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7月30日,新任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耿雁生首次亮相新闻发布会,在回答台湾记者关于“大陆撤除对台导弹”的问题时,耿雁生表示,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导弹问题和两岸军事部署等。  相似文献   

2.
1996年4月21日至23日,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与台湾汉学研究中心在台北联合主办了“两岸古籍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交流两岸古籍整理研究信息和经验,商谈今后合作意向。大陆学者27人赴台与会。研讨会前与会后大陆学者访问了台湾大学、文化大学、东华大学等八个学术及出版机构。大陆学者赴台途经香港期间,还与香港中文大学有关学者举行了大陆与香港“古籍整理回顾与前瞻座谈会”,封二、封三图片为大陆学者在台、港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两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后的一次重大会议,因而倍受各界人士关注。 据“两会”新闻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参加“两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共计1511人,其中1120人为国内记者,32名台湾记者和128名港澳记者来自台港澳50家新闻机构,还有分属于115家新闻单位的231名外国记者。 如此之多的记者集中采访这一重大会议,使新闻大战激烈、紧张。报道要出新、出彩,不仅要有与众不同的特色,更要对自身以往的报道方式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4.
一“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都市报,成熟于2002年江苏台创办的《南京零距离》。目前,电视民生新闻已走过5年的历程,并逐渐步入发展的成熟期。对“民生新闻”常有三种理解:一是从新闻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新闻评价与选择,即新闻要体现“平民化”的态度与平民意识。另外一种是被看作是区别于传统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化娱乐新闻”等的一种新类型。  相似文献   

5.
曾佳 《声屏世界》2012,(4):27-28
每年三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两会”.既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新闻媒体角逐竞技的盛事。世界的目光关注“两会”,海内外媒体云集北京。从2006年开始,笔者随江西电视台全国“两会”报道组赴北京参与报道,一次次走进人民大会堂.一次次与境内外新闻媒体角逐.“两会”于我。却次次如新。责任和使命驱使我们不断发现、持续创新,置身全国“两会”这个新闻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每天都是兴奋而忙碌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党主席连战参访大陆,海峡两岸关系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这其中,“九二共识”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那么,究竟什么是“九二共识”呢芽它又是如何达成的芽“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1987年底,长达30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湾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  相似文献   

7.
曲涛 《青年记者》2007,(6):20-20
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大众网紧紧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主线,本着聚焦热点、贴近民生的报道原则,组织精兵强将,精心制作了全国“两会”的新闻专题。共编发“两会”新闻、评论、图片、资料等相关章500余篇,对“两会”的重要新闻均在网站首页重要位置刊发;对“两会”开幕式、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李肇星外长答记问等多场重要会议和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在大众论坛开设专题,组织引导网民对两会的热点话题进行讨论,共刊发网民“两会评论”200余篇。所有这些,都极好地烘托了“两会”氛围、宣传了“两会”精神,吸引了网民的关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台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宣传任务。至此,我本人已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策划报道,连续七年参加了全省“两会”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年策划全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报道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令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就如何搞好“两会”报道策划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感受,希望广大同仁特别是参加过两会报道的前辈和老师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9.
高方 《传媒》2015,(6):8-11
历年全国“两会”的新闻大战,万众瞩目,总给媒体界留下余晖不落般的回想.今年更是如此.“两会”落下帷幕后,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仍如身在其中.作为首次奔赴“两会”一线的《传媒》特派记者,翻阅自己的笔记,忽然觉得,今年“两会”的新闻大战,已全然不是教科书里的模样,更不似去年或是前年…… 这是一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闻大会战.  相似文献   

10.
在“两会期间”,我有幸和其他4位同志一起,组成了扬子晚报“两会”报道组,全程参加了“两会”报道计划的拟订、会议报道工作。现在再回望这一个星期的紧张工作,感受最强烈的就是:“两会”是座新闻大富矿,要追求“产金量”,相对并不太难,但要从这座富矿中力争多“挖”一点含金量高的新闻,不容易。  相似文献   

11.
陈瑶 《声屏世界》2011,(11):50-50
新闻需与时俱进。时政新闻需要与时俱进.樟树电视台通过改革会议报道做精新闻。今年的“两会”,《樟树新闻》在传统的报道“两会”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台评论,把代表、委员讨论的话题集中在百姓关心的热门话题上,取得了较好的报道效果。另外.围绕主题做新闻,把镜头对准老百姓。  相似文献   

12.
3月1日。湖北日报派出精兵强将。参与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报道。此次“两会”报道,前后15个日夜。前方记者与报社大本营紧密协作,开设了“网络问政”、“面对面”、“新闻会客厅”、两会特稿”、“我为两会建一言”、“张眼看两会”等栏目,全方位、多视角展示湖北代表团代表、驻鄂全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风采。  相似文献   

13.
南京台的新闻《小行星撞击地球毫无根据》被评为全省一九八九年度广播好新闻一等奖,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是在各家新闻单位中最先报道的。我台也报道了这一消息,而且写得不错。但比南京台晚了一刻钟。相差一刻钟,因而出现了新闻价值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本刊于5月下旬在上海召开了“广播新闻改革研讨会(片会)暨《学刊》组稿会”,会上,代表们对广播新闻的现状、广播新闻改革的走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下面刊发一篇会议综述和三篇文章,供读者研究、参考。由《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召开的广播新闻改革研讨合(片会)暨《学刊》组槁会于5目下旬在上海举行。上海台、上海东方台、北京新闻台、江苏台、福建台、安徽台、山东台、南京台、青岛台、于波台等10家电台的台长或新闻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如何深化广播新闻改革”的议题展开讨论,各台还就…  相似文献   

15.
同志们:今天,我来参加省记协、省新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议,同全省新闻界的同志们见见面,感到很高兴。“两会”换届,是全省新闻界的一件大事。在这里,我代表省委对“两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上一届理事会议召开以来的这五年,正是我省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大发展的时期,同样,也是全省新闻  相似文献   

16.
每年三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代会和全国政协会,吸引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目光。1997年,成都电视台开始派出采访组对“两会”进行全程报道,当时被纳入正式记者的名额只有一个,但就是这一个采访资格,对于首次全程直接报道“两会”的《成视新闻》已是非常珍贵。从1997年至今,《成视新闻》每年坚持推出“两会”特别节目。观众发现,一些与本地经济发展关系重大的“两会”新闻,有时首先出现在《成视新闻》中。有的新闻事件尽管其他媒体报道了,但《成视新闻》同样题材的报道却有新的角度、新的信息,令人耳目一新。事实上,城市台参加…  相似文献   

17.
从1993年1月15日起,在南京空中电波交响乐中,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声音——南京新闻台。在全天18个小时连续播音中,南京新闻台以大密集量、多种类、多层面的新闻,满足听众了解南京,了解“南京都市卷”,了解全球风云的需要,并已产生很大的反响。本刊记者就新闻台如何体现新闻性这一同行们关注的问题,在2月26日采访南京新闻台编辑部主任柯骏,现将他的谈话整理如下:——人民台为什么改为新闻台,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  相似文献   

18.
新的“两会”领导成员表示,要以改革精神搞好“两会”工作,努力为全省新闻工作者服务 8月9日至11日,江苏省新闻界200多名新老工作者聚会南京,举行江苏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和省新闻学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会议在省市县和新闻单位民主推荐的基础上,经过大会代  相似文献   

19.
3月2日,“两会”前夕,《工人日报》在“新闻周末”版以大篇幅发表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我呐喊,因为我相信”——八旬老人三百次上书中南海》(以下简称《呐喊》)。这篇通讯是“新闻周末”编辑室为迎接新世纪第一次“两会”精心策划、精心准备的重点稿件,通讯集中报道了湖南省长沙市一位退休老人陈荣杰忧国忧民、连续50年向党中央建言献策、致力于反腐倡廉、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感人事迹。  相似文献   

20.
陈曦 《传媒观察》2007,(5):53-54
全国“两会”是一年一度的媒体盛宴,但也是一次新闻资源“占有不均”的新闻大战。地方媒体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是“弱势”,一般情况下扮演的都是“分得一杯羹”角色,主动性、创造性都不能像在地方“两会”中发挥得那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