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现象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生农民工”群体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在一些地方,大学生起薪点低于农民工.“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现象折射出社会对不同劳动力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也折射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高等教育质量的问题,值得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反思.政府应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缓解供需矛盾,引导用人单位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高校要面向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指导与服务水平.用人单位要以人为本,待遇留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存在的不足.大学生要科学规划,全面发展,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四位一体,形成合力,使大学毕业生人尽其方,人尽其用.  相似文献   

2.
郑风田 《教育》2011,(11):42
最近一段时间,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争论比较多。为什么这些出身农村的大学生,经过"十年寒窗苦读",最终只能成为"大学生农民工"?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3.
最近,媒体报道中频频出现“硕士求职遭遇‘寒流’”、“大学毕业生身价进入‘调整期’”、“x大学毕业生求职更理性”之类的醒目标题,这与近一个时期新闻报道中关于技能人才身价不断上涨的热门话题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种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首先,引起人们思考的问题之一是,技能人才的身价上涨,大学毕业生的身价反而下落,是不是说明我国人才市场对普通大学的毕业生与职业类学校(学院)毕业生的评价颠倒了?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显然不能怪市场,因为,市场对商品(人才进入市场也是一种商品)价值的评估是最公平的。除非有人为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2012,(2):33
新闻回放:据《人民日报》报道,陕西农民韩培印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卖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到西安当了农民工。儿子毕业后,他却吃惊地发现,身为大学毕业生的儿子每月工资甚至还比不上自己。该新闻一经报道,顿时引发了"大学生收入不如农民工"的热议,不少人质疑:读书还有用吗?  相似文献   

5.
王石川 《成才之路》2011,(1):93-I0022
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说,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虽然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且在大学生身上人力资源的投入收益最终会得到体现,但他仍担心这种现象造成负激励的效应,  相似文献   

6.
经过从工资水平到社会处境的比较可知,大学生的总体身价是高于农民工的,“大学生身价不如农民工”的论断并不成立;大学生工资多次下降的现实并未改变其身价高于农民工的事实;“读书无用”等观点也难以成立。这有利于劳动者做出投资于高等教育的决策。而优化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则可实现高等教育投入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近三年浙江省高校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就业情况跟踪调查发现, 该省高校应届毕业生的起薪水平虽逐年增长,但高校毕业生的总体起薪水平不高,甚至出现“身价不如农民工”的个别现象,究其原因,与政府就业政策指导、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判和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有关。据此,本文从政府加强政策指导、高校改进人才培养模式、用人单位合理确定薪酬体系和大学生努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形成高校毕业生合理的起薪水平。  相似文献   

8.
姜泓冰 《成才之路》2011,(9):11-I0006
当下,一面是一些地方的用工紧张,一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两个人群两种现象被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出现部分大学毕业生月薪不及农民工的现象,惹来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这个全球性的经济灾难已经席卷了中国.金融危机冲击了当前我国大多数产业,造成了就业市场的萎缩,给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就业带来了巨大阻力.一方面,有相当比例的大学毕业生无法寻求合适的工作.他们的生存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农民工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掀起了新一轮的返乡浪潮,他们的再就业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研究认为,返乡农民工与大学毕业生联合创业不仅存在可能性,而且存在可行性.这种"联创"的实践既是解决中国当前就业难的一重要方法,也将会是寻求促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排名第一的人文类学校,北大毕业生在中国政界、商界和军界的地位都很不突出,对中国社会的贡献远远不如美、日、英等顶级大学,甚至不如多所外地的理工科大学,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北大现象"。  相似文献   

11.
“人才市值倒挂”原因何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报道,近来,在东部发达地区的一些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大学毕业生比职业学校毕业生求职还难的现象。有的大学毕业生多次求职失败后,为早日就业,又回过头来到技工学校去学习技能;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用高于招聘博士生的待遇招聘技术工人的“怪事”。曾几何时,大学文凭曾是求职者在人才市场讨价还价最主要的筹码,“大本”以上毕业曾是用人单位的首选。那么,为什么现在会出现这种所谓“人才市值倒挂”的怪现象呢?难道现在的“大本”毕业生的素质和使用价值就真的不如职业学校毕业生了吗?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春节后,“用工荒”几乎蔓延全国,也出现了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待遇不及农民工的现象,对此,有45%的毕业生认为正常,让人五味杂陈。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相对较为盲目,不知道毕业后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造成了毕业生找工作时乱投简历,不少人找到工作后于不了多久就匆匆"跳槽",而且频频"跳槽"的现象.用人单位埋怨,学校叹息,毕业生沮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学生不了解人职匹配的理论,不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捱.本文通过事实分析,提出应当将人职匹配理论引入大学生择业教育,让大学生通过掌握人职匹配理论,正确认知自我,合理规划职业人生.  相似文献   

14.
实施扩招政策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成为国家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甚至被放到了就业工作的首位.这非常容易理解,因为最近十几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直维持在70%左右,2011年为77.8%.但因为一年毕业生高达670万人左右,这意味着有近200万名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工作.这无论对学生个人和家庭,还是对大学和社会,都是重大而棘手的问题.几乎与此同时,受教育水平比较低的农民工却是另外一番景象.种种迹象表明,从2004年以来,农民工"招工难"成为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而且这一现象从东部沿海地区逐渐蔓延到了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5.
曾经,人们用“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来形容市场经济初期的脑体倒挂现象,而今,当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在操纵着人才的命运时,昔日的天之骄子不得不再次面对“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现实。从“500月薪聘本科生”到“零工资就业”,一跌再跌的起薪标准不断挑战着大学生的心理极限。虽然权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有所增长,但各种薪酬跳水故事似乎都在说明,大学生“低工资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单从功利实用的角度出发,“读书无用论”确实有其存在的土壤。因为你可以看到,没有读多少书的人中不乏发了大财、做了大官者。特别是在当下的社会情境下,由于大学生就业遇到了难题,甚至出现了一些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现象,则更加推动了“读书无用论”思潮的蔓延。  相似文献   

17.
据2010年11月12日<新京报>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和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目前,中国大学毕业生的起薪与农民工工资差距在逐渐缩小.他强调,尽管大学毕业生工作几年后的薪水变动率远高于农民工,但这种状况仍可能会造成一种负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18.
大学排行榜是考生与家长选择高校十分热衷的参考指标,而对其是否科学客观的争议也从未间断.对此,不如先来剖析一下这种"榜单现象",相信能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和合理利用"榜单".  相似文献   

19.
近日"泥瓦匠月薪过万"的消息被多家媒体报道,也引来了又一轮关于知识贬值的讨论,加之去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称,随着大学毕业生的增加和有经验的青年农民工的抢手,两者工资待遇有趋同的趋势。刚出校门的毕业生工  相似文献   

20.
正"就业难"是大学毕业生们挠头的事,"招工难"是挂在用工企业嘴上的话,矛盾如此尖锐,现实如此反讽。据统计,市场人才缺口呈"哑铃型",高端的是管理及技术人才,低端的是服务业人员和一线工人,而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多半属于"中间段",高不成低不就,拖着拖着就成了"必剩客"。一位日语系毕业生,找了大半年工作了还没有着落。她说,有的企业很需要日语人才,但都是实用型的,而大学日语系,只是教会了学生一门语言,应用能力还不如日语短训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