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屠户作为一个奚落训斥的近亲,他不帮助范进,他也不会选择离开。就像范进的影子,随时都会在其左右。范进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范进进了学。他即时来贺。就连范进是如何进的学,他都一清二楚.说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到范进真中了举,还必须要他的一巴掌,耳光响亮,范进才如梦初醒.神智回复。这是多么大的讽刺!范进做了“老爷”,胡屠户摇身一变。由奚落训斥者转变为吹捧献媚者、  相似文献   

2.
《范进中举》是一篇十分精彩的讽刺文章。作者运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把嬉笑怒骂的语言和滑稽可笑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塑造出乐极生悲的举子范进、自私势利的市侩胡屠户和阿谀谄媚的老滑头张乡绅等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这里就如何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描写,略谈一点感受。  从范进狂喜的语言看其悲剧色彩。范进的语言是“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紧咬,不省人事……这是一句极其简练又极其精彩的语言,可先让学生揣摩它的精彩之处。学生一般都能说三个短句都是感叹句,说明范进欢喜的感情是多么强烈。…  相似文献   

3.
看过清代小说《儒林外史》的同学,恐怕都知道吴敬梓笔下的胡屠夫吧!在范进中举前,他说范进“尖嘴猴腮”,不像张府那些老爷,“一个个方面大耳”,说范进赶考是“想天鹅屁吃”;范进中举后,胡屠夫却说范进“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府上那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胡屠夫前面对范进  相似文献   

4.
范进和孔乙己都是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读书人,同处于穷困潦倒的地位,对社会的摆布同样软弱无力,都迂腐至极,都不会“营生”,都没有一个正常人应有的感性自我;所不同的是,范进终于叩开了功名富贵的大门,而孔乙己直到临死“连半个秀才也捞不着”。——但这只是对两个人物必要的浅层次的理解,他们的性格内涵究竟有何差异,两在写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  相似文献   

5.
范进是《儒林外史》中影响最大的典型形象之一,从化层面解读以范进中举为中心的“范进现象”,深入剖析明清八股科举对士人的毒害,具有一定的学批评和社会化批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人们立刻想到孔乙己。“噫!好!我中了!”人们立刻想到范进。孔乙己和范进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不朽的艺术典型。其中两篇小说都涉及到科举制度。那么,热衷科举的孔乙己、范进,怎样才能沿着科举的阶梯一级一级地爬上去呢?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大概都认为语文课是死板的,就是背背注释、课后练习题,听听课文得了,甚至有的同学说,上语文课容易使我们进入睡眠状态……但是,如果你听了我们班上语文课的故事之后,一定会对语文树立一个新的概念。有一次,我们学习《范进中举》这篇课文,语文老师告诉我们,把这篇课文当作话剧来演。同学们听后高兴得欢呼雀跃,之后老师安排了一个角色。小江从家拿来一根肠和一桶水作屠户给范进中秀才庆祝用,小坤画一只鸡以作范进卖鸡用……接下来是分工,老师说:“谁愿意演范进?”“我,我……我也想演……”同学们都在争主角,最后,丁小龙演范进,他是我们…  相似文献   

8.
汪宓 《学语文》2005,(3):51-51
《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之后,老母乐得一命呜呼了。他在服丧期间,去拜谒汤知县,知县设宴招待。用的是银镶杯著,范进为表孝道不肯举著。后来换了象牙的,仍然假惺惺地不肯用,直至换了双白颜色竹筷子才算罢休。接着,作者又描写范进。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圆子送到嘴里。这一饮食细节的描写。把范进的虚伪性格、伪君子的面目揭露无遗。  相似文献   

9.
我教《范进中举》福建/邓东在小说《范进中举》的教学中,我选择文章的高潮部分作为提问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想象,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深刻领会文章主题,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范进中举》篇幅较长,我只作一课时安排。课前学生预习,了解作者,阅读课文,解决字词。...  相似文献   

10.
张乡绅是《范进中举》中一个着墨不多的人物,从出场到退场作者只用了一个自然段,可以说,在本文中它只是一个小小的配角而已。但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配角,他的背后却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深思。范进中举后,张乡绅没有接到任何邀请,主动来到范进的家里,主动与范进攀谈。先是以“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这样的话来表示自己的歉意,希望范进能谅解他。接着便使出浑身解数与范进套近乎、拉关系,什么“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什么“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连祖师爷都拉了出来,本身二人不是…  相似文献   

11.
现行九年级语文上册《范进中举》一文,节选自清代吴敬梓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认为是反映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笔者认为有待商榷。这篇文章以范进中举为中心事件,对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进行了对比刻画,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他周围的人,尤其是范进的老丈人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和“中举后”的不同表现,反映了当时国人的世态和人情。正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是真实的中国世态人情的写照。  相似文献   

12.
胡屠户是《范进中举》中的重要人物,虽是陪衬,却很出彩。人们总是根据他对范进中举前倨后恭的态度,就认定他是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粗野鄙俗的市侩形象。  相似文献   

13.
范进与孔乙己之形象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表现主题思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深刻透彻分析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认识小说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时代背景。小说《范进中举》中的主人公范进和《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 ,这两个人物形象都是封建社会下层的知识分子 ,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不幸受害者。但是 ,一位疯癫的举人范进和一个落魄的童生孔乙己 ,他们的性格内涵有一定差异。范进懦弱委琐 ,甘受屈辱 ,一脸自卑自贱的奴才相 ;孔乙己虽穷困落魄 ,却自诩“君子固穷” ,有一股自视清高、孤芳自赏的傲气。孔乙己…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五册课文《孔乙己》和《范进中举》都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姊妹篇,人物塑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将孔乙己和范进角色互换,设计了5个发散思维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深入思考之后讨论。下面作一简介,就教于同行。问题一:范进看了中举报帖,一时惊喜得疯了,如果孔乙己看了中举报帖,他的表现会如何呢?生1:孔乙己是个性格外露的人,自命清高,又常常被人欺凌、嘲笑,精神受到压抑。如果他突然知道自己中了举,那一刻,疯劲儿会更足,恐怕胡屠户打三巴掌他也醒不过来。(笑)生2:我…  相似文献   

15.
范进和孔乙己分别是《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中的主要人物。他们都是五十多岁的老童生,都是在科举考试道上的下等读书人,他们亦痴亦狂,不断追逐功名,都想爬上“人上人”的地位,他们都是科场上的疯子,最终落得个悲哀下场。  相似文献   

16.
《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异曲同工连林风,杨怀云《范进中举》与《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两文虽出于不同时代的吴敬梓和鲁迅这两位文学巨匠之手,却有异曲同工之效。现将二者的不同点比较如下:1.写作时代不同,但其主题相同。《范进中学》写于1...  相似文献   

17.
教学《孔乙己》和《范进中举》两篇小说,我有意把它们合起来讲。分析艺术形象时,我看到同学们对孔乙己和范进的命运极为关心,便命了两个思考题让他们讨论。  相似文献   

18.
小议胡屠户     
谈到《儒林外史》,许多人会联想到“范进中举”这个情节。通常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范进中举后如何发了疯,我以为最令人咀嚼的不是范进本人,而是他的丈人——胡屠户。胡屠户本人是个杀猪的,没文化,属于社会底层。但他完全通晓阿谀奉承之能事。作品描写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先前范进中了秀才,胡屠户拿了“—副大肠和一瓶酒”,与其说是来贺喜,不如说是来训斥。他把范进称为“现世宝”(丢丑的家伙),说范进“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称范进是“烂忠厚没用的人”。还自以为是地“教导”范进:“看…  相似文献   

19.
一“、变化”中探究1.人物形象的变化。例如《范进中举》中人物形象的变化探究可围绕范进的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身份的变化……地位的变化……家境的变化……对胡屠户态度的变化……学生通过对比进行深刻思考,分析人物形象有哪些变化,探究他们如此大变、巨变的根本原因。2.人物态度的变化。同样是《范进中举》,有关人物态度的变化可让学生从以下多方面进行突破:胡屠户对范进称呼的变化……胡屠户对范进长相评价的变化……胡屠户对范进才学认识的变化……胡屠户对范进的礼物评价的变化……胡屠户面对范进举动的变化……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后“…  相似文献   

20.
《范进中举》出自《儒林外史》第三回,通过范进这个“现世宝”“穷鬼”一夜之间发迹而成为“老爷”的描写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揭露当时社会的丑态。范进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塑造得相当成功的文学形象。在这篇作品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范进的笑。作者对范进的笑进行入木三分的刻画,栩栩如生,让人叫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