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体育经纪人管理体制与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与国外体育经纪人管理体制比较,我国的体育经纪人立法管理“供给不足”。国外体育经纪人管理机构主要是国际和国家体育组织、国家和地方政府机构,以及体育经纪人行业协会。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主要由国家体育总局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以及地方体育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目前的主要问题是:1)国家体育经纪人管理法规缺损;2)体育经纪资格征书的互认问题;3)体育经纪人培训考核规范问题。适合国情的立法体系是:“国家统一法规” “地方或行业配套法规”。管理体系是:“政府委托的协会监督” “行业自生的商会自律”。  相似文献   

2.
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我国体育经纪人的数量、素质、形式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目前存在着人才素质低、经纪方式简单、经纪公司少且竞争力弱、国外体育经纪广泛介入等问题。提出建立和完善法规体系,建立专门人才培育机制,规范政府机构与体育事业的管理体制等发展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经纪人及其活动逐步发展,而其法律法规问题亦逐渐凸现,主要存在国家体育经纪人管理法规缺损,各地区体育经纪资格证书的尚未互认,体育经纪人培训考核不够规范等问题,通过对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法规问题分析,试图提出加快行政法规和法律建设,加强行业协会的监督管理,加强经纪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进  陈华 《体育学刊》2008,15(6):29-32
对广东省体育经纪公司现状进行了调查,对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结果表明,广东省体育经纪企业主要从事体育赛事推广业务,其次为体育活动策划、体育咨询、体育培训等.由于国内经纪结构调整及市场消费力减弱,使广东省体育经纪公司的经营出现下滑趋势,盈利公司逐年减少.广东省体育经纪公司发展的制约因素表现为:体育市场尚未发育健全;体育管理体制不顺.监督管理不到位;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高素质的体育经纪专业人才;中介行业缺乏行业自律.其相应发展对策包括:发展和完善体育市场;加大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制定和健全各种法规制度;逐步建立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管相结合的体育中介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体育经纪人培训体系,加快体育中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以中美两国体育经纪人立法管理比较为分析起点 ,以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体制构建为研究主线 ,从管理学和行政法学的角度 ,分析评价了中美两国体育经纪人的立法管理体系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的立法体系构想和管理体系构想 ,即“国家统一法规 地方或行业配套法规”的立法体系和“政府委托的协会监督 行业自生的商会自律”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国体育经纪人的管理体制及相关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问和社会调查,借鉴国外体育经纪人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考祭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发展现状,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剖析,提出规范我国体育经纪人管理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体育经纪人的形式主要有个体体育经纪人、体育经纪公司和其他形式(如广告公司、咨询公司兼做体育经纪的),个体体育经纪人占的比重较大;我国体育经纪人经纪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代理运动员,推广体育比赛,包括推广已有的赛事,策划组织新的赛事和举办商业性比赛等;我国体育经纪人大部分都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中主要存在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经纪市场发育水平、体育经纪市场、体育经纪人的素质水平、体育经纪人管理等方面问题,就此提出我国体育经纪人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体育经纪人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法规体系不健全,条款内容不完善,国家、地方和行业法规不兼容,立法体系和执法体系不配套等问题,导致经纪纠纷和法律冲突时有发生。就此问题,在文献研究基础上,运用调查、访谈、案例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美两国体育经纪立法管理的法规条款、管理对象与领域、服务内容、违规处罚及存在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并基于结论,对我国体育经纪市场的立法管理提出了加快行政法规和法律建设、加强行业协会监督管理及加强经纪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体育经纪人在体育市场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近年来体育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体育经纪人服务效能跃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体育经纪人服务效能跃迁存在制度管理、法律监管、人力资源等困境;并提出应对之策:健全体育经纪人法律制度;严格体育经纪人认定资格;完善体育经纪人培养体系等。以此来实现我国体育经纪人服务效能的跃迁,促进我国体育市场化进程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体育经纪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回顾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纪人违法违规行为频发,资源短缺与资源垄断并存,从业培训赢利化,行业自律管理缺位是当前我国体育经纪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据此,以行政许可法、反垄断法的相关条款为依据,借鉴国外同行及其他中介组织的管理经验,提出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开放经纪资源,加强法规体系建设,规范认证培训,强化行业自律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娄震 《体育与科学》2005,26(5):55-57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足球经纪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讨论我国足球经纪人对职业足球发展的作用,提出规范我国足球经纪人管理体制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因素比较研究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2  
王波 《体育科学》2000,20(4):15-21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主要管理因素的研究,得出两国在主要管理因素上,有较强的互补性,在继承与创新,借鉴与扬弃中,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校高水平竞技体系,为健全和完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竞赛制度,尽快与国际接轨,为建立和健全各种法规制度,为提高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化程度,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和我国高等学校竞技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和风险控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保险风险理论,对体育产业进入资本市场上的风险投资价值进行了综合分析,对我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存在的政策风险、法律风险、经营风险、管理风险以及评估风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以避免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可能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我国体育市场管理法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调查法和比较法对全国体育市场立法和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对部分较早出台并有一定代表性的省市的体育市场管理法规的立法和管理情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体育市场管理立法和管理的原则、基本程序、措施及其一般模式,为规范全国体育市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的现状及其行政部门职能转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综述和调查访问法分析概述了我国体育市场管理工作的沿革,对体育行政部门市场管理职能变化的规律进行了探索。同时通过研究体育市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加强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外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比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中外体育场馆冠名权的开发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在体育发达国家,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已经是大型体育场馆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而我国体育场馆冠名开发不景气,特别是在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研究方面仍是一项空白。伴随着入世和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及体育法规法制的逐渐健全完善,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经营管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体育场馆冠名权开发经营管理将会逐步进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并会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体制转型的四个关键问题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易剑东 《体育学刊》2006,13(1):8-11
在北京紧锣密鼓筹办奥运会和体育部门全力以赴准备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未雨绸缪地思考中国体育体制面临的转型问题很有必要。研究表明,奥运会赛场的竞争是非充分、不完全、未对等的竞争。高度重视运动员成绩的成本核算与报酬问题、保护职业体育市场中民间投资者的热情、给予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员)足够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务实中国竞技体育的基础。各级政府保障对群众体育的经费投入,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和协会腾出精力关照群众体育,职业体育俱乐部建立和健全运行机制是构建中国体育大厦的重要荦措。取消全运会闭幕式上的金牌、总分公布与排名仪式、大力强化单项锦标赛的地位、扶持高校探索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完善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管理体制等是国家体育管理部门实现中国体育体制转型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从1996年开始,随着我国相继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特殊标志管理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海关等部门颁布的相关管理规章和制度,体育知识产权保护不断得到重视。但仍应看到我国体育知识产权保护仍存在制度不完善、产权界定不够明确、保护制度跟不上体育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宣传不够、保护意识不强和学术研究不深入等问题。最后提出我国应该建立清晰的体育产权制度、把体育知识产权纳入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修改和完善我国体育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等体育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