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是诗的国度,色彩斑斓的诗歌构成了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并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占人云:不学诗,无以占。诗歌是诗人智慧的结晶,是诗人情志的外在体现,因此,学生要认真学习古典诗歌。通过诗歌,他们才能了解古人的生活办式,品味他们的独特人生,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2.
大名诗歌包括隶籍大名的诗人及仕宦、游历于此的诗人的诗作,其中以仕宦、游历诗人为主.那些来自不同地域文化背景的诗人一方面繁荣了本地诗坛,有效地参与了宋型诗的建构;另一方面在诗歌中还有对地域文化的体认与表现,他们之间的诗歌唱和,尤其是异地寄赠传播了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3.
建安诗歌具有强烈的悲剧精神,诗人们面对自我、社会生存困境产生了自觉意识和悲悯情怀,同时苦难的生命历程激发出他们的强烈的使命惑和悲壮的气概。建安诗歌中悲剧气氛与阔大境界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建安诗歌所特有的慷慨悲壮的建安风骨。建安诗歌的悲剧精神因建安诗人的个性呈现出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4.
蔡其矫和惠特曼:中美杰出的民主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中国当代诗人蔡其矫和美国近代诗人惠特曼诗歌的比较分析,侧重探讨诗人蔡其矫的定位问题。两位诗人在世时都曾经是属有争议的人物,但他们的爱憎分明,性格顽强,人生道路十分坎坷。民族的解放,人民的民主,国家的振兴,个人的自由是他们一生追求的目标。“人文主义”是他们诗歌创作的基本精神。他们的诗歌,对中美人民争取民主自由的权利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李白和威廉·布莱克都是文学史上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两人各自均在中英两国甚至世界范围内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他们的诗歌中都饱含了丰富的想象力、飘逸的语言、壮美的意象和炽热的感情。他们的诗歌丰富和灿烂了世界文学,他们的作品不仅深刻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也透露了对现实社会的批评。本文将从两位诗人的生平介绍、诗歌主题内容、诗歌体裁和诗歌风格四个方面展开对比分析和解读,从而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张维屏与龚自珍是中国近代鸦片战争时期具有开拓性的诗人,他们两人诗歌创作的主旨和艺术手法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张、龚的诗歌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强烈的爱国情思,深刻的批判精神。他们的诗歌,在艺术上对诗歌的创作都作出了贡献。如果说张维屏的诗以反映时代的巨变和诗人的思想剧变见长,那么龚自珍的诗则以反映现实的广度和社会批判力的深度见长。这两位诗人,就像勇立潮头的猛士,劈波斩浪,冲破传统诗歌的禁锢,开拓了时代新诗风,在诗歌近代化的进程中特立前行,他们都为中国近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诗体的更遮变化,诗歌精神的转型,都伴随着诗歌语言的变革而发生.当代诗人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对语言还原这个世纪性的难题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新的语言方式为当代非英雄的凡人在诗坛提供了舞台.但是,由于他们把那种平面化、自由化的语言当成诗歌语言追求的重点,也使诗歌语言面临着巨大困境.  相似文献   

8.
孔子以诗教培养儒家学者,使他们成为有道义精神的政治家,也成为懂艺术美的诗人,在古代教育史上是伟大的贡献.孔子还特别重视《诗经》中的雅颂部分,从其中的优秀士大夫的形象中,概括出道义的精神原则,在政治上培养了无数具有浩然正气的政治家,也培养无数具有道义精神的诗人.道义发展为“气”,成为中国诗人的精神支柱,也是优秀诗歌感染力的所在,因为它使诗人的精神境界升上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高考语文试题中,古诗歌鉴赏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培养他们的语感;帮助他们积累一定的鉴识知识,如对诗歌文体知识、诗歌类别、诗歌意象和诗人风格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要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答题技巧,从而能够准确、简洁地将答案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作为深度的抒情者,海子、骆一禾以他们短暂而宝贵的生命,坚守着自己的诗歌理想:"麦地"精神家园,以此来对抗海德格尔的"世界的夜".他们二人用生命承担起诗歌的使命,默默地坚持着朴素、热忱的"麦地劳作",以此来深入麦子与民族精神间的本质联系.他们的麦地诗歌因与生命结合具有同一性,而二者的诗歌所展示的境界及作品风格又具有差异.海子和骆一禾是当代中国最初意义上的、真正的麦地诗人.  相似文献   

11.
Bassnett提出了诗歌翻译中"Transplanting the seed"这一概念,但她并未对"seed"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文章从Bassnett、Newmark、Barnstone、林语堂、翁显良、许渊冲、刘重德等中外译家的相关论述着手,分析诗歌翻译该翻译什么、侧重点又是什么等问题.虽然"诗无达诂,译无定法",但中外译家的认识却颇具共同之处:译诗首先保留的是诗之内容,是"精神"、"神韵"或"意境",其次才是形式.完全的形似是不可能的,应保留原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相似文献   

12.
《大学》对于塑造当代大学的大学精神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中“明明德”和“亲民”的“纲领”分别对应于“追求崇高”和“勇于担当”的大学精神。“明明德”要求在教学和科研中应当具有追求崇高的精神:道德的崇高和知识的崇高;“亲民”要求大学师生应当具备科学精神、公民素质,要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和担当意识。大学要主动服务社会,转化知识、促进教育。二者相辅相成,追求卓越,精益求精,“止于至善”。  相似文献   

13.
"通人"是两汉时期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一现象的背后承载着可贵的文化精神。立足文化自信来重新审视两汉"通人",对于当下大学精神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人"对博通的崇尚可济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知识结构褊狭之弊;"通人"融汇新识,勇于创新的胆识可鼓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创新之气;"通人"求真务实的思想可养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科学精神;"通人"潜心问学的治学品格可滋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终身学习的笃学风气。  相似文献   

14.
鲁迅的《阿Q正传》、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阿Q、陈奂生这两个艺术形象虽然都是农民,但是他们生活的时代不同,就又使他们各有特点了。成为两个不同历史时代的缩影。阿Q是典型的旧式不觉悟农民形象,性格中带有极深的奴性,“精神胜利法”是其性格的主要特征;陈奂生是走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精神生活却极度贫乏,憨直、朴实,又带有点“阿Q气”的新时期典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性格中落后的东西都因袭了历史重负的缘故,但阿Q性格中的“精神胜利法”与陈奂生性格中的“阿Q气”又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5.
翻译“神似”说源自中国传统的“神形”论,它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总体上反映了翻译的客观规律和创造性,但是主观色彩较浓,因而存在非理性的成分。以“神似”说为基点,比较了翻译审美和文艺审美的异同,认为两者虽然有许多相同点,但翻译审美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果“神似”审美观遭到误读或滥用,会给译文带来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6.
以"新诗"为切入点,以"人文主义精神"的重构为路径,以让这一精神浸染民众心灵、让民众诗意栖居为重构的旨归点,既可以为新诗的进一步发展找到一条突围的路径,又可以让人文主义精神真正进入时代社会与民众生活,从而实现新诗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缺席、“经典”匮乏的原因是“小农意识”太重,“小资情调”太浓,“贵族精神”阙如。造成这种“原因”的原因则是中国当代文艺家的出身、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的影响和各种本土及外来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于梁山三女将在《水浒传》中存在的意义,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褒扬者誉之为巾帼英雄,贬损者则认为她们毫无女性特征,是被异化的典型。本文试图从家庭伦理的角度对之解读,认为三女将分别是黑道、灰道、白道的代表,作者是以她们的婚姻同主流社会诸多淫妇对照,较为成功地阐释了一种“义以为上”的新型家庭伦理观念,这种观念也进一步证明了“义气为重”的水浒精神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公共精神”:培育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理论维度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现代教育的最终使命和核心任务在于塑造和培育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的民族精神,实质上是该民族之“公共性”文化精神的理论表达,以及对共同的价值理想、信念的理解和不懈追求。现代“公民社会”需要具备现代性社会精神气质与人格特质的人,国民教育尤其是民族精神教育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化的“公众教育”,是指全社会都参与到新的理性与人文精神的学习、传播、创新和实践中来。培育民族精神中的“公共精神”品质的关键,是发育中国的“公民社会”,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一个国家的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可以折射出这一民族和国家文明的面貌;反之,从一个民族国家的文明中也可以看到公民意识和公民精神的投影。突出民族精神中“公共精神”信念的教育,既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中华民族的“国家形象”的长远之策,又是构建一种涵摄“公共性”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追求于其中的、富于鲜明时代特色的开放的民族精神新生形态之必需。  相似文献   

20.
作为神话人物,普罗米修斯和耶稣都有爱人类并为之承受苦难的献身精神,均可称为“圣者”与“殉道者”。不过,在宗教教义上,他们互为异端,前者体现了人对自我的现实关怀,后者体现了人对自我的终极关怀。但是,这两者都以“人”为出发点,都有其出乎人性,合乎人道的人文内涵。由此,这两个异质文化范畴的人物成了马克思人格建构的精神之源,这反过来又说明基督教文化具有特定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