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历史变迁演绎着自身的逻辑,也面临着诸多的现实困境,其核心是如何破解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问题。借用生态学的概念,通过对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流变的文化生态环境分析,审视制度变迁的历史文化土壤,以期对其现实形态及变革困境做出解析,并给高等教育管理改革方向以启示。  相似文献   

2.
为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也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变化而不断的进行改革和深化创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难点,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则是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积极推行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不仅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因此,本文在对目前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问题是关系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它与教育的理念、结构以及环境息息相关。本文对美国联邦教育部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政策进行梳理,探寻其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国家框架,并进一步对其框架模式的塑成机理及其合理性进行分析,以期揭示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世界领先地位与其国家质量管理模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制度变迁的主体、内容、动力、方式等因素入手,提出了中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三阶段论".通过对三个阶段的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宪政框架内的"供给主导型"渐进式改革,具有强制性变迁向诱致性变迁转变、依照成本高低进行连续边际调整的特色.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强调国家行政指导的必要性,保证了改革的可控制性和稳健性,同时,政治力量、市场力量、公共力量的三方博弈导致了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失衡,这个失衡表现为变迁呈现出一个渐进、滞后、冲突及不均衡发展的过程.只有分析不同路径的成本收益,才能寻找到制度变迁净成本最低的改革方案.文章总结的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与发展方向,对于今后的高等教育制度改革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深深地受到本国社会历史、习惯、文化、心理、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内社会习惯、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变化,更涉及到政府体制、意识形态等的更新。路径依赖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在20世纪70年以后,被运用到技术变迁、企业制度变迁和社会制度变迁以及社会制度转型的研究中。本研究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分析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变迁,以路径依赖为理论基础,对中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变迁的特点、变迁的动力、变迁的阻力、变迁的成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制度能否实现创新是高等教育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来看,作为普及高等教育的重要场所,高校教育质量管理尚且存在诸多问题,如激励评估机制亟待完善、教师队伍仍需扩大等,这阻碍着应用型高等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坚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管理制度创新。同时,在实现制度创新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内部机制,提高运营管理水平,以期进一步增强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从而推动管理制度实施效果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7.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摆在中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长期的中心工作,是关系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全局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质量管理的角度来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8.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的变迁经历了四个阶段,管理日趋规范和完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制度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选拔制度,政府的理性选择和高校的理性选择使制度变迁出现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但在制度变迁的历程中也出现了制度微调、转换、置换甚至制度断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言:现代大学制度是规范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以及大学内部关系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就成为高等教育的时代命题。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  相似文献   

10.
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是推进公立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权力结构关系与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必然会遭遇"官本位"行政文化、行政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部行政化管理惯性、既得利益集团及高等教育政策治理思维等各种阻力,但其也具有政府治理方式转型、高等教育治理发展趋向、高等教育去行政化国家战略、师生内在需要等基本动力支持。当前,从宏观层面来看,由于阻力大于动力,我国公立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去行政化应采取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为辅的制度变迁模式,通过重塑大学精神、破除政府行政化管理模式、改革内部权力配置机制,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和推进高校教育法治等基本策略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11.
从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看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介绍,深入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特点: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特征;教育体制的灵活性特点;教育模式的特色性;特点鲜明的评估认证体系;先进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如何借鉴美国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出5点思考:创新教育理念,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改革;创新高校管理体制,创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学术环境和氛围;创新研究生培养体系,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创新教学模式,实行开放性办学;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模式,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政府正在着手构建一个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学习型社会,管理学科教育是启发人们思维和加强培育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人们对人对事情态度的重要方法。本文从研究型大学角度对管理学科终身教育目标、终身教育平台框架、平台内容及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将对管理学科终身教育的探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式的转型过程中,政府、市场、学校这三种机制同时成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动力。由于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属性,政府在资源整合机制中起着宏观主导作用。市场基础性作用影响的过程,使得资源配置过程趋向优化。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大学与身俱来的学术力量不是市场或政府力量能替代的。"整合"不同分配机制的过程是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创新过程,三种机制力量互为基础、相互作用形成三环相联的机制模型。整合机制有利于解决欠发达省区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14.
目前,法国建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责任导向、多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以建构主义范式为理念、遵循公共治理逻辑、具有社会问责的特征。根据高等教育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师生发展和大学自身发展程度的质量标准,法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目的、评估主体、评估过程、评估结果的有效性比较高。我国应借鉴法国的积极因素,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明确高校是质量责任主体,提高高校在评估过程的主动性,提高评估过程透明度和评估结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5.
美国营利性大学的迅速崛起与其颇具特色的治理结构密不可分.具体而言,美国营利性大学的治理结构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特征:政府职能的"弱势"与民间组织的"强势"、董事会决策与大学成员股东化、学术与管理分家、对共同治理的重新界定以及强大的顾客服务体系.营利性大学的这种高效率的运营方式是革除传统大学治理结构弊端的一剂良药,希望能给我国民办高校以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上海震旦大学是与圣约翰大学齐名的西方教会大学。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震旦大学从天主教大学逐步转变为一所世俗性的高等教育机构,而且具有鲜明的法国教育特色,反映了法兰西民族对文化教育事业的一贯重视。震旦大学在学科设置上与法国传统学科的呼应、对本国语言的重视,政府和工商界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和支持,是法国从古至今一以贯之的传统,充分体现了植根于法兰西民族的一种文化禀性。震旦大学是近代中法教育交流史上的一项重要合作案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受国际化和多元化思想的影响,多种教育管理理念相互碰撞。文章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生态进行探索和研讨。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本理论、公共产品理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以及治理理论构成了高等教育投资的理论依据。在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8所院校面临连续7年削减整体补助金的背景下,香港政府连续实施三轮配对补助金计划。政府、高校与社会由此在高等教育投资中构建了新型关系,即对于准公共产品性质的高等教育投资,政府不再一手包办院校财政而是对高校进行分权治理与行政指导、社会资本注入高教领域、高校一反传统"等、靠、要"的角色,在一推一拉形势下积极向社会运作筹款。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General education is a subject with rich contents and that is highly contested in the field of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It has been highly praised for its core concepts such as broad educational targets, liberating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balanced educational content. Looking back at the course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20 years we can find “top-down”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文化素质教育) and “bottom-up” general education (通识教育) have formed two stages with clear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first decade being mainly cultural quality education, and the most recent decade having had general education gradually enter the mainstream and reveal native qualityistics. This change has led the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to turn from being government led to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also reflects the increasing depth of Chinese exploration into general education. China’s practice of general education still faces problems with integrating major-base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general education, and must adopt suitable solutions.  相似文献   

20.
Mok  Ka-ho 《Higher Education》2005,50(1):57-88
This article sets ou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o identify, examine and discuss issues related to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educational restructuring in China,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university merging and changes in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ls. While it is basically an historical and documentary analysis of policy change in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restructuring strategies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dopted to make its university systems more competitive and efficient in the global market context. University merging in China should not be simply understood as a pure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but rather a fundamental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 governance model from an ‘interventionist state model’ to an ‘accelerationist state model’. Rather than globalization bringing about the decline of the nation state, this article shows transformations taking place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may not necessarily diminish the capacity of the state but instead mak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 more activist state in certain aspe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