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功能文体学视角出发,对语法隐喻在《理智与情感》三个译本中的重构现象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对各类语法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文体意义进行讨论,并分析各译本中语法隐喻的转换特点。通过建立较为完整的语料库,在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三个译本在翻译语法隐喻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试图揭示语法隐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分布特征,以及译者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倾向性策略,以期对未来的跨学科翻译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依据元功能可将其细分为概念语法隐喻、人际语法隐喻和语篇语法隐喻.在英汉翻译教学中,充分利用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表达形式的转换,利用名词化隐喻以及语篇语法隐喻中的衔接功能进行语篇分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目的语的理解,提高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系统功能语言学把隐喻式从类别上分为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情态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中人际隐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为理论依据,重点分析人际语法隐喻中的情态隐喻,进而探讨情态隐喻研究在社论英语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锦瑟》英译和法译的隐喻学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李商隐作品中的一首《锦瑟》进行层层剖析,比较了英译本和法译本中的翻译手段的异同。研究古诗中的英法译本,可以了解思维领域中这些诗歌隐喻如何产生,同时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对语言互译、文化交流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隐喻研究从修辞学到认知语言学的转向为隐喻的翻译研究带来诸多启示。《道德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其中关于主题"道"的隐喻比比皆是。本文试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威利译本和林语堂译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展示"道"的三类隐喻——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在《道德经》英译本中的体现,探究译文是否准确传达了隐喻内涵,分析不同译文的成因,同时希望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6.
语法隐喻是系统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人际隐喻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语气隐喻是指语气系统的非一致式体现。语气隐喻在广告语篇中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广告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莆田学院学报》2019,(6):61-66
一致式和隐喻式是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以不同版本的《红楼梦》诗词英译为例,比较分析其中的语法隐喻现象,并对翻译过程中如何进行一致式和隐喻式的选择进行了阐释,揭示语法隐喻对于提高译文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邓玉荣 《海外英语》2012,(2):134-135,147
根据韩礼德的语法隐喻理论,意义的表达存在"一致式"与"隐喻式"。笔者以《红楼梦》的不同版本的译文作为分析对象,探讨了语法隐喻中的"一致式"与"隐喻式"在翻译中的应用;指出翻译过程中形式和意义之间并不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因此,译者将面临不同"等价物"的选择,即"一致式"与"隐喻式"的选择。"一致式"与"隐喻式"都能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在同一整体情况中具有相同的意义和相同的功能,但译者的主体性将决定译文的选择,从而译出不同风格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由一种概念映射到另一种概念的修辞手法,常用于文学作品中。林语堂的小说《京华烟云》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本研究旨在概念隐喻视角下对《京华烟云》中的隐喻进行英汉翻译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小说中的隐喻表达方式和翻译方法,探讨了英汉两种语言在隐喻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挑战。研究发现,隐喻翻译中常用的翻译方法有隐喻式隐喻翻译、移植式隐喻翻译和白描式隐喻翻译三种。译者在进行文本翻译时,需充分考虑隐喻的深层含义,以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文学价值和情感,同时满足目标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对世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其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在自然语言的意义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隐喻理解产生了重大的认知影响。现代隐喻研究表明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过程。文章以《毛泽东诗词》中的《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为例,通过不同译本,将概念整合理论运用到探寻隐喻分析,隐喻翻译策略之中,并验证概念整合理论的强大解释力。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使用了大量的情感隐喻,其翻译直接影响到译文的成功。选取杨宪益表妇的译本,从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的视角,通过对“气”的情感隐喻的确认、分类,概括出情感隐喻在《红楼梦》译本申的三种类型;太多数隐喻是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使用频率很少。情感隐喻不能直译。大多采用归化的整体翻译篡略,在翻译过程中井没有保留原文的情感隐喻,由此总结出情感隐喻的翻译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从亚里士多德的传统隐喻修辞观到认知语言学将隐喻看作认知机制,再到韩礼德将隐喻拓展到语法层面成‘语法隐喻’。隐喻的研究范畴不断扩大,尤其是韩礼德对语法隐喻及其内部系统的诸多术语进行界定时有许多矛盾和含混的地方,如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致式(土式)和隐喻式(雅式)及后来级阶转移。就实质而言,语法隐喻的说法是值得再思考的,因此本文试图论证语法隐喻的虚妄,对语法隐喻的"隐喻性"进行辩证。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一种结合了人的思维、行为、经验和表达等的思维方式,它深刻丰富地表达着人类对爱情的诉求.运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的理论,分析莎剧《暴风雨》爱情情景中的爱情隐喻及其特点,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方平译本和梁实秋译本进行比较,归纳出两译本在爱情隐喻上不同翻译策略并试图找出其不同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4.
高源 《现代语文》2006,(5):48-52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出发,韩礼德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语法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s)和人际语法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s).和词汇隐喻一样,语法隐喻也是一种语义变化现象.韩礼德同时区分了语法结构对语义的两种体现关系,一种是一致式体现(congruent realization),另一种是非一致式体现(incongruent realization).本文试以古代汉语为例,来探讨概念语法隐喻与古代汉语形容词活用的关系,以此分析不同词性之间的转化与隐喻思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来理解和学习古代汉语.  相似文献   

15.
全洁 《海外英语》2012,(13):236-237
该文从前人对概念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研究入手,指出这些研究并未真正揭示以物质过程喻说心理过程这类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类语法隐喻的产生机制是多重概念整合,是一致式与表达者个人视角、情感等产生的复合义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许洁 《考试周刊》2009,(45):38-39
认知语言学家Lakoff认为隐喻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修辞)现象,而是人类心智发展的结果,即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本文选取了《围城》中的爱情隐喻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兼对比分析英文译本中的爱情隐喻,揭示了隐喻理论对翻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秦睿 《英语广场》2021,(8):41-44
涉海文本旨在向读者传递与海洋相关的信息,文本中出现大量的抽象名词。涉海文本语言正式、信息密度高、抽象名词频现,因此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语法隐喻理论为指导,探究抽象名词的翻译策略。本文提出的翻译策略可基本解决涉海文本中抽象名词的翻译难点问题,同时证明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对于涉海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翻译学是通过与自然生态的隐喻类比,对翻译生态进行的相关研究。翻译生态环境是生态翻译学中的核心概念,它涉及到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译者能成功完成译作的重要衡量因素就在于其能否达到平衡协调的翻译生态环境,这关系着译作的成败以及其生命力的长存。结合生态翻译学中的翻译生态环境研究《红楼梦》霍克斯英译本有助于展示这一理论的强大解释力以及霍克斯译本在国外广受欢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致式向隐喻式的转化与英语语句的信息密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隐喻中一致式和隐喻式的转化对英语语句信息高密度的形成意义重大。一致式和隐喻式是概念语法隐喻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基本概念,二者具有在意义上相同而在语法功能上不同的特点。一致式向隐喻式的转化在英语名词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名词化形成过程的分析揭示出名词化的浓缩功能可以提高英语语句的词密度,从而达到提高英语语句信息高密度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许渊冲和汪榕培的两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各自的语言修辞特色,旨在探索语法隐喻理论对中诗英译的指导作用,希望能为英语翻译实践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