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农业组织形式的又一次重大变革,是向现代农业组织的转型。本文运用新兴古典经济学思想,分析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剩余与农户职能多样化的两难冲突,从分工和专业化、交易费用、土地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进行分析,从而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条件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2.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相对的资源劣势均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只有充分利用目前农产品过剩、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出、农民收入结构与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政府职能转变的有利条件,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
分析沙县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强调农产品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立等农业结构调整途径对农民增收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福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农村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87.0%。农村劳动力出现年龄偏大,学历偏低,集中在农作物种植业,加工、营销等人才欠缺等问题。而当前,特色农业发展迅速,闽台农业合作深入拓展,农村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较快,外向型农业持续增长。本研究在对福建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从内外部进行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产业化经营这个角度考察了农村合作组织的功用及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关系,认为两者都是市场农业发展的客观产物,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这种内生型的产业化经营方式是更为理想的模式,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入非农产业、流入城镇,农村出现了半耕社会、农业主要劳动力非农化、次要劳动力农业化、农村空洞化、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职业分层化和多样化.但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业出现产业化运行、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区域化布局、组织化推进、合作化发展、多样化功能等新的变化趋势,针对这些变化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影响,文章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要实行“六个”并重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地区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从自发向有组织发展,进而向产业化发展演进,要求政府行为必须与市场行为互为补充,协调一致,互相促进,要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相关体系,从而实现最终由市场来配置劳动力资源的运行机制,达到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一和劳动力资源分布的平衡与协调。发展劳务产业,就是要按照产业化运作模式促进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政府要从主导和管理转向提供有效服务上来,坚决避免政府在劳务输出上采取大包大揽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是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9.
农村职业教育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起到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将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性作用.四川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仍存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科技掌握程度不高、技术含量偏低等问题,建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意识,以实现四川农业强省目标.  相似文献   

10.
湘潭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工作:1 适应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2 适应农产品市场变化,提高农产品竞争力;3 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发展新型农业长作经济组织,加强农业产业化引导管理;4 适应政府转变职能需要,改进农业部门组织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这一统一分析框架和统一思想来破解。这主要归因于农业产业化可以把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大市场联结起来,我国工业较弱的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及农业较强的区域性特征。但目前我国的农业政策并不完全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开展,应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农业政策以促使农业产业化的成长,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区城板块模式格局。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财税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产业的特殊性(弱质性.农业生产的非产业化、分散化)决定了发展农业产业化仅仅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远远不够的。政府的财税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从分析农业产业化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着手,对我国农业产业化中财政投入和税收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财税措施。  相似文献   

13.
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现代化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采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1978-2010年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为因果关系,工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格兰杰原因,而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格兰杰原因;脉冲响应结果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表现均为负效应,城镇化对工业化的影响持续增强.因此,河南省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强化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地位,以工业化为主导,发挥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及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以案例为基础,详细论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扩大生产规模、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应用与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了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以新型工业化指标来考量河南的工业化,河南的工业化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工业化的老路。河南是农业大省,河南的私营企业也大量分布在乡村。因此,河南的新型工业化必须立足于广大乡村,统筹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目前,河南乡村的新型工业化存在着诸多要素障碍,必须以完善的新型工业化体系来推进河南乡村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它的推广为农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业产业化对农区发展的影响体现在农户、农业和农区三个层面。农户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增加农户收入、改变农户思想观念和推动农户劳动力的转移;农业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产品质量、农业经营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农区层面上,农业产业化的影响表现为加快农区工业化和城镇化、改善生态环境、助推区域品牌形成和推动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7.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而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良性经营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新型农民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金华农业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金华在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初步成效,农业产业化的四大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及目前进展情况。通过分析金华农业产业化的优劣势条件和存在问题,提出金华实施农业产业化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20年来,山西农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业总产值不断提升,然而,农产品流通不畅却成为目前制约山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日本的农协组织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在推进日本农业市场化、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西应该借鉴日本农协的经验,在市场机制下重新构建新型的农业组织体系,解决农业产业组织载体缺失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是我思农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逐步确立的新的农业经营制度,它的形成及进一步的发展必须遵循制度演进的内在规律,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最终任务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但这首先要求实现农业的商业化和专业化,进而实现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制度效用能不能全面体现、现代化的任务能不能最终完成,有赖于有效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建立,在农业产业化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应以外部牵引型组织模式为主;在农业产业化较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应以合作型组织模式为主;在农业产业化高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组织应以农业企业组织模式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