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最广阔的农村,投向最基层的农民,“三农”报道成为近几年来媒体宣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综观众多的“三农”报道,在表现手法上和内容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话套话多、贴近性差等问题。笔者以为。认真贯彻“三贴近”原则.使之更多地体现出“农味”.这是搞好涉农报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在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背景下.传媒聚焦“三农”问题,关于“三农”问题的报道频频出现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形成了“三农”问题中央热、地方热和媒体热的局面.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三农”可得到138万多篇相关文章。(2005.4.4)  相似文献   

3.
刘刚 《新闻世界》2009,(10):52-5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对“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高度重视.各级宣传部门重视“三农”报刊在农村的作用,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三农”报刊迎来了春天。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三农”报干U仍尚未走出发展困境,在各类媒体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究竟如何做强“三农”媒体,笔者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农宣传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如果漠视“三农”,不仅是“三农”的悲哀.也是国家的悲哀,同样是媒体的悲哀。——张振华与“三农”问题一样,对农宣传成为广播电视媒体关注讨论的一个难点问题。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对农电视研究会除了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外,还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开辟了对农专栏,中广协会去年又专门举办了广播电视服务“三农”高层论坛.旨在不断改进对农宣传工作.提高服务“三农”水平。尤其是国家广电总局把2005年确定为“农村服务年”。但是.反观广播电视对农宣传现状不容乐观.亟需  相似文献   

5.
湖北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宣传工作,重视《农村新报》、垄上频道等“三农”媒体的发展。这次研讨会以“媒体融合下的‘三农’媒体发展”为主题,适逢其时,很有必要。对新时期的“三农”媒体发展与“三农”宣传工作,我想谈四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中央一号文件发出之后.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离“三农”最近.或者说每天都生活在“三农”中。县级电视台这个最大市场在农村的媒体.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发挥区位优势.提高对农宣传水平.起到解决“三农”问题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解读电视媒介在"三农"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信息中枢"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多层次关系下的“媒介三农”对三农问题的分析、判断可以分为四个层面:来自政府的“政策三农”,来自“知识人”的“学者三农”,来自媒体的“媒介三农”,真实、客观存在的“事实三农”。在社会的元场域里,四个子场域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彼此互动的关系。随着媒体自立的进一步凸显,媒介对三农问题的社会唤醒作用不断强化,“媒介三农”向“事实三农”逼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背景下,“三农”媒体如何守正创新,内容产品如何得到更好传播,是涉农媒体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农村大众报立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扎根“三农”的传统优势,以视频为抓手,推动流程再造,推进内容生产“广覆盖”、策采编发“深突破”,同时立足自有平台,不断开拓外部渠道,探索“三农”媒体融合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9.
《湖北档案》2008,(11):8-8
目前.崇阳县政府召开专题会研究落实“三农”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各乡镇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及重点建设项目单位领导和档案员、涉农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周协光主持会议,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光新参加会议,并就抓好“三农”和重点建设项目档案工作强调了五点意见: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三农”问题作为读者普遍关注的热点,成为各媒体改进宣传的一个突破口。笔者以为,贯彻“三贴近”原则,努力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必须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转变观念,找准坐标,解决“三农”报道写什么的问题。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许多媒体  相似文献   

11.
杨洋 《新闻传播》2023,(11):64-66
“三农”类融媒体产品始终存在内容专业性强,受众自身局限等限制条件。通过分析研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黑龙江总站2022年推出的贯穿全年融媒体报道《龙江新“丰景”》系列产品发现,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媒体从业者必须通过践行“四力”,深入调研,成功实现传播内容、传播策略、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从而实现“三农”融媒体产品“破圈”。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三农”问题报道已经成为海南省媒体最热点的动向之一,同时也是广大新闻工作者遵循“三贴近”原则.认真践行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个生动体现。但是如何在“三农”问题报道方面取得突破性的创新,以期对广大农村的同志达到宣传、鼓动、批评、激励、促进作用,值得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3.
金烽 《新闻实践》2010,(9):76-76
随着都市类媒体的兴起,媒体的聚光灯打向了都市生活,如何做好“三农”报道,是摆在不少媒体面前的现实问题。萧山日报持续4年的“百村行”大型采访报道,就做好新时期“三农”报道进行了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对媒体议程设置提出了全新的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视角、报道要求,形成了崭新的媒体语言社会环境。以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报道为例,目前,媒体针对农业宣传报道这一资源,一改过去对农传播、对农节目、对农宣传的理念.转换为“为农传播”新思路。“对农“与“为农”仅一字之差,  相似文献   

15.
我国长期执行城乡二元结构政策,在城乡资源配置和国民待遇上,重城轻乡十分明显,致使“三农”在多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媒体对“三农”的观照度与处于弱势地位的“三农”对媒体的期待极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战略选择。大众传媒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增强服务“三农”的意识,为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担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6.
漠视“三农”:媒体的悲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农民很穷,是中国最大的弱势群体;农业面临诸多困难,是弱势经济;农村还很落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地区。因此,全面建设小康,重点、难点均在“三农”。作为上层建筑的新闻媒体无疑应在资源配置、宣传报道上给“三农”以更多的照应,这是中国的国情使然,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使然,落实“三个代表”及“执政为民”的理念使然,全面建设小康的要求使然。对“三农”的漠视其实不仅是“三农”的悲哀,也是媒体的悲哀。因为“三农”毕竟是媒体的“衣食父母”和衣食来源。冷落“三农”无异于一种“自虐”。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作为主流媒体的广播电视,关心“三农”、关注“三农”更是责无旁贷,这当中广播电视对农节目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服务“三农”的实际效果以及广播电视媒体作为喉舌作用的体现程度。笔者认为要力好对农节目,注意适口性和注重情感性是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文凯  徐思弘  肖敏 《新闻前哨》2014,(9):F0003-F0003
7月22日,由省财经办(农办)、省网管办、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农村新报承办的“湖北首届‘三农’网站发展研讨会”在汉举行,省委组织部、省政法委、省经信委、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林业厅、团省委等二十余家单位的涉农网站负责人参会,共同研讨新媒体环境下的“三农”宣传与“三农”信息化建设等话题。会上成立了湖北省网络文化协会“三农”分会。  相似文献   

19.
七朝古都河南省开封市地处中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市。作为开封市本地主流媒体的《汴梁晚报》,在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同时,兼顾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报道,念好“三字经”,“跳”——跳出农业,放大“三农”报道;“巧”——运用技巧,写活“三农”报道;“新”——选好角度,“三农”报道出新。这样的“三农”报道城里人喜爱看,农村人觉得亲...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三贴近”作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大新闻改革力度,增强新闻舆论引导的重要体现,得到全国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而“三农”问题作为普遍关注的热点,更成为各媒体落实“三贴近”的突破口。“三农”宣传百花齐放,“三农”报道精品迭出,成为众多媒体的一大亮点。透过热闹的表象,笔者以为贯彻“三贴近”原则,真正提高“三农”报道的质量,必须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