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本期起,本刊将与四川辞书出版社合作推出张在军的自传体新书《凭什么成就卓越》。全书平实朴素,充满真知灼见,记录了一个乡村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全国十佳民办教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的艰辛而辉煌的心路历程,展现了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乡村教师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梦想的追求、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向往。全书格调昂扬向上,激情飞扬,展现了奋进者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教师""团队""成长"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教师因为团队而获得成长,二是团队因为教师的成长而获得不断提升,教师与教师,团队与教师都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一个团队好比是一个森林,每一位教师就是森林里的每一种植物,把自然界的"共生效应"运用到团队管理中,幼儿园才会成为充满生机的绿色森林氧吧。  相似文献   

3.
"教师也是人"这句话是从"领导也是人""移植"而来,言说者的初衷主要是希望人们用平常心、客观视角来看待和评价教师这个群体,不要总是用超高的标准和要求,用变异的眼光和态度来审视、评判教师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4.
班级的管理是一项琐碎而复杂的工作。小学阶段,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大到道德品质,小到生活琐事,班主任都要管,可谓身兼"教师""医生""警卫""保姆"数职,因为每一个班主任都有责任并希望让自己的学生能够茁壮成长。这里谈谈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谢彦萍 《宁夏教育》2011,(12):76-76
利用假期,我读了肖川博士《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书中的观点通俗而又深刻,通过反复研读,我深感其中丰厚的诗意。作者以对教育的深刻认识与真挚的热爱,以睿智的语言,阐释了教师诗意一般的生活。"教师的解放""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教师的学习与成长"等,  相似文献   

6.
技法指导"中国梦""好声音""幸福吗""最美""创新""生活·生命·成长"一类的当代热点词语进入中考作文命题,体现了新课标"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要求。其作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着重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就要求同学们的作文立意要从"小我"走向"大我",弘扬社会主旋律,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相似文献   

7.
张珂 《成才之路》2010,(21):27-2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作为教师在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理念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逐渐形成了具有划时代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教师从过去的"消费者""教书匠""独奏者"转变为"生产者""研究员"和"伴奏者"。教师的教学表现得更加民主、灵活,学生的学习开始趋向于主动、合作、探索和创新。生动活泼的课堂面貌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德育》2015,(15):I0002-I0002
浙江省武义县邵宅小学位于县城北郊经济开发区中心。学校现有38个班级,1700余名学生,教师92名。校园占地面积28609平方米,绿化面积4332平方米,普通教室41间,各种功能教室俱全。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阳光教育理念,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一切为了教师专业发展,一切为了学校和谐发展"的工作思路,以"求精细""会赏识""讲责任""创和谐"十二字为工作方针。  相似文献   

9.
朱永新提出教师专业发展"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1]的确,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读书应成为教师生活的必需,但教师并非都能体悟读书之内蕴,我们需要追问读书的几个问题:教师在坚持读书吗?教师怎样才会坚持读书?教师在不同的职业生涯阶段该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10.
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常常听人们把教师誉为"红烛""春蚕""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抑或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时隔30年,当我在教师岗位上工作了16年之后,恍然发现教师形象不知何时已经褪去了光环。如今在人们眼里,教师只是一个庞大的职业群体,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和别的职业并没有本质的不同。近年,媒体上屡屡能看到体罚或骚扰学生,招生考试中营私舞弊,收礼或有偿补课,地震中独自逃命等颠覆师表形象的负面报道。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在大众传媒中基本上是一种正面、阳光、崇高的形象,为广大社会成员高度认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蜡烛"等隐喻都在诠释着教师形象的伟大,这种具有"圣化"色彩的教师形象往往使我们对教师产生一种片面的理解,"高""大""全"成为他们的标签。然而,近年来,我们开始怀疑、质问、迷茫,关于教育行业的负面报道逐渐增多:教师强奸学生、校长桃色事件、乱收费、乱摊派、招生黑幕、教师殴打学生……以至于一旦长时间没有这样的报道,我都怀疑新闻工作者们是否有渎职的嫌疑。教师的形象已经从神坛走到了人间。  相似文献   

12.
何忠秋 《广西教育》2022,(13):27-29
本文基于对南宁市邕宁区新生代乡村教师的调查研究,分析当前这一教师群体面临的发展困境,就此提出增强新生代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改善新生代乡村教师工作环境、回应新生代乡村教师成长诉求、保障新生代乡村教师安心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黄芳 《教师》2011,(28):17-19
教师的备课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常规工作,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点。《保教指南》明确指出,要"使备课成为一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性工作"。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们重新梳理了几年来对改进教师备课工作的实践研究,赋予教师备课新的灵性。积极探索在教研组支持下的教师个人发展型备课新架构,进一步提升了星级备课、共享备课的有效性。通过备课先导小组的引领,开展轮流式备课沙龙、专题研讨式备课研讨、经典式备课分享等研讨活动;大力推进星级备课制度,关注不同层级教师的备课成长;鼓励教师个体在教研组的支持下开展四栏式"导学备课""一个内容,三次备课",加强备课后的反思,努力从备教材走向备幼儿,从入门走向专业。  相似文献   

14.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教师和学生实现人生幸福,而教师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目前乡村幼儿教师普遍存在工作热情消退、方向迷失、动力不足和压力倍增等职业倦怠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和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依据人性假设理论,审视"工具人""经济人""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假设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探索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成长的有效路径。基本物质需求,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前提条件;社会需求保障,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获得的重要支撑;自我实现需要,乡村幼儿教师幸福感获得的内在追求。  相似文献   

15.
李大圣教授的讲学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颠覆了长期以来许多习以为常又自以为是的固有视线和思维习惯,引起了几点反思:"什么是真正的学习"、"道与技,书与人,诸重诸轻"、"教师专业成长中,什么是最可贵",这些反思促使当下偏离正道的教育意识努力寻找回归之路,教师角色定位得以重新回到"人的发展"这一原点之上。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授人以渔",让学生能对所读的语文材料产生兴趣,提出疑问。那么如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问呢?一、放开"问",解开师生的顾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的意义的解释,它侧重于教师要"传""授""解"。  相似文献   

17.
欧茨的作品《我带你去那儿》是一部描写女性个体成长与自我生成的小说,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女性成长的关注和期待。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可分为"外出求学"、"经受考验"、"走向成熟"三大阶段,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体成长的人生历程和对自我的不断超越,充分展示了小说的个人成长主题,诠释了作者渴望女性走向成熟、完善自我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听""说""读"的不断重视,"写"——笔头英语,特别是写作,却被忽视,成了教师与学生的头疼难题。在平常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会精心组织大量的"听""说""读"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9.
教师培养以院校合作为载体,多年来形成了"4+2""3+1""2+1""混合型"等多种模式。"四维多型"培养模式专为专科院校打造,强调多元合作主体的共赢,结合学生就业规划,力图以共赢促进长期有效合作,以实践培养促进就业,以院校合作建设双师队伍。其突破时制、主体等模式范型,从潜在合作学校出发重构实践培养类型,是对教师教育院校合作实践化培养模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初任教师是一个特殊的青年教师群体,对初任教师的评价应该区别于有经验教师的评价,教师评价需要更多关注初任教师在工作中的"输入",立足于教师专业成长,突出初任教师的评价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