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网络课程,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本源性存在,有着独特而多变的系统组织和运行机制。通过对复杂性科学的缘起与发展解析,以及复杂性科学与教育教学和网络课程研究的相关性分析,网络课程这种复杂科学理论与课程研究领域相互吸引、碰撞和融合所涌现的崭新课程系统已清晰地呈现出来。根据复杂性科学的要素组成,从课程目标、课程环境、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运用代表性复杂性科学理论加以对照和分析,探寻复杂性科学视阈下的网络课程重构,希冀寻找到关于众多网络课程问题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2.
罗国忠 《物理教师》2007,28(11):1-2
针对目前我国各门科学课程只采用单一的纸笔测验来评价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现状,本研究构建了一种新的评价方式——引导性工作单,以研究学生在这种评价方式中的表现水平及特点.结果发现,引导性工作单对探究教学的初级阶段是合适的;同时也发现,学生在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概括结论等三个要素上出现较多问题,而且学生实施计划与制订计划不完全一致,这些都表明了真实情境中科学探究的复杂性,而这些复杂性是纸笔测验难以发现的.  相似文献   

3.
对基础教育而言,换言之,对中小学而言,科学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究竟是什么?抑或说它的基本取向究竟是什么?放眼整个国际的基础教育,现代小学科学教育在课程的基本取向上,发生着如下一个根本性的变化,那就是:从“常识”经历“自然”而走向“科学”。其要义就体现在:第一,价值的多元;第二,追求科学素养;第三,回归儿童生活。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科学教育中存在着迷信化现象,主要表现为重结论轻根据,重肯定轻质疑,化多元为一元,视猜测为真理。导致学生偶像重重、思维僵化、不善追问、缺乏创新能力,这与长期以来哲学与科学教育未能有机融合有关。时代呼唤科学与哲学的重新结盟,充分发挥哲学对科学前提和结论的批判、质疑功能。要充分实现这一功能,需要广泛吸收科学哲学的优秀成果,凸显和改进认识论,形成科学友好型哲学,在各科学专业中开设这样的课程,或在科学课程中融入这样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教师教育研究》2016,(2):68-74
浙江省综合科学课程是由自然科学发展至2002年正式成为国家综合科学课程,因而选择了自2002年以来的13年科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中考"),以PISA2015科学评估框架中的分类指标进行定量计分与定性分析。尽管PISA理念在各地市的试题中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历年试题分析在PISA2015"科学知识、科学情境、科学能力"三个维度的表现:科学试题对科学情境关注欠缺,知识维度中"程序性知识"的重视不足,科学能力中的"设计与评价科学探究"与"科学解释数据与证据"不重视。论文进而立足于教育部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意见与浙江省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契机,提出:基于科学核心素养,建立明确的学业考试评价标准;加强科学工程实践,关注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扩大国际交流与学习,以研究引领科学学业水平考试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精神始于认识。科学精神则来自科学认识,它是由科学理性、科学追求和科学道德这三个方面构成的。科学理性表现为实证性、普遍性、相容性和可怀疑性四个科学认识的基本原则。而科学认识在创新、开拓和统一的发展过程中的不断突破,则表现了作为科学的内在激励机制的科学追求精神  相似文献   

7.
科学教育的实施日益朝着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科学素养为目标、以综合科学为主流、以多元媒介为形式、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在初中科学教材难度国际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PISA、TIMSS、NAEP等国际科学教育测评项目与科学教材在目标、内容、评价导向等方面的一致性分析,例析科学教材编排特点与国际科学教育测评的契合程度,探讨如何从当前科学教育与测评现状出发,进一步推动科学教育课程发展。  相似文献   

8.
胡塞尔现象学的实证科学批判进路主要是为了完成现象学如何为具体科学进行奠基的任务。同时,胡塞尔也在这条进路中对自然主义、客体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纯粹逻辑学为科学奠基的《逻辑研究》时期、区域本体论为科学奠基的《观念》时期以及生活世界为科学奠基的《危机》时期这三个阶段展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实证科学批判进路。  相似文献   

9.
欧阳文 《高教探索》2007,(4):30-32,58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与发展凸显为一部追求“科学化”的历史,同时.科学理性主义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又陷入重重矛盾与迷茫中。在复杂性科学和实践哲学的启示下,实现高等教育研究的实践转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科学知识社会学视野中的科学教育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知识社会学是在解构传统科学基础上产生的。它提出以强纲领摧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以信念研究张扬科学知识的社会性,以实验室研究揭示科学知识的境域性。科学知识社会学观照下的科学教育坚持如下基本理念:否定知识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张扬相对的科学知识观;重视全面的科学素养,追求多元的目的观;贯通科学与社会,倡导综合的课程观;摒弃简单的知识灌输,坚持建构与对话的教学观。  相似文献   

11.
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内涵、现状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科学方法论主要包括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批判、复杂性科学的方法意蕴、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等三个层面的内容,国内外学者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许多探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复杂性科学方法论对传统科学方法论来说既是重大的挑战,也是发展的机遇,是科学方法论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聋校初中的科学教育在 2 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逐年开设 ,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听障学生学科学课到底应该学些什么 ?怎样学 ?学得怎样 ?从课程角度 ,亦即聋校初中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应该怎样 ?目前在国内专门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几近空白。本研究试通过对聋校科学教育价值的透视、科学教育的实践等来探索这些问题 ,以期能对我国聋校初中的科学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论初中《科学》课程教材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中《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其核心理念是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此在教材设计时,应明确所持有的知识观、学生观和社会观,以产生均衡的课程;应将主题中心和探究过程相结合,来设定综合科学课程类型;并应从统一的科学概念与原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探究活动这三条基本途径对课程内容进行合。  相似文献   

14.
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的新阶段,非线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涌现性等是复杂性科学方法论的具体特征.复杂性科学在对还原论进行批判和超越、对整体论进行追求和超越的基础上,创建了自己特有的方法论--融贯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在名称、教学方法和目标定位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对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关注始终没有改变。对“什么是科学思维”“是否能教科学思维?”“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充分说明了科学思维现象的复杂性以及培养科学思维的艰巨性,同时也展示了“人如何发展自己的思维”等问题上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以复杂性科学为理论基础,反思现实高校田径课程设计。研究指出:高校田径课程是一个复杂系统,随着对高校田径课程所蕴含复杂性认识的不断深入,高校田径课程的设计将从简单走向复杂,复杂性范式将引领高校田径课程设计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复杂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它的复杂性。复杂性科学的新进展为我们研究高中生物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新的视野与方法论。基于复杂性科学的基本观点,高中生物课程涉及生命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生命的非线性、自组织性和系统性。高中生物教学系统的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的不确定性与非预期性;教学过程的非线性和突现性;教学内容的动态性与生成性;教学方法的无序性与互动性。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国外的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的科学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要求,这是我国的科学教育研究者和广大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下半叶的科学课程改革中就开始进行有关的研究和实践,有三种主要的教学和研究模型及实践结果可供我们借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高层次能力,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不能简单化和程式化。我们应当在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特征,采用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建立适当的教学和研究模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技术》2019,(8):25-33
文章通过对37门国际高校学习科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析,从课程类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与评价多个维度对"学习科学如何教"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国际学习科学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类:侧重学习科学基础理论与前沿观点的"人是如何学习的"类,侧重学习技术、学习环境的"学习设计与评估"类,侧重学习科学研究中采用的定量、质性及混合研究方法的"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类。各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呈现了基础理论与前沿观点并举、技术创新设计与认知过程评估齐开、多元研究方法融会贯通的特点。教学活动则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强调课程参与体验与互动形式,同时在教学评价方面重视多元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学》2013,(7):79-81
一、初中科学学科育人价值及其表现 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能科学素养,具体表现为使学生获得基本科学知识,形成科学基本能力和具有科学基本价值取向这三个力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