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道理,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雷霆万钧地批评学生,自己气得头昏脑涨,学生却毫不在意。老师如何与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让他们听进去道理,认识到错误,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相似文献   

2.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道理,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雷霆万钧地批评学生,自己气得头昏脑涨,学生却毫不在意。老师如何与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让他们听进去道理,认识到错误,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相似文献   

3.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道理,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雷霆万钧地批评学生,自己气得头昏脑涨,学生却毫不在意。老师如何与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让他们听进去道理,认识到错误,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相似文献   

4.
不少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道理,累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雷霆万钧地批评学生,自己气得头昏脑涨,学生却毫不在意。老师如何与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沟通,才能让他们听进去道理,认识到错误,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相似文献   

5.
第一次看完这个案例,心头有些沉甸甸的.是啊,现在的学生怎么啦?明明是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却反问老师"干什么";明明"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却给了老师一个"要你管?我上学是花钱买的"!难怪小A老师只能无奈地叹问,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沉重过后,萦绕心头的更多是思索.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看完这个案例,心头有些沉甸甸的。是啊,现在的学生怎么啦?明明是自己上课不专心听讲,却反问老师“干什么”;明明“学生以学习为天职”,却给了老师一个“要你管?我上学是花钱买的”!难怪小A老师只能无奈地叹问,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沉重过后,萦绕心头的更多是思索。  相似文献   

7.
他,14岁;她,50岁;他们是师生,确切地说,如今,他们是生死相对的师生.   为什么老师视如正常的批评,学生却为之轻生,为什么同一件事情,老师和学生却有大相径庭的看法?是哪一点,刺破了生命的底线?……  相似文献   

8.
他,14岁;她,50岁;他们是师生,确切地说,如今,他们是生死相对的师生。为什么老师视如正常的批评,学生却为之轻生,为什么同一件事情,老师和学生却有大相径庭的看法?是哪一点,刺破了生命的底线? 几滴墨水,一条生命,是什么使这原本毫不相干的二者成为因果?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师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相似文献   

9.
轻松一刻     
明天落网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老师扬了扬手上的练习簿,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小青怯怯地回答:老师,那条鱼明天落网可以吗?无人合作小青是学校篮球队的主力,但他考试成绩却总是不太好。老师:你的球打得那么好,为什么考试却老不及格呢?小青:打篮球时有人配合,可考试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时初中教学的思考:老师对所教的内容是否真正理解?老师是告知学生概念还是让学生有证据地推断、理解规律?老师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及规律时是否搭建合适的"脚手架"?学生的学习是纯粹的模仿,在解答完题目后却不知规律所蕴含的道理及物理本质,还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物理分析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杜林 《班主任》2006,(3):35-36
最近,几次去教室随机听老师的课,学生的表现一反常态--过去怕有老师听课,现在却欢迎老师听课,欢呼雀跃地欢迎我.怎么回事?我决定调查一下,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相似文献   

12.
最让语文老师尴尬的语文课堂是:老师一人讲得津津有味,激情四溢,而学生却听得哈欠连连,无动于衷。而在这时候,老师往往会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指责学生,却很少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您真正地关注您的学生了吗? 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于15-18 岁的青少年,他们带着一颗充满好奇的心  相似文献   

13.
家长常要求孩子"认真听课,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老师也往往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要"专心听讲,积极动脑,踊跃发言".事实却往往与家长和老师的期待相违,所以又常听到家长或老师对学生的责备.其实,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都过于抽象,过于笼统:什么状态才算认真?什么状态才算踊跃?这很模糊,而家长和老师在这方面的指导又往往都集体缺失.  相似文献   

14.
当前,每一位置身于课改实践前沿的数学老师都能轻易地发现:我们的学生能说会道了,我们的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了,我们的学生敢与老师争论了……这种种新变化,令我们每位老师倍感欣喜.然而,掀起这些华丽的面纱,我们却要问: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牢固地掌握了数学知识?我们的学生是否能根据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地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每一位置身于课改实践前沿的数学老师都能轻易地发现:我们的学生能说会道了,我们的学生知道如何学习了,我们的学生敢与老师争论了……这种种新变化,令我们每位老师倍感欣喜。然而,掀起这些华丽的面纱,我们却要问: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牢固地掌握了数学知识?我们的学生是否能根据知识间的联系灵活地解答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课堂,经常是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却非常少见,这种现象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存在着很大差距。学生长期没有自己的问题可提,思维被别人牵着走,怎么称得上“主动地发展”?学生长期没有疑问  相似文献   

17.
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书上白纸黑字印着,教师嘴中不停地讲着。然而,却还是收效甚微。为什么呢?当个人利益受到挑战,老师能在学生面前做到  相似文献   

18.
一、启动(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后,教师没有开始讲课,却在讲桌前寻找什么。又问学生:你们看到老师的笔了吗?)师:谁注意到刚才老师怎么了?生:你是在找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你问我们了。生:你还在讲桌上找来找去的。(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笔借给老师。)师:注意到老师怎么  相似文献   

19.
一、启动(上课铃响,师生问好后,老师没有宣布上课,却在讲桌前寻找什么。老师问学生:你们看到老师的笔了吗?)师:谁注意到刚才老师怎么了?生:你是在找笔。师:你怎么知道的?生:你问我们了。生:你还在讲桌上找来找去的。(一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的笔借给老师)师:注意到老师怎么  相似文献   

20.
学校或者教室中哪些场所存在着安全隐患?操场不被注意的角落会发生什么?可能心细的学生早有发现,但是却不敢告诉老师:可能学生们对某个地方感到害怕,私下议论,老师却一无所知;可能在成人眼中无足轻重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却是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