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社区教育有了新的发展。这种新发展所体现的教育理念是:社区教育是全民的教育;社区教育是开放的教育;社区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社区教育是促进社区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转制社区是政府推进都市化进程的特殊社区,社区教育的开展有其特殊的一面。以广州市登峰街为例,转制社区的社区教育发展应当:一要建立有效的社区教育管理机制,构建终身教育平台;二要建立长效的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机制,保障教育资源的效益最大化;三要建立社区教育与社会服务需求主动适应的机制,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四要建立成本补偿机制,促进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五要探索社区教育与学历教育的衔接机制,构建社区教育发展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3.
孙文袭 《成人教育》2015,(10):30-33
文章从社区教育志愿者对于社区教育的积极贡献入手,阐述了温州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社区志愿者经验为视角,来思考温州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对策——积极确立社区教育志愿者的"引人"机制;积极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的"入驻"机制;完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管理制度;给予社区教育志愿活动强大的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4.
社区教育是适应终身学习城市的教育需求而出现的,在学习型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发展社区文化教育,可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借助社区教育空间,可以供给城市服务基地;利用社区教育平台,可以整合城市教育资源;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可以满足市民教育需求。学习型城市视野下的社区教育发展策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虑:强化市民学习意识,提高社区民众的参与度;创建多样学习组织,实现社区活动的丰富性;完善相关管理体制,提高社区教育的时效性;利用城市媒体作用,发挥社区信息的辐射性;拓宽社区教育领域,实现资源平台的共享性。  相似文献   

5.
以2001-2015年间"社区教育"为篇名的刊载于CNKI数据库的254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绘制了21世纪以来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呈现了我国社区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在理念层面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谐社会、学习型社区;在服务对象层面为社区全体成员、农村社区教育;在实施形式层面为教育实验、学习活动;在实施载体层面为学校教育、远程教育、电大、老年教育、家庭教育;主阵地为社区学校和社区学院。其中,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区为稳健型前沿;农村社区教育和社区学校为渐增型前沿;教育实验为趋弱型前沿。基于此,建议回归本源寻找社区教育的本质属性,发挥社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城市中的作用,更加重视提升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化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包括社区教育行政体制和社区学院内部管理体制。广东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同时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推动社区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广东社区教育需要继续改革和完善原有管理体制:建立能够统筹广东全省社区教育的管理机构,在各级政府组织中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并制定社区教育管理条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区教育委员会;改革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街道社区学习中心内部管理体制,完善其自我管理功能;运用经济杠杆,以多元方式来实现政府对社区教育的介入。  相似文献   

7.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可以弥补社区教育资源的短缺、为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以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所具备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文化资源是其参与社区教育的基本条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索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路径,一、高校向社区开放,与社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二、高校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创建发展社区学校;三、高校在社区建立校外社会实践基地,承担社区教育的部分职能;四、以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为中心,为社区教育树立典型。  相似文献   

8.
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社区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社区教育公平机制尚未健全,社区教育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社区教育品质有待提升,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格局尚未形成,成为阻滞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壁垒。社区教育应基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匡正教育失衡,打通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最后一公里”;加大教育供给,践行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新使命;提升教育品质,筑牢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根基;优化协同共治,构建高质量社区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相对于传统的教育形态,西方现代社区教育在同社区的关联度和结构功能上存在着重要差异。首先,它是为了社区的教育,以社区需求和终身学习为导向;第二,它是属于社区的教育,强调社区参与与公民精神;第三,它是通过社区的教育,重视社区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探讨西方现代社区教育理念的启示在于:我国社区教育应着眼于我国社区发展的特殊需求,重视社区参与机制的建立,避免产生新的教育分隔。  相似文献   

10.
社区教育是培育搬迁居民内生力的重要途径,推进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应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重点工作。基于四个易地扶贫搬迁点的田野调研,从社区教育主体、社区教育内容、社区教育形式和社区教育目标四个维度进行审视发现,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的实践逻辑体现在生计逻辑、市民逻辑、效率逻辑、教育逻辑和发展逻辑五个方面;存在教育目标低位态、学习主体参与缺位、家庭教育内容缺失、感恩教育重形式轻内涵等问题。优化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机制,推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一要深挖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内涵,推进社区课程和教师队伍建设;二要加强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治理,形成社区教育参与合力;三要整合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资源,发挥易地扶贫搬迁点社区教育最大功效;四要利用现代化多元信息工具,丰富易地扶贫搬迁点多元社区教育形式;五要提升搬迁居民文化适应能力,培养搬迁群众主动学习的社区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