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随着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以及足球运动人口的增加,人们已经不再局限于参加需要大面积场地、器材和庞大球队支撑的十一人制足球,五人制足球正在世界范围内普及起来。我国五人制足球起步较晚,且竞技水平不高,训练与竞赛体系都不完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的培养体系入手,介绍了五人制足球立项以来足协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指出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五人制足球强国经验,对我国五人制足球培养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建立完整且相对稳定的竞赛和训练体系,是我国足球发展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借鉴世界足球强国竞赛和训练体系布局的成功经验,根据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和足球训练规律,结合我国国情和足球运动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足球竞赛和训练体系方案以及职业队的训练过程结构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全面实施,将对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尤其是青少年足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巴西五人制足球竞赛体制研究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在组织体系方面,联盟体现出了组织机构的实体性与独立性、职能部门化严谨性、指挥链的完整性等方面特点;在竞赛活动体系方面,具有竞赛活动的丰富性、层次性与衔接性等特点。在组织制度层次上体现出了稳定性和连贯性、合理性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我国五人制足球竞赛体制需要完善之处,研究巴西的五人制足球竞赛体制,是我们探索建设五人制足球竞赛体制建设的内部规律,促进我国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足球运动水平低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足球运动开展不普及。我们中小学体育场地奇缺,据调查学生入学率升高,体育场地却逐渐在缩小,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因受规划和中小学足球赛事太少的限制,影响了足球运动的发展。改变体育场地条件相当困难,因而因地制宜、因条件制宜开展足球运动,提高足球技术是改变我国足球现状的当务之急。我们县足球协会带着这个问题,借鉴室内足球赛对足球赛制改革进行了探索,在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中进行了三十多场次的校际竞赛、试点,探讨了“五人制”足球赛制,拟定了“五人制”足球竞赛规则裁判法,收到良好效果。一、“五人制”足球赛的特点 (一)“五人制”足球赛需用场地  相似文献   

5.
曾播思 《体育师友》2011,34(3):53-54
五人制足球是由职业足球队的一种练习方法演变而成的足球竞赛性游戏,现在世界杯五人制足球比赛已经成为国际足联六大赛事之一。目前五人制足球已逐渐受到我国各界尤其是足球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足球爱好者。但因为中国的足球运动比起欧美国家起步较晚,特别是国内五人制足球发展较薄弱,  相似文献   

6.
《湖北体育科技》2018,(3):201-203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表明,起步晚,人才匮乏;竞赛少,组织难;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经费短缺,商业化程度低等是我国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好普及与推广,提升教练员水平,科学选材和组织训练,创建和优化竞赛环境,加快市场开发进程,提高五人制足球运动体育产业化水平,是我国五人制足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室外五人制足球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郭李亮 《体育科技》2002,23(2):57-60
分析研究了国内外五人制足球的发展状况 ,阐述了室外五人制足球的基本特点及其在促进我国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等方面的作用 ,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室外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基本设想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我校足球专项课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认为我校的足球场地及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足球运动的发展,教学质量有所下降.通过分析研究证明:开展五人制足球运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进而论证了五人制足球运动在我校开展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收集整理了五人制足球运动的相关资料,结果表明:五人制足球有利于提高青少午足球技术能力,有利于推动全民健身运动,以及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足球运动裁判员的体能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速发展的足球运动,对足球裁判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提出了更高要求,遵循运动训练基本原则。制定出合理的体能训练计划,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以适应现代足球竞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用什么来实现足球运动水平的突破,迎接新的挑战?我们认为除科学训练,改革训练和竞赛体制外,还应充分开发运动员的智力,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智力训练,提高足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推动足球运动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青少年足球若干训练问题的重新认识及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足球训练水平决定我国足球运动的未来。以近年来我国足球水平的不断下降为背景,对当前我国青少年足球训练中的管理体制、竞赛系统、训练理念和选才等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并就我国足球管理体制、青少年选才及青少年教练员突破等瓶颈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光浩 《精武》2014,(36):46-47
随着"全民健身"口号的提出,足球运动及相关竞赛、训练体系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并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虽然我国的足球运动已发展多年,但问题依旧突出(包括竞赛体系、训练体系两方面的问题)。建立完整且相对稳定的竞赛和训练体系,是我国足球发展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世界优秀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和足球训练规律,结合我国国情和足球运动发展现状,提出了中国足球竞赛和训练体系方案以及职业队的训练过程结构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大纲。本文旨在通过相关调查找出日前我国足球竞赛体系和训练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大力推动发展足球运动之际,校园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成为关键一环,而足球运动训练中的体能训练将决定青少年成才的高度与远度。本文通过整合归纳文献资料,结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和运动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足球运动的运动方式、竞赛方式和竞技表现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出校园足球背景下体能训练的科学方法与指导理念,从而用于指导青少年足球的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15.
湛嘉俊 《精武》2013,(18):56-56,58
要加强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提升高等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就不能忽视在高校中发展良好的适合的体育运动项目,而五人制足球对体育课的趣味性和运动性都有良好的提高,丰富了学生的体育运动。本文从五人制足球的基本特点和技战术分析开始入手,紧接着介绍了当前高校足球运动喷目的发展状况和作用以及对其教学计划的安排和训练,最后对我国高校开展五人制足球的发展对策及发展前景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五人制足球甲级联赛(简称"五甲联赛"下同)赛区竞赛组织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五甲联赛"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各赛区对五人制足球运动的推广宣传工作良莠不齐;赛事赞助单一,市场乏力情况凸显;校园推广有限;俱乐部得名不得利。  相似文献   

17.
张斌  付涛 《湖北体育科技》2012,31(6):697-699
在世界足球迅速发展的今天,普及提高群众足球运动和高校足球水平,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仍然是我国要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正是开展群众足球运动和培养足球人才的一片沃土,五人制足球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技战术能力和欣赏比赛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体育意识。目前多数高校体育活动场所严重不足,大学生足球爱好者活动空间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高校大力发展推广五人制足球运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8.
闫高威 《新体育》2024,(2):43-45
足球是一项非常备受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也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常常选择的体育选项教学项目之一,足球运动对于增强初中学生身心素养以及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和活力、让学生未来保持一个健康的体育运动意识与习惯等有着非常突出的重要作用。而在初中足球运动训练中,却存在这一定障碍和问题,表现在教学粗放化、足球运动训练形式单一、未能拓展课余运动训练等几点问题,还需要正视这些问题才行,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重视初中足球运动训练的场地准备和器材准备,做好体能准备与兴趣激活,强化个人技术训练和足球战术训练,制定科学训练计划以及趣味训练模式,发展集体主义和竞赛主义模式,落实课内训练与课外活动一体化原则等,多措并举,提升初中足球训练的有效性,让初中学生更深地融入到足球领域中,在足球领域的训练或活动中收获更多成长。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员比赛心理压力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调控训练方法,为高校"五人制足球"运动员及教练员在训练和比赛时的心理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上一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中,我们邀请到了广东省五人足球协会会长刘孝五为我们介绍了校园五人制足球的相关知识。作为一项颇具人气的体育项目,五人制足球今年来在高校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五人制足球在校园的发展,具有哪些优势和特点,又面临哪些问题呢?本期的《青少年体育》杂志特邀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联赛裁判长、中国足球协会五人制足球运动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景东继续为我们“解答”校园五人制足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