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音乐教学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  相似文献   

2.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是当前《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的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自然越来越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审美教育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养完善的人格,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应从“情”和“美”的视角切入,遵循教学规律和美学原则,创造性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美的形象完成教学任务。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美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  相似文献   

3.
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学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而音乐又是人类感情的速记,是最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审美教育应以“情”为切入点,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情感化”的构建匕。  相似文献   

4.
从审美的角度把握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拯待解决的实际。那在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学生健康的音乐,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审美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和"美"的视角契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相似文献   

5.
陈星 《教学与管理》2006,(4):139-140
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不仅可以通过唱歌、欣赏等教学活动来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能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初步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逐步发展对音乐的感知和情感反应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由于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音乐感知和理解处于低级阶段。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只有不断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作品美与心灵美的情感共振,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才能更好地达到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声乐教学活动中孕育与培养小学生健康美好的情感呢?  相似文献   

7.
刘瑞英 《儿童音乐》2008,(11):54-55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  相似文献   

8.
霍冉 《河北教育》2004,(5):37-38
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音乐教学的改革,应以“情”和“美”的视角切入,把着眼点放在对“情感化”和“审美化”音乐教学的构  相似文献   

9.
赵虹艳 《考试周刊》2012,(58):181-181
音乐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识、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本文着重讨论了音乐欣赏课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从情感体验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则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体验式教学认为,审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此,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以培育人格完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为目的。因此音乐教学的改革思考,应以“情”  相似文献   

11.
小学音乐课程是一门培养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音乐审美情趣,发展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致力于学生音乐审美与欣赏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音乐创造潜能的激发,发展学生难能可贵的音乐个性。如何将音乐教学与审美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笔者尝试从诵读、演唱、表演这三要素中寻找音乐与审美的纽带,以真情的诵读情境、多变的歌曲唱法、丰富的表演活动为小学音乐审美教学"锦上添花"。一、真情诵读,领略歌曲的唯美意境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程具有强烈的情感性特征。而音乐教育就是以审美为核心,以促进学生愉悦感受和积极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审美知识和音乐文化修养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柏拉图曾说:"对身体用体育,对心灵用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音乐作品和以情动人的情感形式,从而使得音乐教学变成一种渗透着理性的情感教育。一、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情感教育是促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必要途径。情感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应有内容。理智的成熟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3.
顾红平 《考试周刊》2013,(68):184-185
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审美教育,音乐课程把审美作为重要理念。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审美意识,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进行教学实践,已成为新课程理念下音乐审美教学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审美意义,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是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因  相似文献   

14.
音乐教学作为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是以音乐作品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及审美教育,并对培养儿童美好心灵和塑造健全人格起着积极作用。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在欣赏、表现、演唱过程中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而且能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提高其审美能力,促进良好品质的形成。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情感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5.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音乐教本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 ,改变了以知识和技能为主线、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法 ,本着以审美为核心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从审美教育的角度把握音乐教学活动并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 ,已成为学校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和必然趋势。那么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体现其审美意义 ,如何优化音乐的审美效应 ,则是一极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审美教学认为 ,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 ,因此 ,普通音乐教育则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健康的音乐 ,审美情趣和审美情感为内涵 ,以…  相似文献   

16.
在音乐课程中,“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所以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因为音乐鉴赏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提高对音响的聆听能力,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其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审美感知,包括音乐辨别力、音乐感受力和音乐记忆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基础;培养审美情感,包括音乐情感辨别力和音乐情感表现力,以及音乐情感理解力,这是音乐审美的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
刘晓东 《学苑教育》2023,(33):49-51
当前,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在小学教学中特别强调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来开展教学活动,尤其要重视教学中的分层,力争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其中,小学音乐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也是落实五育并举政策的重要课程。小学音乐学科有其特殊性,它以情感教育和形象思维为审美的主要途径,使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实现审美教育的目标,但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较大差异,需要在教学中注意分层,因此如何实现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有效地分层教学成为广大音乐教师面临的新课题。这需要小学音乐教师从各方面着手进行设计、实践和反思优化,从而有效发挥音乐学科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巧兰 《考试周刊》2015,(28):32-33
要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把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有机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挖掘美的内容,创设美的情境,在美育中陶冶情感。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和情感渗透的现状,为解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通过举例分析在教学中如何抓住"美",体会"情"。最后阐述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审美及情感教育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由于我们面对的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对音乐感知和理解处于低级阶段。因此,小学音乐教学只有不断加强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王岩 《甘肃教育》2014,(13):74-74
正一、以审美为核心1.情境是音乐课中"审美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情境是音乐课中"情感渗透"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依据音乐审美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心理特征精心创设一个音乐审美情境,使学生能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渗透,从而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2.以听觉为主线,大量倾听音乐。音乐的审美感知是通过听觉进行的。正如新课标中指出的:"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听觉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