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2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以后,横拍运动员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欧洲乒坛的评论家们说,要攀登世界乒乓球技术的最高峰,横拍今后的打法要做到“进攻,进攻,再进攻”。过去欧洲乒乓球运动员的打法,是以防守为主结合反攻的打法,现在已改为近台能攻,远台也能攻,又能运用正反手拉弧圈球伺机反攻的积极打法。在这次第34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争夺前四名时,日本队的河野满对瑞典优秀选手本格森是在比分1:2  相似文献   

2.
乒乓球已经进入大球时代,在旋转和速度上均比小球有所减弱,运动员防守第一板加转弧圈球的难度普遍减小,这无疑给生胶打法解决防守问题创造了客观条件,使生胶打法未来的生存空间更为宽松一些。本期我们请来中国乒乓女队队员白杨讲一讲生胶的击球特点和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晋  边玉翔 《乒乓世界》2008,(3):104-107
早在1999年,蔡振华指导就曾经提出过要提高反撕弧圈球技术,虽然当时蔡指导是针对直板运动员,尤其是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的运动员所提出的这个概念.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反撕弧圈球技术已经被不断拓展,特别是针对两面弧圈球打法的横板运动员.他们的反撕弧圈球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反撕弧圈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手防守转攻技术。  相似文献   

4.
分析影响乒乓球削球打法的不利因素,认为削球打法训练中应注意转、稳、低、变、攻,攻和削,凶练与稳练等关系,提出改进削球打法技战术的建议:提高削球的稳健性;降低削弧圈球的弧线;接好弧圈球;用好反拉技术;提高反手进攻能力;提高攻削结合能力;结合上旋球防守。  相似文献   

5.
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乒乓球运动的飞快发展,世界乒坛上各种打法竞相斗妍,场上争夺越来越激烈。从六十年代初日本运动员发明并使用弧圈球以来,到第三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弧圈球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当代以匈牙利男队为代表的两面拉弧圈球打法和以瑞典男队为代表的两面快攻给合拉弧圈球打法,现已在世界乒乓坛上形成了一个威力较大的技术流派,并成为与我国近台快攻打法相抗衡的一支主要技术力量。  相似文献   

6.
早在1999年,蔡振华指导就曾经提出过要提高反撕弧圈球技术,虽然当时蔡指导是针对直板运动员,尤其是掌握了直板横打技术的运动员所提出的这个概念,但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反撕弧圈球技术已经被不断拓展,特别是针对两面弧圈球打法的横板运动员,他们的反撕弧圈球已经练就得炉火纯青,反撕弧圈球已经成为最主要的反手防守转攻技术。反手反撕弧圈球是一项近台的主动防守技术,这里的防守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反撕弧圈球具有很强的进攻性,可以起到后发制人的作用。反撕技术的特点是:速度快,具有较强的上旋。通常当对方的进攻质量不高时,自己可以在近台快速反撕,利用速度、落点优势压制对方,转守为攻。练习反撕技术的要点:准确判断来球落点;起手位置较高,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发力方向更加向前,充分摩擦。  相似文献   

7.
马凯旋 《乒乓世界》2006,(12):75-77
业余选手的攻防转换能力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与专业运动员相比,业余选手在意识和基本技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防守弧圈球技术是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中国的弧圈球技术起步相对较晚.陈志斌是第一个两面弧圈打法的优秀运动员,随后中国弧圈球技术逐渐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反拉弧圈球技术不仅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更确切的说是一种技战术。文章通过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王励勤的几场比赛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是主动进攻技术,具有杀伤力大和使用率高的特点,受到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员的高度重视。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是男子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应对对手弧圈球、争取进攻主动权、制胜得分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技术,我国男子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必须很好地掌握此项技术,以便在比赛中争取主动。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现代乒乓球运动的飞快发展,世界乒坛上各种打法竞相斗妍,场上争夺越来越激烈。从六十年代初日本运动员发明并使用弧圈球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弧圈球技术有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当代以匈牙利男队为代表的两面拉弧圈球打法和以瑞典男队为代表的两面快攻结合拉弧圈球打法,现已在世界乒坛上形成了一个威力很大的技术流派,并成为与我国  相似文献   

10.
业余选手的攻防转换能力是比赛中得分的重要手段,与专业运动员相比,业余选手在意识和基本技术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防守弧圈球技术是必须要掌握的重要技术之一。中国的弧圈球技术起步相对较晚,陈志斌是第一个两面弧圈打法的优秀运动员,随后中国弧圈球技术逐渐进入了一个鼎盛的时期。从打法上看,目前使用颗粒胶皮的纯快攻选手少之又少,几乎都是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掌握了弧圈球技术以后,对上旋球已经有很清晰的认识。通常我们拉弧圈球是作为一种进攻手段,毕竟在进攻过程中。加强对球的摩擦可以提高回球的稳定性,还可以增大回球的威胁。但是当对方拉弧圈球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防守呢?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首先应该练习近台的防守技术。近台挡弧圈球是最常见的一种防守方式。也是比较稳健的一种防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反手技术历来是得分手段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乒乓球技术的发展来看,自上世纪80年代后,以欧洲选手为代表的弧圈球打法有了一个飞跃,这些选手除了具有超强的正手杀伤力,他们出色的反手进攻技术给传统的单面快攻打法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一、目标与信息篮球架上的篮圈,是篮球运动员投篮的进攻目标;绿茵场上的球门,是足球运动员射门的进攻目标。一般地说,把投篮(包括组织进攻)技术、射门(包括组织进攻)技术命名为进攻技术,非常容易为人们所理解与接受。于是,那些专门用来防守投篮、射门(包括组织进攻)的技术,便是防守技术。从而,便找到了给篮球、足球运动命名它们的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的方法,即必须先要找到进攻与防守的目标,然后才能区分进攻技术与防守技术。由于乒乓球比赛是在一张架着球网的乒乓球桌上进行的,没有设置像篮圈、球  相似文献   

14.
乒乓球运动诞生之日起.这项极富变化的运动本身就处在个断的变化发展中。从起初欧洲削球单一防守式打法到日本海绵拍之中远台单面长抽,完成了乒乓球技术的第次重要革命;此后.中国的近台两面攻,欧洲的正反手弧圈球结合快攻,以及近年来防守打江的革新和直板横打的也现...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直拍快攻结合弧圈打法是我国具有独特风格的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洋为中用,把欧洲的弧圈球技术与我国的快攻技术有机结合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以郗恩庭、郭跃华等为代表的这种打法,在国内外一些重大比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它具有广阔的前景。这种类型的打法在技术上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和旋转紧密的结合,在比赛中的主要得分手段是正手弧圈,这种打法在近台打快攻有速度,正手拉弧圈既有强烈的旋转,又有较快的速度和力量,在中,近台的正手位即可进攻又可以防御,在比赛中给对手的威助很大。但这种打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如:这种打法的运动员在反手位回击对方拉出的弧圈球在近台可以利用推挡来回击对方效果还可以,但是一旦退到中远台这种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运动作为早期专项化项目,在青少年训练初期(13—18岁)即初中时段,运动员已具备了较为全面扎实的基本功,在实战运用上也基本形成了适合本人特点的打法及特色。在这一时期,教练员要善于发现运动员的自身特点,强化他们实战比赛中的进攻意识,细化并提高抢攻技术的能力。本篇示范运动员曹紫涵的特点是身高臂长、摩擦球能力较强、发力充分,属于弧圈球结合快攻型选手。  相似文献   

17.
现代足球运动更高的体现了积极进攻与防守的全攻全守的先进打法。比赛的结构和节奏有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比赛速度越打越快、对抗争夺越来越激烈。这就对运动员全面熟练高超的技术、丰富多知的战术意识和顽强的意志以及良好的专项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勇猛顽强的意志,拼尽全力的攻守,是现代足球运动特点之首位: 全攻全守的战术打法是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进攻的更加积极主动,防守的更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世界乒坛选手们运用弧圈球技术日趋熟练。尤其是许多欧洲运动员在正手拉弧圈球技术日臻完善的基础上,又掌握了反手拉弧圈球技术,形成了横板两面拉弧圈球的打法,对亚洲乓乒球选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在第三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和第六届世界杯比赛上,欧洲运动员凭借娴熟的弧圈球技术,取得了令人可喜的进步。在第六届世界杯比赛中,波兰的优秀选手格鲁巴曾先后两次淘汰我国优秀选手江家良,格鲁巴的精湛的弧圈球技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  相似文献   

19.
陈玘 《乒乓世界》2014,(4):102-102
发球是乒乓球运动中唯一一项不受限制的技术,从某种程度来说,它可以决定一名运动员的打法风格和整体技术走向。 发球可以增加胜算 如果一名运动员有一套甚至多套精湛的发球战术,那他在比赛中的进攻比率会远远大于发球较为普通的运动员。众所周知,如今乒乓球的打法趋划顷向于以反手台内进攻为主的接发球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直板快攻的打法,是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传统打法,深受我国乒乓球运动员的喜爱.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江加良、陈龙灿等一大批优秀的乒乓名将,都曾以直板快攻的打法,战胜过世界强手,但是近年来欧洲的弧圈球,加强了旋转球的旋转力度,加上两面都能拉和攻,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直板快攻打法的正常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