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动员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机制及重建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膝关节为全身最大、最复杂的关节,运动中膝关节比较容易受伤,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又严重的运动损伤。前交叉韧带的功能解剖基础、损伤的发生率、损伤机制、手术重建治疗方法等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了解和进行治疗的功能重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为前交叉韧带损伤提供科学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2.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骨隧道定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关节镜下自体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术中的骨隧道定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8例膝关节标本上,标出前交叉韧带的附着点、重建点的位置,测量重建点的距离。结果:胫骨隧道重建点位于胫骨髁间棘前内侧缘前交叉韧带后方7mm处,股骨隧道重建点位于髁间窝外侧壁从前到后7mm,右膝为11点,左膝为1点处。关节内前交叉韧带移植重建长度为22.5±0.9mm。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选择合适的重建点,获取标准的股骨、胫骨隧道对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4月-2013年5月前来我院进行膝关节交叉重建手术的15例患者进行病历回顾与分析,记录患者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出院后3-6个月后膝关节功能运动等情况.结果: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患者出院后膝关节活动正常,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结论:对于膝关节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进行关节镜下重建,安全、简便且效果良好,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前交叉韧带切断及膝关节制动两种实验方法,诱导大鼠膝关节发生骨性关节炎。将SD大鼠随机分为前交叉韧带切断组、膝关节制动组,分别进行前交叉韧带横断和伸膝位石膏固定。在处理后第3、6及8周处死大鼠,取膝关节股骨內髁关节软骨,测定各实验组膝关节软骨基质蛋白多糖、II型胶原纤维及软骨细胞凋亡的病理变化。以HE染色法评定Mankin关节软骨病理评分,判断骨性关节炎分期。结果表明:大鼠前交叉韧带切断法及膝关节制动法均能建立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但不同方法建立的骨性关节炎模型的病变特点及病理分期不尽相同。前交叉韧带切断模型组造模时间较长,实验6、8周分别为早期和中期骨性关节炎,基质流失是其首动因素;膝关节制动模型组造模时间较短,实验3、6和8周分别为早期、中期和晚期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损伤和基质分解共同作用是其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的膝关节出了毛病,那你的运动生命可能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因为人的膝关节韧带是超级感受器,手术治疗很难使其完全恢复。人膝关节十字韧带(又称交叉韧带)位于髌骨和股骨之间,包括前十字韧带和后十字韧带。俄罗斯人类形态学研究专家发现,十字韧带结构非常复杂。韧带里面的血管像脑部血管一样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组织学、生物力学手段探讨微骨折术对前交叉韧带(ACL)修复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6只(雌雄不限),所有动物行双侧后肢前交叉韧带横断术.实验组:右侧后肢,前交叉韧带缝合修复术后在韧带止点周围应用微骨折术;对照组:左侧后肢单纯进行前交叉韧带缝合修复术,未行微骨折处理.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材,进行HE染色、Masson三色染色,生物力学测定观察腱-骨之间愈合状况.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腱-骨界面区主要由软骨组织构成,基质丰富,可见骨母细胞成骨活跃.术后8周,高倍镜下可见界面组织宽度减小,靠近微骨折面的软骨细胞基质出现钙盐沉积,新生骨与肌腱界限不清.术后12周,腱-骨界面形成间接止点的结构.对照组腱-骨界面组织学结果显示为瘢痕形成过程.生物力学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修复组织应力强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韧带缝合止点周围应用微骨折术能显著促进兔ACL修复术后腱-骨愈合.  相似文献   

7.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运动损伤,其损伤后会影响膝关节的结构及功能稳定性,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可能会引起膝关节内半月板、软骨等其他结构进一步损伤,增大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概率.目前对于前交叉韧带断裂的处理,国内外学者已基本达成共识,采用自体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对于手术时机的选择,国内外学者之间仍存在争议,国内学者多重视急性期手术,国外学者倾向于延期手术. ACL重建后重返运动的时间越晚,二次损伤的概率越小. ACL重建后可以选择肌力、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控制、肌肉发力率、心理因素等指标综合评价,为ACL重建后何时重返运动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目的是阐述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为运动员重返赛场寻找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了综述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返运动后发生同侧膝关节再次损伤或继发对侧膝关节损伤的相关危险因素的最新证据,提出应当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来指导术后康复和重返运动训练.结论是应当着眼于解决外科手术和现行标准康复训练中普遍存在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形成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以最大程度的帮助运动员重返运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视交叉的解剖特点,进而为垂体肿瘤切除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20例成年男性头部标本上,对视交叉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视交叉前缘与鞍结节相距4.42±1.17mm,视交叉前缘与交叉前沟相距7.0±1.1mm,视交叉与镰状韧带颅前窝附着处后缘相距10.7±1.02mm,视交叉宽度为10.6±1.2mm,在出视神经管、入颅处,两侧视神经内缘相距14.8±1.9mm.结论:视交叉的解剖关系是垂体瘤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遗传算法容易产生早熟现象以及局部寻优能力较差的缺陷。针对遗传算法的这一缺点,就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进行改进.并应用于求解旅行商问题。传统的交叉算子操作方法寻优效率低,并易陷入局部最优,就顺序交叉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交叉算子是在随机选择交叉区域和交叉片断长度后.对重复节点和前后节点的路径长度进行比较后,再删除路径长的重复节点,有效地提高了算法的寻优效率。优化了解的质量。为了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对TSPLIB库中的两个公共实际事例ei151和gr202以及安徽省17个城市的数据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儿童上交叉综合征的患病比例逐年上升.为探究矫正运动处方对小学生上交叉综合症的干预效果,采用BodyStyle(Model.S-8.0)形体测试仪器对从北京市和平里第一小学4、5年级随机筛选的共计101名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测试,并依据测试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运动处方,并且进行为期20周的运动干预实验,将干预前后小学生颈椎倾斜程度和上体倾斜程度的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组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具体来看,实验组女生侧面观颈椎倾斜角度和倾斜差在干预后显著降低(本研究所选指标均为低优指标),实验组男生侧面观上体倾斜角度及倾斜差在干预后显著降低.说明运动干预对改善上交叉综合征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嘉应学院学报》2017,(2):18-23
提出一种解决旅行商问题的改进自适应蚁群算法.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自适应算法进行种群初始化;从对选择策略的改进、蚁群信息量的全局修正和引入变异三个方面实现遗传参数自适应调节,在加快寻优速度的同时防止寻优陷入局部最优;采用基于贪婪方法的启发式交叉算子优化交叉结果;对交叉前后的种群分别实施精英个体保留策略,保证最优基因结构得以延续.实验结果分析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可以在种群规模较小的情况下具有更可靠的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有部分内容在教学中是交叉重复的,反映到课程教材上则是教学内容的大量重复,以及时间的浪费,对于本来就学制较短、学时不多的高职院校来说无疑是不利于实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的。笔者希望对于三门课程的交叉内容根据内容的特点、学时、前后联系进行整合,以实现课程资源优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 joint,AC)损伤常见于创伤或体育运动中,如橄榄球、美式足球、冰上运动等,约占所有肩部损伤的1/10。青年人尤以男性较多,男女比例为5∶1[1]。但长期以来肩锁关节损伤的诊断率较低,X线和CT主要局限于骨性结构的观察,MRI有很好的软组织对比和高分辨率,可对肩锁关节损伤做出更加完整的诊断。本文对肩锁关节解剖、损伤机制和影像诊断进展进行综述。1肩锁关节解剖和生物力学肩锁关节连接肩胛骨和锁骨,为滑膜关节和平面微动关节,在维持上肢功能中起重要作用。肩锁关节被薄层纤维囊包绕,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但依靠周围韧带而保持相对稳定。韧带结构包括关节囊内韧带和关节囊外韧带。关节囊韧带由肩锁韧带组成,上、下、前、后肩锁韧带分别从各个方向加强薄弱的肩锁关节囊。上肩锁韧带最强大并由三角肌和斜方肌附着点的纤维所加强,其作用是保持肩锁关节水平方向的稳定,斜方肌和三角肌腱膜也有一定的加强作用。关节囊外韧带包括喙锁韧带和喙肩韧带。喙锁韧带是肩锁关节主要的稳定结构,由锥状韧带和斜方韧带两部分组成。锥状韧带走行于锁骨后方的锥状结节和喙突基底之间,限制锁骨向前和向上移位;斜方韧带起于锥状韧带...  相似文献   

15.
颈椎关节结构较复杂,除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外,尚有枕环关节,环枢关节及钩突关节,特别是环椎、枢椎提特殊结构,适应了头部多方向运动、范围大之功能,头部旋转功能约有百分之九十发生于环枕关节。不但运动灵活而且装置稳固。其周围有多数韧带。除众所周知的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外,尚有环椎横韧带、齿突尖韧带、环椎后韧带  相似文献   

16.
基于武汉城市圈和湖北省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的月度经济数据,研究了武汉城市圈经济指标对湖北经济总量指标的滞后效应、交叉影响,以及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区成立前后城市圈与湖北经济总量关系的变化,认为城市圈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成立前后,经济变化不明显,城市圈的一体化、集团化效应还未真正体现出来,同时政策的滞后效应也有待于未来显现。  相似文献   

17.
1运用时机展示是根据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表现来进行的一种教学行为,是对教学过程的必要补充,重在控制展示的层面,巧在把握展示的时机。1.1小组层面的展示1)练习出现卡壳时。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前滚翻双腿交叉转体180°动作时,部分学生在小组练习时由于双脚交叉的前后变化,转体时遇到困难,一些学生还提出质疑。面对学生的质疑,这位教师从容地让其中  相似文献   

18.
物理教学中,力学知识难、繁、知识点琐碎,要想把力学知识弄懂弄通,对于刚学物理的学生来说确实困难,因此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加以理解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作为教师要精选习题,并在讲评时,有意让前后知识交叉连结,使学生在解题中复习巩固知识,整理知识、寻求解题规律,加深对物理过程的理  相似文献   

19.
“核心技术一体化“教学模式包括两个一体化,即“核心技术课程设置一体化“和“核心技术教学环境一体化“,它是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核心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将理论与实验、实训相结合,以课堂与实验(实训)室、实习车间、生产车间四点为交叉网络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它强调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体系的相互平行,融合交叉,纵向上前后衔接,横向上相互沟通.……  相似文献   

20.
张明启 《辅导员》2009,(14):32-32
有关溶液稀释的计算是初中化学教材中一类常见的计算题,解答这类题目的基本依据是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列出方程,然后进行解答。但如果运用十字交叉法解答这类习题就比较快捷方便,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