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出发,结合科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对"如何建构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进行研究与探索。《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的。教师应当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关注学生,使其乐于探究,在参与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达到内化。  相似文献   

2.
用心理学的枧角审视科学探究学习的实质,可以为更好地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提供科学依据.心理学研究证明,科学探究学习是一种高级的问题解决活动,它具有和问题解决相同的加工机制,包括一系列的认知加工阶段;科学探究学习是以策略为核心的认知活动,认知策略是科学探究学习的灵魂和核心;科学探究学习体现了建构性学习的重要特征,是一种典型的知识自主建构活动.  相似文献   

3.
深度学习是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通过对深度学习在探究实验教学中作用的梳理,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为例,探索在高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应用策略,旨在通过案例设计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生物学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发展其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等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新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了解并尝试应用科学家的科学思维来进行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建构科学探究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做出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等一系列探究活动,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学要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建构知识、形成求真的科学品质.新课程的实施,使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的关注点已由原来的"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探究活动"为主,"科学探究"成为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出并实践...  相似文献   

6.
小学科学课堂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学习过程需要做到“真建构、真探究、真引领、真激励、真发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走向深度,真正培养学生发展需要的科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7.
一、转变思想,提倡自主学习 什么是“自主学习”?生物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生物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自己的体验,参与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的关系体现在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学生在双向互动中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探究课。多普勒效应”为例,介绍在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实施.在科学探究中进行合作学习、与科学结论进行比较、反思等,迭到在探究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和建构知识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作为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要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立足课堂,让学生成为探究者;体验生活,让学生成为实践者;倡导合作,让学生成为参与者;突破传统,让学生成为探索者,真正提高探究活动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5E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发的现代科学教育理论。以"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为例,基于"5E"学习环节,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促进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新旧概念转换,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核心概念,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的改革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改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要将知识的建构与科学探究结合起来,两者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根据对科学教学过程的探讨,建立“探究-建构式”的教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颜石珍 《物理教师》2022,(8):37-40+43
基于学科核心概念的项目式学习是提升科学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以“物态变化”学习内容为例,设计项目主题,让学生通过拆解项目任务并转化为科学问题进行探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沈金林 《物理教师》2007,28(10):6-8
体验学习是学生发展的一种手段,学生从体验学习中可以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物理课程的体验学习是学生素质形成与发展的核心环节,它包含对物理学习的感受、领悟、情感、价值取向等诸多心理成分在内的复杂的学习过程.物理教学中可通过物理实验获得直接体验,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获得间接体验,挖掘物理学中的人文思想以加深体验.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教学应以建构知识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通过对"消化"探究课例的分析,提出科学探究活动促进概念建构策略,让学生亲历探究与概念生成的过程,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对概念进行言语、图解等明确的表达与概括。  相似文献   

15.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在复习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时,关注模型建构,外显思维过程与方法,有益于启发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实现在学习中从分析“一个变化”到研究“一类变化”的转变。文章以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科学探究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探究无明显现象化学反应发生的方法模型,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模型,并将其运用在实际问题研究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科学教育的宗旨与目标。核心概念是科学学科的主干内容,更是学习科学的思维过程的核心所在。探究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具有前瞻性及重要意义。初中科学核心概念教学应加强对易混淆概念的辨析,探寻概念的核心本质,关注错误前概念对学习的影响,展示建构概念图的思维过程,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实验探究,促进概念的建构,为实现更深层次的科学概念教学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许多教师为体现这一理念,进行了大胆的实践,这是令人欣喜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绝对化的"走过场"式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告诉我们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与体会。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教师要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创设丰富多彩、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开…  相似文献   

19.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活动。学习主体能否主动有效参与,是科学教学成败的关键,而其核心之一就是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否得到有效发展。长时科学探究活动的提出,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目标,它是相对于目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过分指导导致活动被割裂而言的,长时科学探究活动将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探究中学习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颁布实施 ,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本文就科学是什么、科学怎么学、科学如何教、科学在哪里等有关问题 ,结合美国“密度”教材介绍美国学生的科学学习方式 ,以促进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建构的追求 .一、科学是什么——是结果 ,更是过程在我们生活中 ,人们随处可以听到“科学”这一词语 ,但究竟“科学是什么”,可能并非人人都很清楚 .辞海中将“科学”解释为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