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看过蔡澜不少书,但我作古正经捧起他写女人的书,这却是第一本:《蔡澜眼中的八婆与美女》,初识书名觉得好笑,对于内容有些好奇,读完文字真是好呛。女人需要的,不过是男人的懂得与尊重,恰好这两点蔡澜都有,所以东京银座过百岁的妈妈桑是他眼中的美女,酷爱读书崇拜金庸的妓女是,敢于上电视挑战做菜的日本尼姑亦  相似文献   

2.
    
蔡澜,“香港四才子”之一。1941年出生于新加坡,少年时留学日本,后回香港发展,是著名的电影制片人、美食家、专栏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商人。蔡澜通晓多种语言,在世界很多大城市居住过,其人多才多艺,尤喜“玩”,在“玩”中享受人生。  相似文献   

3.
金庸、倪匡、蔡澜、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四人皆妙笔生花、文采非凡。金庸以武侠小说名世;倪匡擅长科幻故事;蔡澜以包罗万象见长;黄霑则下笔机变灵活。在他们多姿多彩的人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情爱故事?又诉说着多少悲欢离合?  相似文献   

4.
词人黄霑     
黄霈和金庸、蔡澜、董桥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他写过一本超级畅销书叫《不文集》,1973年在周刊上连载,1983年结集成书以来,在香港这弹丸之地,重印了62版。其重印次数之多,甚至超过了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其纪录至今无人能够打破。  相似文献   

5.
蔡澜年轻时,一日突发奇想,想到《明报》弄个专栏玩一玩,便去找倪匡帮忙。倪匡面露难色:“太难了!金庸当《明报》是自己的性命,尤其是那个副刊,一直以来,都死抱着不放。你要写《明报》副刊,真是难过登天。你还是叫我请你吃饭,这比较容易办。”蔡澜死不甘心:“倪大哥,你不帮我,普天下恐怕也没人帮得了我也!”倪匡最怕哀求,当下便说:“让我想想办法,不过,你别太急。”犹豫了一下又说:“期诸三月,必有所成。”接下来的几天,凡是有金庸的场合,倪匡必谈蔡澜。起初,金庸并不在意,过了一个星期,终于忍不住问:“蔡澜是谁?”  相似文献   

6.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黄永玉抵达阔别了二十多年的香港,并在那里安了一个新家。新家位于太平山的半山腰,故名曰山之半居。当时,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江四大才子的黄沾,经常到黄永玉的新家骚扰。不久,黄沾遇到了一生的一场大危机,不  相似文献   

7.
新闻点击     
新闻人物姓氏:奥德·阿西斯·莫雷拉 新闻人物名:小罗纳尔多   昵称:罗纳尔迪尼奥 黄霑,原名黄湛森。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出生日期:1980年3月21日 国籍:巴西 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身高:1.80米 体重:76公斤 位置:中场或前锋  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写出曾效力俱乐部:格雷米奥(巴西,1986-2001),巴 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笑傲江湖》为黎圣日尔曼(法国,2001-2003.7),巴塞罗那(西 “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班牙,200…  相似文献   

8.
看过蔡澜的很多杂文,谈电影、美食、旅行、生活,头头是道如数家珍。蔡澜1941年生,至今已经七十多个年头了,他却将时间活成原有的一倍,甚至两倍。男人到了这个年纪,大多已经干涸,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等待生命的最后一刻。峥嵘岁月已过,身体亦不如从前,提臀举步皆喘息,对待生活不再有好脸色。我钦佩对生活有热情的人,比如蔡澜。人活着往往就要承受很多苦难,如何在晚年练就铁石心肠后依然对生活柔软相待,这的确是学问,也是一门独门武功。  相似文献   

9.
朱慧 《广西教育》2013,(33):52-53
在一个班集体中,往往靠一种相互支撑的尊重维系着班级成员之间的和谐与默契。我所带的四(8)班虽然才30多个孩子,可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为了教育这一帮孩子,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苦口婆心,磨破嘴皮子,但他们仍无动于衷,照旧我行我素。经过再三反思,我决定从"学会尊重"入手,利用班会课教育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课前让孩子们去搜集尊重的多种表现,理解尊重的重要含义;课中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尊重的重要作用,掌握尊重的提升方法;最后引导孩子们去关注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强化尊重的行动意识。我是这样上班会课的。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集诗书画印为一身的京城才子说到才子人们不禁想起了唐伯虎、纪晓岚,公卓先生的才气与这些人有着迥然不同的面貌,他是一个大朴若拙的才子。在他的身上除了诗书画印之外,对于传统文化诸如:中医、哲学、文物考证、武术等都有涉猎,他是一个传统文化学问渊博的才子。  相似文献   

11.
<正>蔡澜先生:你好!我想向你讨教几个问题。我是一个念中二的十四岁女孩,性格开朗、活泼,是个典型的"假小子",所以有不少朋友。他们都说我热心肠、不计较,唯一的缺点就是欠缺温柔。我对这些评论一笑置之,直至那一次,遇上心中的他。他年长我四岁,与我在同一所中学念中六。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品学兼优。样子嘛,却只能用"貌不惊人"来形容,但我却真心爱他,他令我整日坐立不安。  相似文献   

12.
唐朝中期有一个诗人群体,文学史上传统称为"大历十才子".首见于<旧唐书>卷163(李虞仲传):李端"大历中与韩翃、钱起、卢纶等文咏唱和,驰名都下,号大历十才子."但未全举十人之名.这十个人是谁,古书上的说法不尽相同.<新唐书>卷203(文艺下)云:"[卢]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相似文献   

13.
美丽的九寨留给我的印象,简而言之可以用李清照的一句词来概括:“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一直以为,李清照是位忧郁且冷傲的女才子,但在这首词中,她却表现出鲜有的温柔与平易。  相似文献   

14.
大历十才子作为一个处在盛唐与中唐之间的诗歌流派,其诗歌的内容和风格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后人往往易忽视他们的个体特征。文章试从十才子诗歌风格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九寨的美丽给我的印象,简而言之是李清照的一句词:“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一向以为李清照是位忧郁且冷傲的女才子,但在这首词中,她表现出了鲜有的温柔和平易近人。九寨的水很净,诱过天蓝色清澈见  相似文献   

16.
乐兵 《班主任》2006,(10):41-41
自师范毕业走上教学岗位以来,我已"转战"三所小学,送走三届毕业班,且接手的清一色都是"差班".许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愿意带"差班",当我告诉他们我自己曾经也是差生时,他们惊愕不已.是的,他们难以把我这个读师范的才子--校文学社社长、学生会干部、十佳特长毕业生与"差生"两字联系在一起,但我的确曾经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差生!  相似文献   

17.
师生和谐相处,教育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出力不讨好,弄得一团糟。师生怎能和谐相处呢?我认为,尊重学生是关键。 尊重学生,是十分有效的教育艺术。我从陶行知先生“为违纪学生发糖”的故事中,深切地感受到尊重能使人获得一种满足,产生一种力量,可以使人理智,也容易使人悔过。但这一点许多教师(包括我)往往不在意或不屑一顾。认为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教师对学生的一切教育方法和措施都是出于好心,学生  相似文献   

18.
尊重自我     
现在老师们总是问:“我如何能让学生尊重我?他们在见到我之前就已经决定当我走进教室时表现得不尊重我了。”很明显,你是无法让所有人都尊重你的。你可以去要求他人尊重你,可这是无法强迫的。儿童已经理解了这个概念,所以他们偏要执拗下去,反抗你要求尊重。  相似文献   

19.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凰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这是千古才子宋玉对自由的描述与向往。然宋玉之为才子,除了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刘向的《新序·杂事》第一和第五及王逸的《楚辞章句·九辩序》中有零星的生平记载之外,其才子之风流卓绝,则对于中国历代知识人来说,几乎是封限。蒙广平先生不弃,送我一本他的新近大著《宋玉研究》(岳麓书社2004年9月出版)。我读后的第一感觉是:宋玉之所以为才子,终于向世人揭开其庐山真面目。这可以说是广平先生对中国文化学术史上的一大贡献。然而,按照西方文艺中的才子理论,艺…  相似文献   

20.
与盛唐诗的豪迈飘逸奔放不同,大历十才子的诗歌表现出冷漠悲凉孤寂的特征。而这一总体风格的形成,虽与十才子所处的时代和个人遭遇不无关系,但更为重要的是与他们复杂矛盾的心态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