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手与散手     
张良 《中华武术》2007,(5):48-49
推手与散手从某种意义上说并非是一种功法,而是检验功法的一种手段,是对自身所学功法全面综合的检验。祖国传统拳学,特别是冠以"内家拳"名的拳种,都有推手的训练内容。太极拳叫打手、揉手,形意拳叫搓手、撕扒,八卦掌叫盘手,咏春拳叫碌手、黏桥,也有叫演手、粘手、拆手、搭手、缠手的,虽称呼不同,形式各异,侧重有别,但都是作为检验所学功法的手段而存在的。推手与散手并无严格的划分界限,搭手为推手,断手为散手。而推手既可以说是散手的前奏和放慢,  相似文献   

2.
散手中的腿法技术是散手攻击对手的最为实用的常用方法,它具有距离远、范围广、角度多、威力强的特点,故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之说,此言充分道出了散手中腿法技术的重要性。然而,若想练就根底扎实、灵活自如、打击奏效的上乘腿法,必须夯实腿法基础。  相似文献   

3.
一、击打手靶的作用拳法击打手靶发力,是意拳散手的辅助练习,是为散手服务的。击打手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击打手靶来验正是否在发力时,周身力量均整、协调,步法灵活多变,精神高度激发。2、手靶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拳法的速度、击打的准确性和维持身体在动态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鹰手拳概述     
“鹰手拳”亦称“岳氏鹰手拳”、“岳氏散手”、“岳式连拳”。传说是我国民族英雄岳飞所创,岳飞从少林寺馀绪大师学得武技后。经过实战整理,改编成了外形并不美观,但非常实用的散手手法,并将该手法传授于部下将士。岳家军将此散手手法用于战场上,大败金兵。“岳氏散手”由此名声大震,并得以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5.
散打运动自1979年开始试点。1989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史,但竞技武术散打运动发展迅速,现在已是全运会、亚运会和世界武术锦标赛的正式比赛项目。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博、技击等。它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踢、打、摔等进攻技术以及相应的防守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下劈腿是散...  相似文献   

6.
对武术散手与散打名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名称是认识事物的一个重要标志.以前,武术界认为武术"散手"俗称"散打",它们之间是可以互换通用的名称.通过研究发现,"散手"是武术套路的专有名称,"散打"是武术对抗性项目的专有名称,它们的内容和性质完全不同.因此,"散手"与"散打"不但不能够通用而且应该归位到武术内容分类中各自应有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鹰爪翻子拳又称"鹰爪拳、鹰手拳法",是中华武术优秀名拳"八闪翻"繁衍出的新拳种,此拳经过两三代人悉心研究、充实、试验发展而成。它是以翻子拳的技法为基础,吸收少林拳术、岳氏散手的擒拿技法,鹰爪功法的刁、抓、擒、拿的手型,融合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鹰手"手法特点的翻子新拳种。  相似文献   

8.
一、双龙出海综述双龙出海是本门访春拳散手动作之一,由摊手、大膀手组成。传统的双龙出海训练只有"双推手"和"双龙出海左右留送"对拆,熟练后再进行"双龙出海之自由跟手对拆法"。"双龙出海里手双操手"则是赵赴继老师加入的,是一种远距离入近战术,目的是适应现代自由搏击。双龙出海双推手如太极拳推手,主练身法、反应与力量,增强控制与击放能力。  相似文献   

9.
武术散手运动员焦虑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与临场观摩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武术散手运动员所具有的焦虑特征。结果发现,不同运动等级的武术散手运动员,其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对其能否成为高水平散手选手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散手古称手搏(《汉书·艺文志》)、“弁”(《汉书·甘延寿传》)、“卞”(《汉书,哀帝纪赞》),近代谓枪手、搏打、打擂、散打、格斗等,是传统武术项目中的对抗运动,它的技术动作、攻防理论和练习方法十分丰富,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居延汉简甲编第1304号简有六字,释文是“相错畜,相散手”。据陈邦怀同志考证,1304简确是汉代有关手搏的技术术语,可知散手运动的起源是古老的。  相似文献   

11.
严涛 《中华武术》2006,(4):18-18
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且适当。《太极拳论》云:“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招即是散手),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招熟是第一层功,懂劲是第二层功。招熟不难,懂劲最难。譬如对方打来一拳,若不先粘住,则不能听人劲;不能听人劲,则不能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进、或退而施用散手。粘住对方后,若对方手往上起,则亦随之而起,即可以左手击其胸部;若对方手往下落,则随之下落,以左手击其面部;若对方手往前进劲偏:于左,则随之向左化去其力,即可分手以左手粘之,腾出右手击其头部;劲偏于右,  相似文献   

12.
北腿手脚合击实用制敌法,属于外家拳散手制敌技法的范畴。其精选内容包括截撩弹踹按腕迎面手、撩截踹扫挎肘勾搂手、勾挂撩踢击头封按手、踹顶蹬扫拨抓封按手  相似文献   

13.
散手是武术运动中结手对抗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技术大致可分为拳法、腿法、摔法、跌倒后的攻防动作等。散手内容丰富、变化无穷、实用性强,是公安干警维护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经常从事和参与散手训练与比赛,对提高机体灵敏协调素质、力量素质机能,培养勇敢顽强、匡扶正义的意志品质大有裨益,近年来青少年拥趸者日众。  相似文献   

14.
史明 《武当》2009,(2):9-12
孙膑拳三十二手属孙膑拳基础拳法,也是孙膑拳唯一一套对练技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孙膑拳诸多套路的精华,本拳整个套路由三十二个散手手法组成,故又称三十二手拳法。  相似文献   

15.
王国齐 《精武》2005,(6):36-37
鹰手拳亦称岳氏鹰爪拳,岳氏散手或岳氏连拳,它是翻子门鹰爪派的拳法精华。  相似文献   

16.
在散手技法应用中,腿法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我国传统武术中素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之说。腿法的特点是击打距离长,力度大,攻击范围广。应用不同的腿法可以上踢头胸,中踢腰腹,下踢裆腿,且前、后、左、右均有各种不同的攻击方法。在实战中,一组强劲而凌厉的腿法可使进攻者占居主动位置,有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打”有好几种,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击、武术散手等等。其中武术散手是较为引人注目的一项。北京国际武术散手擂台邀请赛,对各国散手名将作了一次检阅。武术散手俗称散打,是中国武术的格斗形式。由于它既健身又防身,所以自古以来为群众所喜爱。目前全国至少有十几万人坚持练散手。中国武术研究院的高级教练、本届比赛组委会副主任吴彬介绍说,1982年将散手列为全国正式比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119名优秀武术散手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分析、探讨了不同级别、不同运动水平散手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特点,并利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和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武术散手运动员形态选材的计算机判别函数和体脂百分比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梁焕枝 《精武》2008,(12):52-53
古劳咏春拳自梁赞祖师传下来只有散手和对拆法。散手初学只求练准不主张发力。待技法达灵变后,则要练发力和技击心诀之“来留去送,你上我下,高接低攀”打法,其中包括手的长桥长手。中短桥手,以及上、中、下侧身前、后打法,目的是要习者适应全面打法.待功技深厚后则应根据每个人所擅长的和其自身的特点来重点练习手法,是留是送,还是抢攻……任由精选,这时应是万法归一.返璞归真的打法,  相似文献   

20.
由于劳动必须问题的研究决定何种劳动创造价值,同时又对劳动者的划分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说影响劳动者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因此体育劳动的性质对体育产业和体育劳动者都有决定性意义,从而引起了体育理论界的高度重视。自80年代开始,体育经济理论界即开始了对此问题的研究,产生了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部分学者研究认为:“体育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同时体育劳动生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