舆情当事人持有的观点及其信息质量不同,选择介入舆论的时间不同;舆情当事人观点发布频率对最终舆论存在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运用。探究了政府、媒体、公民、NGO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治理模式,并剖析了这些主体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时所面临的困境。提出了针对困境的实践路径和对策:发挥政府的核心主导作用,健全网络法制体系和信息公开体系、加强舆论监督管理和官员素养建设;重视媒体的引导作用,引导健康舆论,监督政府行为;正确认识网民的基础治理角色,培养其数位素养和自律意识,提高其参与能力和监督意识;积极引入NGO参与治理,NGO扮演着政府机构的合作者和协助者角色,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民间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社交网络虚假信息反转现象频繁发生,研究其反转规律与特点,可以有效避免社交网络虚假信息演化失控造成的社会失序。[方法/过程]将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和观点动力学模型相结合,构建了考虑竞争传播的SIR-HK社交网络虚假信息反转模型,并爬取“高考答题卡疑被掉包”实证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进而通过数值仿真揭示社交网络虚假信息反转规律。[结果/结论]虚假信息出现将扩大感染者的规模、延长信息传播弛豫时间,并导致感染者所传播观点反转;真相信息出现时间会影响参与信息传播的感染者数量与观点反转过程;较低可信度的信息将影响主体对后续信息的信任。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网络舆情演进规律和基层调研资料,构建了舆情反应力、舆情引导力、舆情控制力等3个维度的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预警评估指标体系,实现网络舆情预警由趋势性预警到防御性预警的转变,为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洪华  李锦兰 《现代情报》2014,34(9):153-157
网络舆情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府决策和形象,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正确应对。“广东茂名3·30事件”就是政府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一个典型案例。我们试着就事件本身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网络舆情的概念、事件产生的原因、事件经过以及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的蔓延很容易引发社会公共危机,给政府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积极引导和控制突发性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成为评价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科学合理地评价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行为,建立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发现问题、采取对策的重要手段。[过程/方法]运用危机管理和过程管理的思想,根据舆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的网络舆情发展历程构建了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我国25个省级行政区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根据各省份得分情况得出,各省份的网络舆情导控能力基本与本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从地域分布上看,沿海地区省份总体高于内陆地区省份,少数民族地区的政府网络舆情导控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4.
周昕  邱长波  李瑞 《现代情报》2018,38(11):59-65
[目的]研究大数据网络环境发展新形势下,通过概率分析判断导致危机爆发的关键环节,为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贝叶斯模型作为分析工具,探究网络舆情危机关键节点诊断的流程和机理。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分类匹配模型和关键节点诊断模型。[结果]建立60个网络舆情危机事件训练组得出模型条件概率表,3个测试组样本经实证诊断结果与事实相符。[局限]贝叶斯网络结构的构建需要进一步通过定量分析进行优化。[结论]对网络舆情危机进行分型,并精确地从复杂变量中诊断出对危机态势最具影响的关键节点。  相似文献   

15.
刘丽丽  陈晨  兰月新 《现代情报》2012,32(5):21-24,33
当今社会,网络舆情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已成为网络安全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受到了政府部门与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本文将蝴蝶效应、信息不对称以及危机管理意识与网络舆情演进过程相结合,力图通过多元角度探索、构建有效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机制,使政府相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获取处置网络突发性事件的主导权,为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有效、科学化解网络舆情危机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前景理论的商业化网媒行为监管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网媒的商业化运营角度,利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探究政媒合作共同治理网络舆情的模式,考虑决策者的非完全理性对风险偏好的影响,将前景理论引入政府与网媒的演化博弈模型,利用雅克比矩阵对平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推理出政府和网媒积极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约束条件,并构建政媒合作模型,分析政府和网媒协同合作防治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政媒合作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网媒发挥其对舆情进行积极引导的主体作用,而在政媒合作失效的情况下,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并提升对网媒不负责任传播的处罚力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学界对网络舆情危机概念研究模糊不清的现状,本文在总结与探讨舆情、网络舆情的概念的基础上,从公共危机管理的角度,提炼出网络舆情危机的概念,并指出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不确定性、破坏性、紧迫性、连带性、相对性和波及面广等特点,初步建立了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的指标体系,为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郑君怡  贾林 《现代情报》2014,34(5):157-160
为细致分析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示范效应的表现形式、社会影响和消解方式,利用案例归纳与逻辑分解的方式,提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示范效应包括话语示范、认知示范、行为示范和规则示范四种形式,并且认为舆情示范会带来舆情同质化、事件系列化、规则病态化、公信力危机和风险常态化等社会性问题或病症,需要网民、媒体和政府等多元主体在认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存在示范效应并会带来负面影响的基础上,从避免舆情贴牌生产、避免认知单向与反向以及避免指导式报道等角度消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多个网络传播平台之间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模型,能够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趋势以及网络信息在多个平台之间的传播规律,为政府治理网络舆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机理,通过定义交互系数,基于微分方程理论构建网络舆情信息交互模型,并应用差分回归法对各个媒体平台的网络舆情信息交互趋势开展预测。[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信息交互模型及趋势预测方法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规律,制定网络舆情治理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李萍 《现代情报》2015,35(4):61-64
规避群体极化是预防网络舆情危机产生的重要策略。本文针对群体极化在网络舆情危机形成过程中的催化效应,从网络舆情监测体系、舆论的引导体系、互联网管理体系及网络队伍建设四方面探讨了网络舆情危机的有效预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