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TRIZ理论,根据TRIZ推荐的解决技术矛盾的发明原理,分析混凝土弯头耐磨的技术矛盾,并将其用39个工程参数描述,通过矛盾矩阵,查询出相应的解决发明原理。结合耐磨材料技术,拟定相应解决方案。最终,设计出使用寿命更长的的耐磨混凝土弯头。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15)
本文基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 TRIZ)提出一种新型中药材切削台。通过有效地进行组件分析和因果链分析,并采用TRIZ创新理论的功能导向搜索、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场分析、TRIZ 39个工程参数、40个创新原理等工具,解决了当前市场切削台的功能单一、不稳定性等问题,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需要,构建新型中药切削台。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21,(3)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通过总结专利文献,提出技术矛盾、发明原理、物理矛盾、物场模型、技术进化法则等工具和方法,对科技创新提出了一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文章从TRIZ理论出发,研究如何运用技术矛盾、物理矛盾和物场模型工具来解决硬盘磁头焊接工艺中的实际难题,提升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TRIZ来源于"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首字母缩写。TRIZ是由苏联军方技术员阿奇舒勒(Genrich S.Altshuller)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对数百万件专利文献和自然科学知识研究、整理和归纳,最终建立起来的一整套系统化的、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TRIZ最初是用来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然而,随着TRIZ的发展,已经扩展到其他领域。本文试图从专利的角度,探讨如何运用TRIZ解决在申请专利的过程中碰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C-K理论的核心理念、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论述了将C-K理论运用于系统性创新方法比较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其次,基于C-K理论对包括发明问题解决原理(TRIZ)的矛盾矩阵法、统一结构化发明思维(USIT)在内的若干系统性创新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各自的缺陷及改进方向,并在对USIT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开发了在C-K理论视角下较为"理想"的系统性创新方法 CAFE-TRIZ。最后分别应用经典TRIZ和CAF-TRIZ方法解决绷缝机机体过热问题,结果表明运用CAF-TRIZ方法所产生的概念解,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显著优于经典TRIZ。  相似文献   

6.
TRIZ是解决发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理论.在TRIZ的发展背景和历程的基础上,着重介绍TRIZ在国内外的推广和应用,并以此提出TRIZ本身的理论缺陷和在中国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创造性判断的局限性,基于TRIZ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创造性辅助判断法——"矛盾法"。该方法首先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之后基于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区别来确定发明解决的技术矛盾,然后通过TRIZ工具来分析本发明解决该技术矛盾所用到的发明原理,最后根据所确定的发明原理、技术矛盾和技术手段判断本申请是否具有创造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案例论述"矛盾法"的可行性以及优缺点。认为"矛盾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创造性判断的客观性,其可作为现有创造性判断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TRIZ作为现代设计中强有力的设计理论,包括了发明原理、物一场分析和效应原理等常用分析工具,不仅在发达国家及大型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能紧密相连,应用TRIZ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会使其变得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9.
将TRIZ理论中的39矛盾矩阵与40发明原理导入林业创新设计应用中。通过对39矛盾矩阵与40发明原理的研究与运用,具体规范分析如何从目标产品的设计需求分析到成熟的设计方案提出等一系列过程,由此基础上给出了各阶段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工具,并对喷灌系统和农作物秸秆人造板实例分析,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应用TRIZ理论的解题模式和工具,分析齿轮齿条式机械转向器的噪音异响产生的有害作用因素,定义技术矛盾,并将其用39个技术参数进行描述,通过矛盾矩阵查询发明创新原理。再结合创新原理的启示,形成新的技术改进方案。最终得到最好的解决机械转向器噪音改进衬套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运用TRIZ中的物理矛盾和分离发明原理、系统裁剪、因果轴分析法、效应库及发明问题的76个标准解研究验证华中农业大学已改进的鸡蛋重量分级机称重部分所蕴含的TRIZ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拨蛋器及接蛋托的创新方法,使得称重部分的效率及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提出一种基于TRIZ矛盾理论的用于改进技术系统的PAMSZ法,对技术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因素分析,包括P过程、对问题转化为通用工程参数的A过程、建立矛盾矩阵优选发明原理的M过程、运用发明原理获得解决方案的S过程以及综合解决方案评价的Z过程。该方法定义了创新原理有效性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基于创新原理有效性,提出一种创新原理优选原则,利用PAMSZ法分析危化品储存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分类,确定相关通用工程参数及矛盾矩阵,利用优选的创新原理获得几种通用的危化品储存问题解决方案,同时考虑危化品存储的管理矛盾,提出一种多层次、人机交互的智能危化品存储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分析过程简洁清晰,易于TRIZ理论初学者和工业企业创新人员使用,特别适于解决流程工业制造系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变维是阿尔特舒勒尔创立的“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中的40个发明原理之一,是从150万件世界专利发明中归纳得出来的。它虽然是第17条发明原理,却是创新性极强、应用非常广泛的一条发明思路。在常观世界中,几何空间中的点是零维;直线是一维,可以用一个坐标描述;曲线的维数介于  相似文献   

14.
以TRIZ理论辅助技术创新为主线。分析问题存在的本质,阐述了TRIZ理论的三大体系之——矛盾,管理矛盾、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揭示了创造发明源于解决矛盾的真理。通过分析事物发展的规律,确定最终理想解,发现问题(矛盾)存在的必然性。范例讲解了三大矛盾的解决方法,相互关系及其转换条件。运用事例,完整的呈现了从问题的出现,准确定义矛盾,查找发明原理,寻找可利用资源等直到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详细叙述了利用triz理论创新(解决矛盾)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不同行业遇到的问题,采用相同的原理加以解决"。自20世纪50年代末创立并形成理论系统以来,TRIZ在很多领域的科学实践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其在中医中药领域应用推广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通过药材加工处理、制备工艺环节运用TRIZ进行分析并对TRIZ理论在中药开发的应用现状进行简析,从而对TRIZ在中药开发方面的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也为中药新药等领域的开发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叉车作业时重心不稳、易侧翻、视野受限、高位作业危险性高等问题,利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提出一种高举位叉车创新设计方法。首先,利用TRIZ理论建立叉车的功能模型,阐述技术矛盾;应用生命曲线,分析相关专利级别,确定研究方向;然后,由因果链,找出问题所在;最后,应用小人法、物理矛盾获得叉车的设计方案;结合机械工程学、有限元分析,对叉车机械结构、强度等进行多方面分析,最终提出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高举位叉车设计。此设计结构安全性能高、作业强度高、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将TRIZ理论引入到焙烧炉的优化设计中,利用TRIZ理论包含的工具对焙烧炉设备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影响焙烧炉的三个功能因素及技术矛盾,并利用矛盾矩阵和创新原理等TRIZ理论工具提出几种解决焙烧炉热膨胀问题的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到所需方案。  相似文献   

18.
杨波 《科研管理》2014,35(8):93-100
管理创新是推动科技型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而TRIZ作为一种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已拓展应用于管理领域并较好适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基于理论分析构建了TRIZ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检验了所提出的假设。研究结果表明,TRIZ的管理发明原理、最终理想解、管理冲突与分离原理、管理进化理论等理论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从理论研究、政府和企业层面提出了有效推动TRIZ应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管理创新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深化和拓展了TRIZ在管理领域的应用,也为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管理创新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TRIZ理论及其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运用TRIZ理论的分析方法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副车架可靠性低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应用TRIZ中的矛盾矩阵、40个创新原理、物场分析和标准解生成了多个解决方案,验证了解决方案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TRIZ理论及其基本原理,利用TRIZ理论分析现有点火管结构,由生产使用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技术矛盾,根据TRIZ矛盾矩阵中推荐的科学原理,对现有点火管结构提出改进方案,进而改进现有点火管的结构,解决点火管铝箔粘贴自动化及生产装配的问题,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