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五代是继唐代之后于十世纪上半叶出现在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动荡、大分裂的时代。五十三年的时间里,北方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更迭;南方吴、吴越、前蜀、楚、闽、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和北方的北汉十国并存。如果把后梁时期晋、齐、燕,后汉时期的清源,后周时期的武平,以及西北的定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7,(5)
“画鱼”与“画龙”文/贾培熙闲来乱翻书,看到两则古人写的关于绘画的小故事。一则见于东阳无疑的《齐谐记》。说的是魏、蜀、吴三国鼎立时魏明帝曹睿,有次率众去洛河游玩,见水中时隐时现的白獭,毛色如雪,鲜活可爱,想捉几只回宫饲养。可是,白獭狡黠滑溜,出没不定...  相似文献   

3.
文明的拥抱     
郭保林 《出版参考》2006,(11):50-51
三峡西连成都平原.东接江汉平原.是两块长江冲积平原之间竖起的一尊巨峡。它犹如屹立着的一位巨人。左牵成都平原,右拉汉江平原。一个是蜀文明.一是楚文明。巴文明是蜀楚文明的交汇点、衔接点.或者说是这条文化带中紧密相连的一环。  相似文献   

4.
“先声后实”,是邓区偷渡阴平成功,迫降了蜀后主刘禅之后,上书司马昭提出的一条谋攻用兵的策略。《三国演义》第118回中写道:“臣艾切谓兵有先声而后实者:今因平蜀之势以乘吴,此席卷之时也,然大举之后,将士疲劳,不可便用;宜留陇右兵二万、蜀兵二万,煮盐兴冶,并造舟船,预备顺流之计;然后发使,告以利害,吴可不征而定也。今宜厚待刘禅,以致孙休;若便送禅来京,吴入必疑,则于  相似文献   

5.
第三节五代出版事业的发展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以后,中国处于分裂状态。黄河流域及其以南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割据政权。五代是指先后占据中原地区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907—960年)。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的军事集团也纷纷割据一方,先后或同时建立了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共十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国。  相似文献   

6.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因偕同列大臣与当今世宗皇帝争议"大礼",被贬永昌,永不叙用,老死戍所。一生著述颇丰,《明史》本传称,"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世传《升庵文集》,自明以来,编排非一。嘉靖时已有滇、蜀、吴中三本,万历又有蜀刻、再刻及金陵三刻诸  相似文献   

7.
黄成运  侯艳 《兰台世界》2023,(2):125-129
义熙年间,谯纵脱离东晋在巴蜀建立政权,史称谯蜀。谯蜀建立之后,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巴蜀是东晋向西、向北的重要门户,谯纵之乱又加剧了东晋内部的混乱,东晋势必要收回巴蜀,所以谯蜀政权自建立后一直面临战争威胁。因国力悬殊,在东晋多次征伐下,谯蜀最终灭亡。谯蜀政权存在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历史发展到宋朝,都是以曹魏为当时的正统。要说正统,曹魏也是正统,晋是继魏而起,一脉相承。是故陈寿的三国志以曹魏为正统,为魏帝立本纪,称之为帝;对蜀吴帝只与臣子一起列传,且称蜀主吴主。但情况在东晋之后发生改变,东晋之后,汉人正朔皆在南方,北方代表的是胡虏。尤其在元  相似文献   

9.
很多英雄一生的失败在他出生时即已注定:生不逢时。 我们先来看看贾谊的履历吧。 十七八岁时,他已博览群书,并以精通经典、善于作文而名扬郡中。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闻其名,招至门下,对他甚为爱信。  相似文献   

10.
公会·工会——公会,古代指因公事相会晤。《三国志·吴·诸葛瑾传》:“建安二十年,(孙)权遗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现代指同业公会,是同一行业(或种族)商议大事、同舟共济的组  相似文献   

11.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宰相毋昭裔在蜀中捐出巨额私财刻立石经、雕版印刷《九经》,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私人大规模刻印儒学经典著作的先例,为我国经典文化在西南偏远地区的传承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三国     
《兰台世界》2014,(7):F0004-F0004
三国时期,各国钱制由于不同的经济基础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曹魏立国之初,一度废除旧钱,改用帛交易。魏明帝太和元年(227)恢复使用形同汉制的五铢钱,币值相对稳定。吴、蜀两国则因国力不济,实行变相的通货膨胀政策,接连铸行不少名目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脱离的大额铜钱。  相似文献   

13.
有关五代时期周边各国的科举考试情形,向来无人作专门的研究。马端临《文献通考·选举考》于宋代科举考证较详,于唐五代则甚为粗略,更未注意十国的贡举情形。徐松《登科记考》对唐五代科举考试情形的考证用力颇深,弥补了《文献通考》之不足。但仍未涉及十国的贡举情形。其实,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等国都曾非止一次地举行过科举考试。尤其是南唐,自后晋天福二年(937)建国,至宋太祖开宝八年(975)灭亡,前后存续了39年,见于载籍的  相似文献   

14.
刘冬梅 《出版广角》2013,(15):52-53
《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是由安徽文艺出版社承担的"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吴岩教授和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舒伟教授共同主编。《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是多角度呈现西方科幻文学理  相似文献   

15.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写的一部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史书,它是一部非常严谨的史学巨著,因其真实性而备受学术界的肯定.陈寿取材精审,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证、慎重的选择,对于不可靠的资料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群雄并起的三国时代.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参考》2005,(3):39-40
吴祖光(1917—2003),江苏常州人,我国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一生著述颇丰,有戏剧、散文、政论和书法集五十余部,主要代表作有《风雪夜归人》、《闯江湖》、《花为媒》、《三打陶三春》和《吴祖光选集》六卷本等.  相似文献   

17.
有多少经典剧可以重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日,由经典话剧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第一楼》,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被隆重推出:早前.一部红色经典剧《林海雪原》的现代版也因各种原因被炒得沸沸扬扬:此外.《小兵张嘎》、《红色娘子军》等一批老的经典剧目也都在翻拍过程中。翻拍经典剧目.在近几年成为影视圈热门。不管观众对原剧改编是否认同,对影视剧是否喜爱,投资者却无一不赚得钵溢盆满。  相似文献   

18.
宋代学者所撰陶渊明年谱有两种:王质<粟里谱>未见有宋刻本栽传;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刊于南宋孝宗时期,其残宋本保存了下来,这是一个集谱合梓的蜀本.但是据该本传刻下来的明、清诸本讹误很多.吴<谱>的两种较有权威的当代整理本(中华书局本)所用底本都为清本,由于未用残宋本校勘而以讹传讹,亟待纠正.  相似文献   

19.
刘心武 《档案天地》2010,(10):61-62
私下里,我有位年轻的朋友搞篆刻.原来。他是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忘年交,如今,吴祖光、新凤霞夫妇都已仙去.这位搞篆刻的朋友居然已和我打了17年的交道。眼下.很多文坛人物的私人信息.都通过他传到了我的手里。其中,周汝昌先生也走了这一步。  相似文献   

20.
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国美术史上的经典传世之作,代表了我国唐代白描绘画的最高水平,堪与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比肩。吴道子一生作画极多,但大多数已湮灭,幸存的《八十七神仙卷》便成为屈指可数的中国古代重要艺术巨作中的一件。这一长卷之所以能穿越千年重现世人面前,美术大师徐悲鸿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