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许浚  田联进  冒荣 《未来与发展》2014,(4):59-62,12
按照学术逻辑运行大学权力是大学存在与发展的公理,是大学人才发展、科研创新的源动力。然而,中国大学权力体系所表现的制度官本位、组织等级化、权力垄断性的困境成为制约学术活力的瓶颈。中国大学权力体系约束学术困境的对策需要在大学制度设计、组织架构、权力规范与监督上建构以学术逻辑为支撑,以学术为本位的中国大学权力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论述了高校科研二级管理是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为提高管理效率、激活组织能量创造了条件。实施科研二级管理有深刻的组织行为学内涵,并非简单地下放权力。本文对二级管理的组织学含义、二级管理的特征、科研二级管理的组织形式、科研二级管理职责、科研二级管理的成本和收益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校非在编学术机构的发展与运行,传统的学术机构管理体制在实际中已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使非在编学术机构没有释放出活力。文中主要从非在编学术机构的现状和特征,探索非在编学术机构的组织管理措施以及统筹规划,构建多元化的科研管理平台与创新发展运作模式,发挥系统的最优功能,释放科研活力助推科研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行政化是制约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资源配置过程中行政权力过重甚至越权干预学术事务是造成行政化的根源。提出了改革资源配置模式实现行政与学术权力良性互动的四条建议:国家通过法律和规范手段确保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部门基于大学分类、定位和水平决定国家拨付各大学教育经费多寡;教育部门向大学拨款过程中保障...  相似文献   

5.
基于全国范围内10所高校1 189名教师的问卷调查,探讨高校教师科研压力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直接影响,以及组织支持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相对于挑战性科研压力,阻断性科研压力更易引发学术不端行为;同时,工具性组织支持能显著降低挑战性科研压力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正效应;情感性组织支持能显著削弱阻断性科研压力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正效应.结合实证研究结论,得出若干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我国高校的科研评价制度及其运行现状进行系统阐述,指出高校在科研评价制度构建与运行过程中缺乏教师、学生和学术共同体等利益主体的主动参与,科研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力存在一定的越位现象。美国作为高校科研评价的肇始之地,重视科研评价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利益表达,其倡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念和多方参与机制对改进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医院科研管理中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协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医院科研管理中,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内容、方法和主要任务等有所不同,甚至相互矛盾,但管理目标都是服务于医院发展,二者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在分析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各自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科研管理工作实践,探讨在科研管理中如何发挥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各自的效用,使二者协同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的科研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键  王水平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128-129,154
高等学校作为科学研究的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发挥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科研是知识创新的阵地。高校的科学研究必须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然而,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的科研管理组织结构己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加之学科的交叉融合趋势不断加强,必须对传统的科研管理组织结构进行变革,从而推动科研创新发展。鉴于此背景,本文对我国高校现有学术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建议进行矩阵式的高校科研管理组织结构机制创新,并提出几点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研究学派和科研团队在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的比较,认为研究学派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一种高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对科研管理特别是组建科研团队具有多方面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研究学派与科研团队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研究学派和科研团队在形成机制、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的比较,认为研究学派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是一种高效的科研组织形式,对科研管理特别是组建科研团队具有多方面的启发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述在高校权力结构中,科研工作要以学术权力为主导;学术自由是高校科学研究、学术活动和科技创新的根基;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确立了高校科研工作的目标与方针。  相似文献   

12.
余波  宋艳辉 《情报杂志》2021,(1):104-110
[目的/意义]学术话语权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学术权力结构的地位和影响。因此,对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的内涵、产生和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及现实意义。[方法/过程]首先,在明确学术话语权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学术话语权的产生及过程。其次,从学术主体层面,详细分析了学术个体、学术机构和学术国家。最后,对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有关评价的组织实施要点和评价的局限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中国学术话语权评价涉及多方面的构成要素,主要从学术主体层面将构成要素大致归结为学术引领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传统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高校兼具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双重特性。科研人员在R&D活动中追求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双重目标。本文基于一个简单模型来研究学术和商业激励两种方式对R&D活动时间配置以及项目选择的影响,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组织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高的商业激励会减少科研人员研究活动,但却激励科研人员选择高风险的基础研究,从而会带来突破性创新。组织层面高校应加大商业激励鼓励研究偏好人员,对偏好研究活动的人员,激励其进行开发活动;对于不偏好研究活动的人员,激励其增加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分析导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对策,主要基于2016至2020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有关数据,梳理发现主要存在两大问题,即专利转化率与快速增长的专利数量不相称和技术转让收入与不断加大的科技经费投入不相称,而专利质量不高、过于强调学术评价、中试经费投入不足和科研活动组织管理模式单一等是问题的关键原因所在,对此研究提出源头治理、供给侧突围的症结化解逻辑及相关对策建议,包括科研团队建设由学科型转向公司型、科技成果评价由学术导向转为市场导向、科研管理重视过程及结果监管、实行全链条及一体化研发组织模式和优化投入结构等。  相似文献   

15.
世界四大索引(SCI、EI、ISTP、ISR)异同分析与测度指标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刘寿华 《情报科学》2004,22(3):332-336
本文就四大索引的学科范围、特点、异同作出分析,并就采用四大索引的测度指标,评价一个国家、地区、机构、个人的科研水平和学术成果,衡量信息的科学水准与刊物质量的四个指向,作一全面阐述。为广大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科研管理人员认识和利用四大索引提供有限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程志波  李正风  王彦雨 《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78-1784
科学共同体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参与科学管理是科学治理的基本要求,自律、自主和自治是科学共同体参与科学治理并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条件,而自律性、自主性和自治性不足是我国科学共同体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治理目标的实现,应从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组织建设、学术评价和精神气质等五个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学术期刊评价中不同利益主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学术期刊评价中政府、专业评价机构、期刊社、科研人员之间的关系.认为学术期刊适当多分级有利于调动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对科研人员的评价要重视学术质量而不是看重发表其论文的学术期刊级别;对专业评价机构数量的增加要适当进行控制;在学术期刊评价中不能光评优而不评劣,要整顿偏离学术期刊正确办刊道路的少数不合格期刊;要加强学术期刊评价的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18.
学术失范,严重影响制约了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阶规则被破坏、二阶制度供给失衡的重要表现。学术失范的出现是外在诱致与内在追求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以求真为旨趣与以财富支配权为皈依的资本以及与权力相结合并被异化的必然产物。基本规则、道德自律在资本面前,真知在权力面前,科学常识在官学掮客面前,制度在有意混淆体裁的学阀们面前显得孱弱与无助。废止冗余的制度,官—学、管—研分离,资源配置下沉,落实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遵守科研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严厉打击论文造假产业链,是拯救学术规范,遏制学术腐败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