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元话语实现交互功能,是命题意义之外的意义成分,包括作者组织语篇、与读者互动以及表达对命题内容与对读者态度的显性手段。本文选择了一类学术语域特征突出、却尚未得到关注的小句级元话语资源——功能句干,重点考察其作为框架语、内指语和证据来源语的特征性引导元话语功能。从话语策略角度,我们将框架句干归类为"定点"元话语资源,将内指句干和证据来源句干归为"连线"元话语资源。研究发现,学术作者通过综合运用"定点"、"连线"等元话语策略来有效管理命题信息、合理组织语篇结构、引导读者按其希望的方式理解文本内容,从而实现"学术互动"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卞金华 《教学月刊》2021,(11):51-55
词汇学习和阅读教学是可以并行的,语篇主题、语境、意义为多元词汇意义探究提供平台.语篇中的词汇意义是多元的,厘清语篇主题意义、建构语篇词汇网络、开展单元主题阅读、追溯语篇词汇背景,是多元词汇意义探究的实践策略,有助于在语篇中探究词汇的语境意义、关联意义、框架意义和理据意义.  相似文献   

3.
卞金华 《教学月刊》2021,(11):51-55
词汇学习和阅读教学是可以并行的,语篇主题、语境、意义为多元词汇意义探究提供平台.语篇中的词汇意义是多元的,厘清语篇主题意义、建构语篇词汇网络、开展单元主题阅读、追溯语篇词汇背景,是多元词汇意义探究的实践策略,有助于在语篇中探究词汇的语境意义、关联意义、框架意义和理据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多模态语篇的研究一直是语篇分析的热点,但是从认知评价理论的角度研究多模态语篇还比较少。本文在基于认知评价理论态度意义多模态建构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影语篇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新框架,并用新的分析框架对主体人物乔·金曼在电影《比赛计划》中所体现的人物多重身份进行了态度意义的多模态分析。研究发现,在电影多模态语篇中,主体人物的语言和表情、手势、姿势和动作等身体语言以及场景设置等非身体语言都是建构人物身份态度意义的重要资源,人物多重身份建构的态度意义不仅体现在话语中,而且还体现在多种模态符号资源之间的协调和互动中,同时态度意义对电影语篇人物多重身份的建构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介入资源用以解释语篇中的作者如何使用语言协商合作与不合作关系、定立态度和建构语篇角色。借鉴社会语言学思想,分析民主策略、独裁策略,并研讨它们如何帮助律师在法庭语境中展现自我风格。  相似文献   

6.
慈善筹款信人际意义的评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慈善筹款信是呼吁社会人群捐款的一种公共语篇。由于这类语篇牵扯到作者和读者关系的建构,所以研究筹款信的人际意义对于解释这类语篇如何实现劝说功能是很重要的。在系统功能理论语法框架中,运用马丁的评价理论分析语料筹款信的评价资源以及它们在实现筹款信人际功能中所起的作用,以初步展现筹款信这一类语篇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氛围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 Kress & van Leeuwen视觉语法理论和 Lim 综合多符号模式为理论框架,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会徽语篇为语料,分析了语篇中图像、文字、颜色和印刷版式等各种符号资源在建构语篇概念意义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阐明语篇意义建构过程中符际间通过互动和协商不仅建构了语篇的意义,还体现了语篇背后所暗含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8.
运用评价理论的介入子系统框架。结合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分析课文Weeping for my smoking daughter中介入资源的修辞效果。受语篇的批驳本质影响,文中收缩资源远多于扩展资源,“否定”、“反驳”与“宣布”手段交替出现展开冲突性对话,“容纳”手段使作者观点不武断或强调记忆的不确定性,“支持”与“归属”手段导入了相对立的语篇外声音。介入资源导入各种显性或隐性评价,形成作者与语篇内其它声音之间、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意义协商与互动。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语言学家马丁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评价理论(即评价系统),它既是对韩礼德的功能语法理论中人际意义的拓展,也是一个用于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本文尝试运用一个研究语篇中评价资源的新兴理论框架--评价理论的态度子系统,对美国总统奥巴马政治演讲中的开场白语篇进行研究。本文将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政治演讲开场白中各种态度意义的表现特点以及其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功能语篇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分析语篇的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探讨语篇是怎样表达意义的。本文在功能语篇分析框架中,以美国诗人艾米莉·狄金森的《我是无名之辈》为例,分析文本的元功能对等问题。分析表明,功能语篇分析可以用于探讨翻译问题,并能给翻译研究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对外交流的发展,高校网络媒体上的英文语篇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高校英文网站上的教授英文简介是高校向世界展示学校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促进高校国际交流的主要平台。评价理论是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探讨语篇中评价资源以揭示语篇人际意义实现手段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为了研究中美高校英文网站教授简介语篇中评价资源的分布,作者自建语料库,并在评价理论框架下对评价资源在态度、判断、级差三个子系统中的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建构和解读诗歌语篇的有效策略,在诗歌中具有思维、认知和组织功能。隐喻体现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过程,也建构了英语诗歌的蕴意。源域和目标域的相映射,实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诗人以源域意象为载体,通过源域链条和目标域链条的映射,实现语篇连贯。本文以具体的英语诗歌为实例,分析了隐喻在语篇中对于剖析诗人的思维活动、诗篇内涵和结构组织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在诗歌主题与中心隐喻框架下源域意象连贯和隐喻连贯对于构成诗歌语篇连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语篇教学的意义以及有效开展语篇教学的策略,并就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通过整合或改编来丰富英语课堂,形成有效的语篇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4.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要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一大原则是"选择就是意义","形式是意义的体现".文章选取了一系列酒吧里面陌生男女之间"搭讪"与"拒绝"的英语对话作为语篇分析的材料,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搭讪"与"拒绝"的含义和语言纯理功能的关系,并尝试解释幽默、反讽的意义如何通过语言形式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5.
冰心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回忆童年至大学时代的"六部曲"十分有名,《我的童年》就涵盖在内。作者用率真坦诚的笔调和清新典雅的语言回忆了她与父母在烟台海边生活的场景。本文从语篇翻译理论的视角下对《我的童年》的英译本进行了重难点分析,以语篇翻译理论为基础,从语篇的逻辑关系、语篇的语境和语篇的文体风格三个方面来举例分析散文《我的童年》英译版本的重难点和翻译策略。因为在语篇翻译理论中,翻译变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所以本文通过上述三个方面,从而可以在完整意义上的语篇范围分析该散文的英文译本。  相似文献   

16.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对阅读者产生意义与否,是决定学生对英语学习有无内在动机、最终能否成为成功学习者的关键。本文在现代话语认知理论的观照下,尝试提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意义的构建模型,并将之用于教学实践,探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意义的产生过程。该探讨意在指出,语篇阅读本质上是语篇作者发起的与读者之间的一场交际事件,交际和互动的结果是作者交际意图的明晰化和语篇意义层级结构的产生。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而言,其核心应该是教师基于话语认知和语篇意义构建模型,帮助学生成功把握语篇作者的交际意图,使学生与语篇作者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语篇建构以文化语境的系统意义为理据,在语言背后以隐含的或潜势的方式决定了言语交际的语篇策略、语篇类型及语篇模式、语篇交际的方式和语篇内容,从而实现语篇的建构,即语篇连贯,对阐释和组织语篇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词汇触发是Hoey提出的关于词汇使用的最新语言理论,它主要揭示了词的搭配关系及模式,语义关联和语类特征等常见的使用模式中的互动行为。从大量不同语篇类型的语料可以发现词汇使用的触发模式,而词汇触发理论又能解释语篇组织是如何受词汇触发影响和创造的。文章将在阐释Hoey词汇触发理论的核心内容基础上,探究该理论对语篇重要特点的贡献,进一步探讨其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整体外语教学是新近提出的一种外语教学观,认为外语学习是以意义建构为核心的整合性语言发展过程,其教学流程由意义理解、意义协商和意义表达活动构成。学生学会运用语言表达意义的前提是理解意义,整体外语教学结合体验哲学观和认知目标分类学有关认知目标分类的界定,进一步阐释其意义理解活动的意涵,构建了语篇意义理解模型,认为语篇意义理解是学习者依据不同语类特征,运用各种知识和策略,包括情感态度,对语篇意义进行多维认知加工的过程。在教学中应采取自上而下的视角,结合不同语类语篇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意义理解活动,由熟悉话题、把握篇义、领会意义和探究主题四个教学步骤组成。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理解语篇意义,还能深刻体会语言形式与意义建构是如何紧密结合,实现交际目的的。  相似文献   

20.
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学生写作文就是在建构语篇。作为语篇的作文必须具有明显的语篇特征,即它表达一个整体意义,各个部分是连贯的。以往对学习者语篇连贯的研究多侧重于对文章中衔接手段这一表层特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里从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在语篇自身的连贯性及读者对语篇理解的连贯性两个深层次的界面上建立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连贯性进行分析,可以增强学生对连贯理论的认识,并在写作中自觉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