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化学史进行"苯"的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置身于苯分子研究的历史进程中,将苯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融入探索过程。在选择化学史材料的时候更加注重真实性,同时吸收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和关键能力。以“苯的结构与性质”为例,设计包含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与微型实验相结合的探究式课堂以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学生根据有关信息猜想苯分子的可能结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实验方法收集证据,推理苯的有关化学性质,再由化学性质反推苯的可能分子结构,验证假设并深化对苯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认识。探究式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 :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的物理化学性质2、使学生认识物质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又反映结构的辩证关系3、培养学生以实验事实为依据 ,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4、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 ,启发学生认识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分析和探索能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教学难点 :苯分子的结构特点教学方法 :“引导—探索”教学法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 ]前面我们学习了烷烃、烯烃、炔烃 ,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类烃叫芳香烃 ,苯是这类烃的代表…  相似文献   

4.
一、设计思想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苯的结构探索在化学史上传为佳话。本节课以苯的发现之旅为载体,以探索苯分子结构中的实证和思辨为两条主线,将苯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学习融人探索过程中。设计的目的第一是让学生体验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领  相似文献   

5.
根据"苯分子结构确定"一课的教学目标,可将其教学内容分解为三个任务:苯分子式计算、苯分子结构确定、苯的性质的认识。其中,对于计算苯分子式和推理苯分子结构的程序性知识,不仅要记忆和理解,还需要在不同的情境中加以运用,证明苯分子结构中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一种特殊共价键,并与碳碳双键和单键进行比较,获取本质上的差异。而对C6H6分子可能的结构进行预测并在科学证明各种结构后得出合理结构的过程,既有自身经验的总结,更是假设能力、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的获取与实践。  相似文献   

6.
引导学生尝试建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已成为高中生物必修2"DNA分子结构"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课堂上学生通过制作物理模型,再现难以直接观察到的DNA分子结构,对DNA为双螺旋结构的概念进行具体化,从而加深对DNA分子结构特点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在课堂上常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组件"来完成DNA分子模型的建构.从模拟制作的角度看,这是非常好的学具,因为学生亲自制作DNA的立体模型,有助于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让DNA分子变"微观"为"宏观",从而更好地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但由于模型组件中代表脱氧核糖、磷酸、含氮碱基的模型材料、相应的共价键以及不同共价键插入位置的洞口粗细大小都匹配得非常到位,让组装不会出现"差错".  相似文献   

7.
张嵋羽 《化学教学》2016,(11):85-89
以烃分子、碳酸分子、某些无机分子为母体插入或替换氧族、氮族原子或原子团推衍出一系列化合物为视角,阐述了物质分子结构和相互联系,以期对学生认识分子结构和性质以及预测新物质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8.
苯酚是芳香烃的重要羟基衍生物,本节教材安排在苯和乙醇之后,想让学生认识到多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与制约。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还要注意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辩证关系。本节课为后面的有机化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在已经学过的醇和苯及其同系物的知识中,醇羟基的性质和苯环对侧链的影响为学习苯酚的性质作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已掌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通过醇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物教学》2017,(18):43-45
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引导学生构建DNA分子的概念模型、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学生在不断的"体验—质疑—解惑"的过程中,理解DNA分子结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中叶,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研究苯的分子结构,百思不得其解。一天,他坐马车回家,昏昏欲睡中梦到一条蛇在咬自己的尾巴,醒后他突然意识到,苯分子应该是六角形的环状结构……可能有100本科普读物上都讲过这个故事,但恐怕也都没细讲其中的心理学根据。  相似文献   

11.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性质.高考试题从"原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三个方面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有利于准确把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高效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使学生掌握苯分子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1.2了解苯的结构探索过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2.1经历苯结构的探索过程,学习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3.
基于控件集成技术的分子结构可视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不同类型的分子结构模拟技术 1.1 通用分子模拟技术 近年来,不少书籍刊物介绍了各种化学分子结构模拟方式,对有效表征分子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等话题做出了有益的探讨.总的来说,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分子结构模拟方式主要包括通用技术和化学专业技术两大类.通用技术包括利用二维图片(Photoshop或其它绘图软件制作)、Shockwave交互动画(for Director或者for Flash)、3DS Max视频动画和各种编程技术实现分子模拟的方式,而化学专业技术则是专门针对利用化学专业建模软件和教学软件的分子模拟方式而言的.  相似文献   

14.
用单分子膜法测定阿佛加德罗常数,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中学生实验。但它只是一种粗略的方法,更精确的测定可采用电解法等其他方法。 本法是采用稀的硬脂酸的苯溶液铺展在水面上,使硬脂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膜来测定的。为什么硬脂酸能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膜?为什么要用硬脂酸的苯溶液?苯起什么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了解硬脂酸的分子结构特征和液体铺展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蛋白质分子结构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的教学重难点,笔者具体说明如何通过模型建构来轻松突破这一重难点。本文提供一种集PPT动画展示和学生角色扮演活动优点于一体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模型建构方法,即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制包装箱制作元素和化学键,再结合学生的肢体语言,形象地展示蛋白质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 2.了解共价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子的极性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相似相溶原理。 5.巩固电子式及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教学难点 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从化合物结构出发,提出了一套不依赖于分子的实验性质和其它计算性质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对环烃比合物以不同原子间距离为基础,辅助有描述共轭效应的π电子个数组成描述符集,用人工神经网络的优势关联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质的关系,计算了收集到的和环烃化合物的摩尔生成焓,采用"留一法"预报结果满意,的关系数r=0.9509.  相似文献   

18.
在物质的分子有无极性的判定中,课本以分子结构是否对称来判断.但就中学阶段而言,学生无法了解分子的结构是否对称,因此判断分子有无极性通常是根据共用电子对是否偏向  相似文献   

19.
采用Euler定律等数学式来建立分子结构的拓扑关系(MSTR),并把此关系式应用于研究有机物分子的结构.从 结果来看MSTR对探讨分子结构是可行的,对含有大П键分子的键型和数目的确定尤其方便。  相似文献   

20.
苯的教案设计徐州矿务局一中(221006)唐玄馨苯(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苯的一些化学性质。2.初步认识苯的分子结构.3.进行科学方法教育.重点是通过研究苯的分子结构,尝试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教法:尝试发现法教学过程[提问]1.以乙烯、乙炔为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