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隐认知:认识人类认知与学习的新窗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认知是人类认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隐认知的发现和研究打破了仅仅重视外显认知的单一局面,为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类认知系统的多重性和认知过程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新的角度.当前的内隐认知研究广泛涉及了感知、记忆、语言理解、规则抽取、动作技能、情感反应等多个方面,揭示出内隐认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已有研究指出,内隐认知在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中均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充分利用内隐认知将有助于促进认知效率的提高以及认知发展,并可为外显认知功能受损个体的功能康复带来希望.进一步揭示内隐认知与外显认知的相互联系与促进问题,对于揭示人类认知本质及促进人类认知发展与认知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幼态持续、发展的原发性和早期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童年期本质的认识是儿童教育的基石,通过讨论人类童年期延长的原因及其适应性价值,结合幼儿发展的原发性,指出当前早期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违背儿童天性,忽视儿童天性的现象,基此,深入理解儿童发展的本质,并建立新的儿童教育哲学刻不缓行。  相似文献   

3.
童年期的出现是人类特殊的进化过程的产物,童年期的延长是生物进化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产物。童年是自然赋予,剥夺儿童享受童年的乐趣,就是剥夺儿童的生命权,是对自然人性的扭曲,对自然规律的践踏。  相似文献   

4.
雷丹  陈晓新 《职教论坛》2012,(33):44-46
成人处于特定的生命阶段,日趋成熟是其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基于个体发展心理学的分析框架,推动成人学习的内在动因是人格的成熟与发展的需要。这种人格发展动力体现在:成人个体追逐生活目标、探索开放性的成熟和追寻自我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它们调节个体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即通达对自我的深入认知、解决矛盾和重构积极的体验与促进自我控制和反思成长,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5.
发展不成熟(immaturity)问题是当代西方发展心理学界新近出现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它的研究不仅能深化我们关于心理发展、尤其是个体早期心理发展的认识,还将在实践上为儿童教育和干预提供指导。目前,西方对发展不成熟、尤其认知发展不成熟的实验和研究已产生了丰硕成果与大量极耐人寻味的观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由此现象研究引发的一种新的发展观,然后,回顾了作为不成熟表现的人类发展迟滞及不成熟感觉系统在发展中的价值,最后,从自我中心和元认知不足两个方面探讨了儿童不成熟认知所具有的适应作用。 一、一种新的发…  相似文献   

6.
论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对个体心理发展内在机制问题的探讨已成为当前国际发展心理学的前沿课题。动作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能力,通过研究个体早期的动作发展规律、特别是动作在早期心理发展中的组织与建构功能;研究动作给个体所带来的各种认知、社会交往与情感经验对其心理发展的内在作用过程,以及特定动作作用的发挥与一定的文化及家庭生态环境的密切关系,可以发现,个体早期动作在心理起源与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日新月异的脑科学研究,为建立基于大脑发育的个体发展模型和学习理论提供了光明的前景.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家与教育家、教育政策制定者之间的对话,必将为早期教育提供坚实的实践指导依据,并带来变革性的影响.本文简介探索儿童认知发展和脑发育之间关联的研究,并重点介绍人类个体在出生到青春期的发育过程中,大脑成熟与心理能力发展的一致性特点.最后,探讨大脑成熟与儿童行为发展关联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艺术是表现一种人人共通的情感的,它所表达的情感并非个人情感,而是人类情感。艺术通过个体表达的形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并且使人类情感明朗化和对象化  相似文献   

9.
前人研究发现童年期不良经历会影响个体人格阴暗面的形成,童年期感知不平等是个体精神痛苦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生命史策略可以预测个体的黑暗人格特征,快速生命史策略通常指向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但是,童年期的不良经历对于黑暗人格的影响有所不同。当使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量表、mini-k和DD对300名被试随机施测,结果发现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存在地区差异;同时,童年期感知不平等与马氏、精神病态显著负相关,与生命史策略显著正相关;生命史策略与马氏、精神病态显著负相关,与自恋显著正相关;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马氏和精神病态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生命史策略在童年期感知不平等对自恋的影响中出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童年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承载着特定的发展任务。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理解童年期的本质是儿童教育的核心。进化观是了解童年期本质的一种认识框架。从进化的理论出发,探讨"童年期延长"之概念,以及它与现实教育环境及社会文化催生下的童年期缩短的矛盾,可以提供一种理解儿童成长,认识童年期特征与教育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