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大学生》2012,(21):42-43
……社会@大学@培垠:罗切斯特大学宣布接受高考成绩替代SAT/ACT考试。在正常申请季提交其他申请材料并在高考后补交高考成绩的也将享受"同样"录取机会。@Prof-Han回复@培垠:有意思的信号。从新闻原文中看,"高考"已经被直接译成"GaoKao"了。@俞敏洪:我不喜欢在进入大学以后还在跟同学比成绩高低这样的行为,大学里很多同学现在不去比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2012,(5):42-43
社会@大学@北大陈玉宇:批评北大校长那首《化学是你》的歌曲不够好,那是你的品位和言论自由,批评北大校长关于"美国教育不好",那是你的独立思考和智识。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2013,(23):44-45
正大学@社会@傅军教授:"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理念自从17世纪诞生以来,使科学始终在改变着世界,让这个世界变得超乎想象的美好。要分清"假设"和"假说"的区别,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实是"大胆假说,系统证伪"。@北大特劳特定位中心:人人网定位模糊股价大跌。改名字后,人人希望自己成为一家通用社交公司,服务于各个年龄段的用户,但它的定位不仅没有吸引到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2012,(19):44-45
社会@大学@葛红兵:女博士下基层调研要好吃好住好车,声言毕业后绝不下基层。这是中国博士教育的耻辱。中国的高学历教育已经非改不可:它不应该成为名利场——让一些对社会毫无爱意、毫无科学精神的人蝇营狗苟骗取学历证明。文科博士不调研不下基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2013,(7):44-45
正社会@大学@南开老沙:记得当年读研刚进实验室,做样张扫描和标准结果校对,900多页纸啊,每人负责扫描一遍,标准结果保存成txt文件,人工校对一遍,多人的结果再对比整合出最终结果。纯体力活+纯眼力活,磨的是耐心和细心,后来做文档图像处理,当年积累的数据感觉帮了大忙。少林功夫要从做饭打水开始。@芮成钢:我们喜欢把"最佳男女主演"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2013,(5):40-41
正社会@大学@邓相超:现在各大名校都在进行通识教育,而鉴别真伪通识教育有三条试金石:一是核心为培养学生现代公民的基本观念和素养,离开这个基本点去谈通识教育必然走入邪路;二是读中西经典,弄清中西文化的基本区别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与不足;三是合理设计涵盖现代文明基本知识和人文与科技平衡的课程。@解释系主任:受康州校园枪杀案的震撼,犹他州将近两百名教师日前免费上课六小时,学习如何使用枪支,以加强学校治安。俄亥俄州和亚利桑纳州也考虑采取类似措施,训练教师用枪或准许教师带枪上岗。支持者认为在校园枪案的关键几分钟内,佩枪的教师比警察更有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2013,(9):42-43
正@大学生杂志http://t.163.com/chinacampus http://weibo.com/chinacampus……社会@大学@中青报曹林:一个学生的作业真给力,他说,看过很多当下评论,我不想写成评论的八股文,用冗长的英美式断句和定语把句子拖得又臭又长。立场既不鲜明,又不能提出解决方法。正所谓"与人无害,于事无补"。典型句式:从这件事中折射出的不仅是中国社会的病态,更是中国人道德观价值观在近三十年无可避免的沦丧和滑坡。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师最主要的使命是教好学生。"微信时代"的到来给大学及大学教师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它打破了教师的知识垄断权,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然而,大学教师的使命并未因此而改变。作为大学使命的实践者,大学教师需要对"微信时代"作出回应——转变角色、更新自我。  相似文献   

9.
《教师》2009,(16)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为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如何将<教学要求>转化为教学双方的自觉行动,成为了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科学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瓶颈"的成因,认为要解决大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关键是要实现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探讨了此中心转变的两大环节:教师环节和学生环节.及其保障制度--评估机制;并提出了要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个性化协商性学习合约+学习团队+学习活动项目"的新教学模式;另外,还从语言测试学角度分析了目前校内测试所存在的三大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大学除了博大精深的"学问",还需要某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这些没能体现在考核表上的"精神",更能决定一所大学的品格与命运。"学问"不等于"精神",办大学,必须有超越技术层面的考虑。学校办得好不好,除了可以量化的论文、专利、获奖等,还得看这所大学教师及学生的精神状态。好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有明显的精神印记。大学以精神为最上。有精神,则自成气象,自有人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2012,(9):40-41
社会@大学@应飚杭州:香港中文大学沈祖尧校长对毕业学生的赠言:我默祷你们都能不负此生。我希望你们能俭朴地生活、能过高尚的生活、能过谦卑的生活。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准,而是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2013,(17):40-41
正社会@大学@刘同:机场一对学生情侣闹矛盾。男孩急切对女孩说:有几件事我处理得不对,以后我一定注意,你也有一点做得欠妥我才误会。我道五个歉,你道一个歉,好不?女孩似笑非笑点点头,男孩如释重负。我觉得女孩未来肯定会幸福,她不知道现在很多男人已经不会修理东西了,东西坏了只会换新的。修好的,才更有感情。@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从学生到职场新人,如何转变身份?职业规划师给你支招:1.空杯心态:先执行后理解,避免自以为是;2.结果思维:职场向来……  相似文献   

13.
一、大学要看"实" 误区描述:如何认识大学?如何知道大学是不是我想要就读的?这些问题,有的考生考虑很简单,往往没对一所大学进行深入了解,而单凭学校名称来判断学校的好与不好.  相似文献   

14.
国际化是创建高水平大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参与则是推动大学国际化发展的"引擎"。对我国4所重点大学专任教师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大学教师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程度还不高,且体现侧重科研国际化的特征;教师的国际化参与程度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大学应更加重视为教师参与国际化提供组织性的政策、资金支持,关注教学国际化的发展,也应注重将学校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与教师发展策略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异军突起的公司大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为了保持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许多跨国公司深感有必要为自己的雇员和有关人员提供最新的培训和教育。起初,各公司或是自办培训部,或是资助当地大学和学院提供所需的教育项目。后来,有的公司在原有培训部的基础上,办起了公司大学(Corporate University),公司为什么要自己办大学?公司大学有什么特点?它与传统大学有什么不同?对传统大学有什么启示?它对高等教育评估提出了怎样的挑战?本文以具有代表性的摩托罗拉(Motorola)大学为例,予以阐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西塘古镇(2)版式设计:驯l月维鄂州大学教师黄磊摄影作品选登@黄磊$鄂州大学!教师~~  相似文献   

17.
要办好开放大学,必须改革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粤西开放大学教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探究促进粤西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方略: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管理理念;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校长要注重提升管理艺术;关注教师的需要更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辟由个体向群体推进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提升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2013,(19):44-44
正大学@社会@萨茹拉教授:经常见到大一新生在校园里一个宿舍的人携手前进,一般是女生们,她们手拉手走在马路上,走成了一排,把路都给占满了。独来独往的新生还是很少的。大一新生报到,还是需要家长送。修炼是必要的,不在这一时半刻。是好汉都不充好汉,何况孩子可能还不是好汉呢。即使孩子交到班主任手里了,家长还要多关心常联系。  相似文献   

19.
访谈美国全球教育专家肯尼斯-泰博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按:长期以来,全球教育计划受到大学极其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视,美国很多大学通过开设"国际研究"、"跨文化研究"、"全球化研究"等课程和组织"国际日"、"国际论坛"、"异国体验"等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文化理解态度.90年代以来,全球教育项目扩展到美国很多州的中小学阶段.全球教育项目有的以学区为单位,有的以学校为单位,有的则根据教师意愿在教师所在的班级开展.多数教师把全球教育与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或学区乡土课程.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教师服务工作可分为为学科的服务、为机构的服务和为社会的服务三种类型。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对9所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我国大学教师对"服务工作"的理解存在偏差。尽管为学科的服务得到大学教师的普遍认可和积极参与,但为机构的服务与行政事务之间缺乏明确区分,进而影响了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效率。此外,为社会的有偿服务作为大学筹措资金的一种渠道而普遍存在,但需要以"学术性"为原则进行规范。教师的服务时间因受其行政职位、职称、教龄和所属学科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对此,在大学内部应区分服务工作与行政工作,释放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力;在大学外部应把握服务的"学术性"边界,保持大学与社会的理性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