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方工科院校国际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我国建立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任务。研究地方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和服务地方经济有重要的意义。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涵盖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体制、培养过程和支撑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国际化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工科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也是适应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立足于当前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针对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不足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在工作实践搭建了"三结合、三搭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而提出完善工科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工科院校冶金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铁行业的高速发展迫切需求冶金特色工科院校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在新的发展时期里,如何在以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为本的教学条件下,将人才培养模式融合企业实际情况,是建立校企合作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地方工科高校的冶金特色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工科院校走出传统的精英教育办学理念和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应用性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行业的应用型人才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借鉴和传承香凝冀养实业人才的教育思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工科院校培养卓越工程师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从规模上看,地方工科院校占据着全国工科教育的半壁江山,在经过高等教育大发展之后,地方工科院校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也有着重大的发展机遇。这些问题和机遇要求地方工科院校必须要创新发展,先行先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识教育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文  林丽萍 《高教论坛》2007,(5):57-59,123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通识教育的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加强通识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要积极建构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海南全岛建设自贸港的背景下,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创新人才的使命。研究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对培养生物工程创新人才和服务海南地方经济有重要的意义。以海南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从发展现状、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创新人才培养具体措施等方面,初步探讨了在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背景下,地方院校生物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王栋 《文教资料》2009,(30):100-102
艺术和科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右脑、情商,培养和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在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艺术教育是提升工科复合型人才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工科复合型人才科学思维养成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工科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工科院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渠道,因此,工科院校要实现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必须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通识教育是对所有大学生进行的非专业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社会的公民。通识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在通识教育理念下构建第二课堂模式,应注重整体设计、科学安排内容、创新活动形式、完善学分认证和激励机制等。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一起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使二者互动、互补、互融,对于培养具有通识基础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工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高校,多年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积极开展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培养优秀工科人才的培养机制。学校开展了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特点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地方院校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是提高一个国家竞争实力的有力保证,高校则是创新人才的摇篮,而作为高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担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艰巨任务。本文依据实践经验对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做出深入分析,力求对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创建创新性国家的战略目标让地方工科院校承担起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深入探究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可以为提高教学效率夯实基础,为服务地方经济做奠基。本文从解读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出发,分析了其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对其培养计划和措施进行了剖析.最后,阐释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将培养创新型人才,即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充满可持续发展潜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职业人"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基于逻辑思维在思维创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应以受教育者逻辑思维素质的培养作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口.高职院校应大力推广逻辑通识课程,不断加快逻辑教学研究与课程建设,充分发挥逻辑学科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的特点呼唤创新型人才。现有单一狭窄的专业教育已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本文通过分析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以及通识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系,提出注重基础知识、个性全面发展和人文素养提升的通识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进而提出了实施通识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高校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关系高校兴衰成败的战略问题,内涵式发展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地方工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地方工科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却在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与挑战。对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地方工科院校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搭建实践创新平台,强化实践教学质量监控。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和创新能力研究的分析总结,构建了创新能力的形成要素,提出了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分层培养的教学实施办法。依据高职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学习意愿将创新能力培养分为工作更新、工作改变和工作革新三个能力层次,并提出了树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科学推动“三教”改革、设计适合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评价体系等具体措施,以推进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创新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成为理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真正实现创新精神较强和工程应用能力较强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工科毕业设计质量,是当前新形势下理工科高校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地方工科院校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地方工科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阐述了地方工科院校教师的理想素质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提出了地方工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地方工科院校为研究点,结合地方经济形式,紧紧把握课程改革的趋势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动力,力争培养创新工科人才,并加速成果转化、鼓励创业,最终服务于地方经济,从而使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为路径,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工科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相融合,积极探索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试从地方工科院校现状出发,分析在创业型人才培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地方工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应首先明确其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外学术资本主义思想,提出从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校企深度合作、创业导师制和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组织保障这几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地方工科院校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