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基于诉讼时效直接决定着当事人是否具有胜诉权,且海事诉讼时效制度尤其是海事诉讼时效的中断又与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不尽相同,从诉讼时效制度设立意义的角度及我国司法现状出发,对海事诉讼时效的中断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共鸣,并对实务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就是行政诉讼时效,我国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繁琐而杂乱,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理解上的分歧,因此首先要将我国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规定作为行政诉讼时效进行系统性的整体理解。其次对现有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分析,总结出在司法实践中行政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时效制度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包括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两种制度,其功能在于通过限制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但在我国<民法通则>中,对时效制度的规定很少并过于原则,缺乏操作性.本文反思时效制度中存在的问题,综合国外有关时效制度的先进立法经验,构思如何完善我国的时效制度,充分发挥其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4.
诉讼时效制度是民法上确立的关于债权人的债权在何种时间内受到法律强制性保护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该项制度中的诉讼时效期间起算、中断等,由于法律规定的较为原则,因而在司法实践中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观点,导致了法院和仲裁机构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不加以规范和限制,将有失公平、公正。诉讼时效规定是国家法律的一种强制性规范,对债权人、债务人是一种约束,同样对法院和仲裁机构也是一种约束,应当一体遵守。  相似文献   

5.
正当性不足构成了我国诉讼时效制度运作现实状况的一个重要侧面.法官释明不仅无助于对诉讼制度局限的克服,反而可能加剧了诉讼时效制度与人们的朴素道德观之间的冲突,从而给诉讼时效制度获得认同带来新的障碍.在自由价值凸显的现代社会,必须重塑诉讼制度的正当性基础,为诉讼制度的不断的进一步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保证是担保法律关系中的一种主要方式,司法实践中,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转换与连接,法律和司法解释做出了相关规定,但这些规定又有冲突之处,让人们在理解和运用上产生分歧,导致保证人与债权人的权利、义务关系不明确,保证债务无法落实。因此,正确理解保证期间的性质,在理论上甚为重要,厘清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转换时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规定: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该条解释明确了生育权的主体是妻子,但同时为了保护男方的权利而提供了一个救济条款,夫妻双方因生育权的纠纷而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作为离婚的法定理由,可请求人们法院判决离婚。  相似文献   

8.
振动时效是对构件施加的不对称的循环应力,通过绘制Goodman图,确定了振动时效应力幅值与残余应力、屈服强度、对称循环应力下材料的疲劳极限之间的关系,为振动时效激振力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同一个附带民事诉讼案件事实,因审理法院和审判程序的影响而得到不伺判决结果的“同案不同判”现象,在中国的附带民事诉讼中出现的比例较高。究其产生的原因,认为有四个方面:一是确定赔偿范围的基本原则把握不准:二是精神损害赔偿请求被无理排除;三是物质损失赔偿范围被任意压缩;四是公诉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不作为。  相似文献   

10.
振动时效激振频率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残余应力的集中程度、振动时效后残余应力分布及降低程度。对于结构简单,残余应力集中的构件,振动时效后要得到较低的残余应力状态,应选用较大的激振力,较低的激振频率。对于结构复杂,残余应力不集中的构件,宜采用较低的激振力和较高的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11.
教学是一种价值关涉的活动,教学价值观影响、制约甚至规定着人们对教学的认知行为,从而决定着现实教学的实践方式。传统教学是“惟知识教学”,强调客观真理性知识对于人的价值,教学就是由老师扮演传授者的角色,尽可能多地将知识灌输蛤学生,学生就是完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习成为被教师所主宰和控制的、被动单一的活动。新学习方式反映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自由意志、独立人格,有着丰富精神世界,有着探索、创造需要的生命主体所进行学习活动的应有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不仅仅是学生外在行为取向的变化,更深层昭示了学生在“教学世界”中存在及发展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必将撼动传统教学的旧有根基,催生传统教学在价值观方面的彻底重构。  相似文献   

12.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要通过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落实,高尚的人格魅力是做好工作的润滑剂和催化剂。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要从人品、气质,道德、能力,人文环境诸方面着手,核心是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据国内外资料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占35%左右,8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占65%,老年高血压人群在了解老年人高血压特点和掌握运动处方原则的情况下,合理安排好运动处方才能达到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浅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处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已经成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课的作用上。实际上,仅仅通过每周两节的体育课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无论在时间上还是针对性上都是不够全面的。因此,我们提出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疾病类型,发挥课外体育活动的优势,以人为本地制定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运动处方,从而更好地发挥运动处方针对性强、灵活性强的特点,为全面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运动处方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运动处方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标准》中的运动处方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效果显著;对锻炼态度较差的学生提升锻炼态度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对锻炼态度一贯比较积极的学生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实验验证了《标准》中运动处方的个性化、可操作性等实用价值,建议对《标准》的运动处方系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苏轼在其诗中多次描写过男子簪花的习俗。其中,以诗歌《吉祥寺赏牡丹》最具特色。这首诗仅用了短短的二十八字就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众人簪花的情景,展示了一位性格饱满的苏轼。他既享受着与万民同乐的人生大乐,又追求着观览山水、自适自足的小乐。他既保持了强烈的淑世情怀,是儒家仁政的坚守者,又吸收了释、老"万物齐一"的思想,是"为老不尊"的叛逆者。这种能入能出、舒卷自如的人生境界,既是对儒家思想的坚守,又是对佛道思想的吸收,最终形成了他圆通自足的文化性格。  相似文献   

17.
柔韧性测量方法及其欲测属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采用实验法及数理统计分析法,对67名大学生的柔韧性和关节角度进行测量,并对测量方法及其欲测属性进行分析研究,用EXCEL2000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表明,一些柔韧性测量细则应进行修改.本研究使用的CYBEX EDI320关节角度测试仪体积小,操作方便,数据精确,建议在安排训练计划和运动处方时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运动处方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是体育产业中的一个新兴项目,可以弥补体育健身市场的缺陷;对预防、健身性的运动处方的应用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写作能力的考查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结合学生在四、六级英语考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驳、立论、解释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敢于放手,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写作能力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真正做到教学的主体(教师)与教学的客体(学生)相结合,两者产生合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