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安林 《广东教育》2004,(10):55-55
对贵刊今年第6期《平面植树问题的新见解》一文中的有关问题,笔者提出一点商榷的看法。原文言:人们在解决平面植树的数学问题上,常犯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即将“植株”与“植被”的求解法混为一谈。而实际上植株的求法是:种的棵数=每行棵数×行数;植被的求法是:种的块数=总面积÷每块所占面积。作者的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其用以证明观点的实例和解法却同样犯了理论脱离实际的错误。原文举例说:一长方形果园长60米,宽42米,种上果树,行距3米,株距2米,问这个果园共种有果树多少棵?文章否定了(60×42)÷(3×2)=420(棵)的解法,列出了所谓“符合实…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求(略) 二.智能要求(略) 三.德育渗透(略) 教学重点:农业开发的四个潜力教学难点:就地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教学手段:投影仪、自制投影片、自制录像带、放像机、农产品实物 教学方法:讨论和比较法、直观教学法、读练讲析法、启发式教学方法相结合.学法指导:读图释图,讨论比较,观察分析相结合的发现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二册第5单元。教学过程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师:(课件出示:果园大门)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生高兴地答“:果园!”)想进去看看吗?(生拍手同意)师:(播放果园美景的课件,突然传来哭泣声)咦,是谁在哭?它为什么哭得那样伤心?生1:是苹果树爷爷,可能是没有鸟儿给它唱歌吧。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解一元一次方程。(二)过程与方法:1.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2.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甲、乙两台机床同时生产直径是40毫米的零件,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产品中各抽出10件进行测量,结果如下(单位:毫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莆田华亭、常太、西天尾三地果园土壤营养状况的实验测定和分析评价,初步掌握了三大名果龙眼、枇杷、荔枝生长的土壤环境质量现状与存在问题。结果表明:莆田果园土壤普遍偏酸,有机质不足;普遍严重缺氮(N)、磷(P)、钾(K),且氮、磷、钾比例失调;硼(B)、镁(Mg)、铜(Cu)、锌(Zn)元素缺乏;龙眼园和荔枝园钙(Ca)含量不足。根据实验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改良建议,为莆田果园绿色果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理论依据,为果农、有关决策管理部门及科研机构提供了莆田果园土壤肥力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甲:您去过冬天的果园吗?乙:我去过秋天的果园。秋天的果园,那才美呢!那才香呢!那才甜呢!那才好吃呢!那才……甲:(接过乙的话茬儿)那才没出息呢!你就知道吃。乙:秋天的果园那真是美极了,琳琅满目,十里飘香。你瞧那大鸭梨,个个皮薄黄黄澄澄,咬一口,脆生生;你看那大冬枣,颗颗鲜艳似玛瑙,吃一颗,忘不了;你瞅(chǒu)那大柿子,多像红灯挂树梢,吃它十个八个受不了……甲:对,柿子千万不能多吃,吃多了要得结石症!乙:谢谢您的关心!甲:你跟我打了半天岔。我是问你,数九寒天的时候,你到过果园没有?乙:就是那大雪纷飞、大地封冻,果园里光秃秃、冷清清的时…  相似文献   

8.
占秀珍 《化学教学》2004,(4):32-33,47
[师]:用哪些方法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生]: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略)[师]:这些方法是否能比较简单的得到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呢?[生]:不能。[课题]: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师]:下面这些途径,你觉得哪种方法为最佳?(1)碳酸钙高温分解。(2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3)碳酸钙与硫酸反应。[学生讨论]:方法1肯定不可行,因为反应的温度太高,以及产物难以收集。[师]:那么方法2和3如何呢?怎样去判断?[生]:用实验证明。[学生实验]:取两支试管,放入大理石各一块,分别加入盐酸和硫酸适量。观察现象,找出异同,并选择。[学生分析总结]:相同的是都有气泡产生。…  相似文献   

9.
"原电池"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 2 )使学生学会分析典型原电池的一般方法。能正确规范书写电极反应式 ,能初步根据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 3)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严谨的正向思维能力和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4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引言 ]1 .向学生介绍几种常见的电池。2 .演示 :将铜片、锌片用导线串联上电流计后浸入稀硫酸中。3.通过观察实验和教师的启发 ,使学生明确本…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今天,我带大家去参观一个果园,看看那里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屏幕出示果园丰收图:果园丰收了,工人们正准备搬运水果,10箱香蕉,100箱橘子,苹果箱子被树挡住了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思想 :教师创造性地教学 ,学生研究性地学习。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2、技能目标  (1)通过对能源的学习 ,培养学生辨证、全面地认识问题的科学态度。(2 )在研究性作业的分析、设计中 ,初步认识一些研究问题的思维角度和方法。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开发能源、有效利用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过程中 ,能量的转换。2、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教学难点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2、研究性学习思维习惯的培…  相似文献   

12.
梁宏  杨晓 《化学教学》2003,(12):30-32
1 教材分析1.1 “质量守恒定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略 )1.2 教学的目的要求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的测定 ,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2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操作 ,使学生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 )等实验基本操作 ,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过程和方法方面 :(1)通过学生参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总结规律———探究原因”的教学过程 ,体验“假设”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2 )…  相似文献   

13.
钱勇 《化学教学》2002,(9):22-23
教学目的 :认知目标 :使学生感知分子的真实存在 ,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和概念 ,学会用分子的观点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学会学习。情意目标 :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分子定义的建立和分子行为的微观想象。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想象的表象。教学媒体 ;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引  入 :在开始今天的研究之前 ,让我们从宏观到微观两个角度来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媒  体 :物质的世界 (配音剪接材料 )过  渡 :现在 ,…  相似文献   

14.
20 0 0年《化学教学》第 8期登载了余惠芳老师“《同分异构体复习课》教案”一文 ,读后受益匪浅。但对官能团异构的总结及布置的巩固练习题 1,持有不同的见解 ,特提出与作者商讨。原文对官能团异构的总结为 :常见官能团异构 :CnH2n(n≥ 3) :单烯烃、环烷烃CnH2n - 2 (n≥ 4 ) :炔烃、二烯烃CnH2n - 6 (n≥ 6) :苯的同系物、二炔烃等CnH2n + 2 O(n≥ 2 ) :醇、醚CnH2nO(n≥ 3) :醛、酮CnH2nO2 (n≥ 2 ) :酸、酯笔者认为原文对官能团异构的总结过于“简单” ,省略了一些不能省略的字词 ,造成原总结不太严密…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人教版高中物理课本第三册 (必修加选修 )第 73页练习 (三 )第 (4 )题是这样的 :2 3292 U(原子量为 2 3 2 .0 3 72 )衰变为2 2 890 Th(原子量为 2 2 8.0 2 87)时 ,释放出α粒子 (4 2 He的原子量为 4.0 0 2 6) .写出核反应方程 ,并且计算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在与之配  相似文献   

16.
"如何创新出作文教学的方法,提高作文教学实效"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深入思考的话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着重从三方面进行思考:(1)日记引路,张扬个性表达;(2)注重体验,引发真情实感;(3)评价激励,增强写作动力.  相似文献   

17.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人教版)"7.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第51页至52页介绍了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思路(以下简称"定义法"):  相似文献   

18.
高巧苹 《陕西教育》2002,(11):27-28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欧阳代娜在<中学语文教学艺术初探>一文中提出语文教学宜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挖掘语文课的美:(一)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艺术实施的前提;(二)主题的美;(三)思路与结构的美;(四)题材的美;(五)语言的美;(六)表达手法的美.  相似文献   

19.
卢康 《生物学教学》2002,27(11):19-20
1 教材分析义务教育《生物》(人教版 )第二册中的“免疫”一章 ,新概念 (免疫、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 )较多 ,而学生对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却很少 ,课堂教学存在一定难度。为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从感性知识入手 ,由浅入深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1.1 教学目标 着重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 :(1)知识方面 ,了解免疫的概念及免疫对人体的作用 ;了解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了解免疫器官 ;理解计划免疫。(2 )能力方面 :通过观看图表 ,阅读教材 ,培养…  相似文献   

20.
王明一 《江西教育》2007,(14):87-88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交流:(体会相互依存关系)学生哲学歌曲:《永远是朋友》. 师:在班级里你有好朋友吗? 生答:A是B的朋友,B是A的朋友,A和B互相是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