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健 《文教资料》2011,(4):189-191
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医学院校,应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本文结合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指出了医学院校学生社团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途径进行了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医患沟通是新时期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阶段,与临床专业医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关系密切。探讨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同时从带教教师和医学生两方面探讨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强培养医学生的责任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加强对他们责任心的培养,不仅是每个医学生自身品德修养的提高,更直接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加强法制教育、强化权责一致观念、与实践相结合、环境熏陶,培养出合格的医学生。  相似文献   

4.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由学生转变为一个准医务工作者的关键时期。儿科面对的是患儿及其家属这一特殊群体,医疗环境相对复杂,儿科实习除了注重医学生的临床知识与技能培养外,还必须注重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刘东 《教师》2012,(2):19-20
医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是人类的“白衣天使”,在市场经济高速运转的今天,加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班级管理、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来探索新形势下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在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上的整体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医学生作为即将进入社会的医务工作者,更应树立法律意识。笔者通过分析中等职业卫生学校法律课堂的教学现状及就读学生特点,对中职医学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实效性作了尝试性探讨,以期提高中职卫生学校法律课堂水平,培养中职医学生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能够在21世纪为中国人民提供最佳医疗服务的医务工作者。一个医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将基础理论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循证医学原则并灵活运用,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才能成为能够在21世纪为中国人民提供最佳医疗服务的医务工作者。  相似文献   

8.
医学生是我国未来医疗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医疗行业以及医务工作者的特殊性决定了培养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生命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性的角度来探析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从而实现医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 ,是高等医学院校的历史使命1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 ,是高等医学院校的性质决定的。大学生如何成长 ,尤其是医学生如何成才 ,如何成为 2 1世纪人类健康的捍卫者和生命科学的开拓者 ,如何成为人民所需要的医务工作者 ,这是高等医学院校经常讨论的永恒主题。为适应社会的需要 ,高等医学院校要努力把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 ,为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贡献。这是时代赋予高等医学院校的光荣历史使命 ,也是高等医学院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的根本体现。2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 ,是有效…  相似文献   

10.
构建医学生和谐教学环境的新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医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能够在21世纪为中国人民提供最佳医疗服务的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达到这一目的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贯穿于医学生教育的整个过程.因此,分析教学环境对医学生教育的影响,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的相关措施和策略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赵佳 《华章》2013,(15)
实习时医学三段式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此阶段肩负着从理论向实践过度,从医学生向学务工作者过度。如何做好此阶段的临床工作能力培养是关键,这关系到塑造什么样的医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医务工作者。现从7方面对医学生临床工作能力培养进行阐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学实习生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其职业性质决定了道德教育在医学生教育中的地位。加强对他们道德培养,不仅关系到每个医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更直接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医学类高校应当在抓好专业教育的同时,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道德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接触,不是纯科学的事情,而是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时,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既要有对人的医疗权利、生命价值、健康利益、人生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关怀,又要培养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职业品格、道德情操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医务工作者与患者接触,不是纯科学的事情,而是需要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这就要求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时,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既要有对人的医疗权利、生命价值、健康利益、人生需求和人格尊严的关怀,又要培养医学生的爱国主义、民族认同感、职业品格、道德情操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医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适应性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学习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生活范围狭窄、个体人格因素及社会环境因素。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切实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帮助医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未来的医学教育将面临很大危机,进而会对我国培养优秀的医疗人才造成深远影响。医患关系中习惯对医生和患者投向关注,却忽略了医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医患关系现状分析,不能仅局限于医务工作者、患者及家属,尝试在医学生培养过程中探索当前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注重对医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却严重缺乏。因此,医学院校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与侧重点,提升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改善医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  相似文献   

17.
医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医务工作者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医疗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当前,医学生专业教育"重专业轻素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日益激化的不和谐医患关系也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通过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医德素质培养现状进行再思考,究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培养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际沟通是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文章把握医学生人际沟通技能教学的目的意义,从医学人文类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模式和方法、强化沟通技能的训练、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建立考核与评价机制等方面,探寻培养医学生人际沟通技能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9.
黄有霖 《教书育人》2012,(24):140-141
医德,即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是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之间关系的总和。它贯穿医疗卫生部门各级各类医务人员的职业活动中。因此,从事医务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准医务工作者的医学生,均应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可见,医德教育就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医院对医务工作者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医学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为指导,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具体标准,开展以爱  相似文献   

20.
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把医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的社会人、合格的医务工作者这一思想政治目标的必要途径。本文从教育内容的互通性、教育需要的人本性、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三个层面来综合审视这些因素,探寻两者结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