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48例STEMI的病人均采用静脉溶栓,随机分为对照组(尿激酶)和研究组(瑞替普酶).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两组的溶栓冠脉再通率、再通时间、射血分数、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急性期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痛症状缓解及再通率比较:治疗组开始溶栓后2h胸痛症状缓解率及再通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并发症及过敏反应的比较:溶栓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轻度出血4例(5.0%);对照组出现轻度出血7例(7.5%);两组均未出现重度或致命性出血及过敏反应.两组溶栓后60、90、120 min血管再通率比较,瑞替普酶组血管再通早、再通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再通时间早、冠脉再通率高、给药方便、药物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而安全的治疗AMI的理想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与静脉溶栓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近期疗效观察.方法:78例≥60岁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3例接受急诊PCI治疗.35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近期效果.结果:溶栓组梗死相关血管(IRA)再通率为68.5%,直接PcI组IRA再通率为97.6%;6个月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溶栓组为(40.5±5.8)%.直接PCI组为(51.6±6.5)%.出血并发症、住院期间病死率、再发心绞痛和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溶栓组明显高于直接PcI组.溶栓组平均住院时间为9.5d,PCI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1.5d.结论:对老年AMI患者,急诊PCI治疗更能尽快、及时有效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左室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深部热疗法对胸腔癌性积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胸腔癌性胸腹水患者为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出胸水、腹水,随后灌注60mg顺铂、10mg地塞米松,要求患者变换体位保证药物充分接触。观察组患者随后接受45min深部热疗,每周2次,为期2周。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到6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仅为39.5%,P<0.05,两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水平由于对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减少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在胸腔癌性胸腹水临床治疗中,深部热疗法能够起到绝佳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外周中长改良静脉导管在颅脑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及神经外科2019年6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74例颅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脉治疗工具选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以外周留置针行静脉治疗的患者42例,观察组:以外周中长改良静脉导管行静脉治疗的患者32例。比较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甘露醇输注时间合格率、静脉穿刺频率、技术服务满意度及静脉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数据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静脉穿刺次数、静脉治疗发生并发症频率超过了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技术服务满意度、甘露醇输注时间合格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外周中长改良静脉导管在颅脑肿瘤患者静脉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持续静脉滴注与常规静脉滴注对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3年3月外科收治中晚期肝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0例,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g每日1次常规静脉滴注;对照组20例,采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接输液泵,经肘正中静脉滴注20mg/24小时.两组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之间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对照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区胀痛、腹水、黄疸)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通过改变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用药模式,可减轻中晚期肝癌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药及微波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患者共28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各142例,治疗组采用经期抗生素静脉点滴,经间期康复消炎栓直肠给药,并配合微波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经期抗生素静脉点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绘画艺术治疗对抑郁症状高职生的影响,更好治疗高职生抑郁症患者,选取收治的高职生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绘画艺术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绘画艺术治疗对抑郁症状高职生具有积极影响,能改善患者抑郁症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家兔尿激酶溶栓后静点巴曲酶对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对照组、治疗1组、治疗2组。采用颈内动脉自血栓塞法建立脑梗死模型。治疗1组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2组尿激酶溶栓后静点巴曲酶;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测定不同时间段3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治疗后22h断头取脑,冰冻切片观察有无脑出血,2%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有无脑梗死病灶。结果:治疗1、2组各有2例出血、TTC染色,治疗1组2例正常,治疗2组3例正常。对照组造模后FIB升高,PT、APTT缩短,与造模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6h,2个治疗组FIB下降,PT、APTT延长,与造模后2h或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2组FIB、PT、APTT与治疗1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家兔尿激酶溶栓后静点巴曲酶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不增加出血发生率。通过凝血四项检测发现两药同时应用凝血机能下降明显,因此必须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同时监测凝血—纤溶指标,减少出血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研究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合并治疗胃溃疡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合并治疗,比较分析2组溃疡直径变化情况、临床症状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P0.05);观察组溃疡直径大小(2.1±1.8)mm小于对照组的(7.5±3.1)mm,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4.9±1.3)分低于对照组的(8.6±1.6)分,2组综合比较(P0.05).结论 :奥美拉唑与铝碳酸镁合并用于治疗胃溃疡,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溃疡面积明显缩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研究温阳利水重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以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改良保心汤,对照组加用保心汤治疗,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率为50%(1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10/30),经统计分析,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以后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温阳利水重活血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提高心功能指标,更有效地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我们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赵水平 《考试周刊》2015,(19):125-127
目的 研究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对新发骨髓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常规化疗联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常规治疗,比较两组肾功能改善及病情缓解情况。结果 观察组肾功能好转、肾功能逆转率分别为56.36%、21.81%高于对照组的36.67%、1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78.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81.82%与对照组的5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化疗联合硼替佐米、沙利度胺治疗新发骨髓瘤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根据脑水肿程度酌情应用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点滴,2次/d,14d一疗程。结果: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伴发AMI的病人(A组)进行分析,并与老年单纯冠心病AMI152例(B组)作比较.结果A组疼痛发生率(45.4%)显著低于B组(83.9%)(p<0.01),A组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53.1%与25.0%,48.4%与21.7%(p<0.05),A组病死率(42.4%)显著高于B组(15.7%),肺心病对其伴发AMI的发生部位无影响.结论对老年肺心病患者突然发生的急性左心衰和/或心源性休克应高度警惕伴发AMI的可能.  相似文献   

14.
选取高脂血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服用自制降脂汤,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及不良反应例数.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7%,对照组为74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所以,自制降脂汤能有效地降低高脂血症的血脂,对高脂血症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及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良好,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潘南金(门冬氨酸钾镁)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泵功能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本文对我院1998.3~1999.10月收入CCU病房的40例患者进行单盲、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第1~5天给予潘南金静脉输注,第6~15天改为口服,检测两组治疗前、第5、10天的血清钾、镁离子浓度,记录治疗前后血压及第一天24hHolter,统计两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间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合并用药等方面无差异,所有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第5、10天的血镁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的心衰、室早、室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值分别为<0.05、<0.01及<0.05),治疗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死亡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潘南金可以减少AMI后心衰的发生,改善心功能,减少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在溶栓的患者,潘南金能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减小再灌注损伤.但潘南金对血压有较大的影响,尤其血压在正常低限时,静脉输注潘南金可使低血压发生率增加,因此临床应用时需注意.  相似文献   

17.
冯剑 《考试周刊》2015,(19):119-120
目的 研究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方法 64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采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5 min步行距离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5 min步行距离及平均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并发自发性气胸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更高的临床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30例服用甲基睾丸素;比较两组治疗后子宫肌瘤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肌瘤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UAER、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临床疗效判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多项肾功能指标,保护肾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之间的临床状态 ,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致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腔内血栓形成发生率约为 80 % 90 % ,病情较重 ,预后较差 ,治疗不当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故抗凝、溶栓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日益受到重视。近年临床多次报道 ,肝素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取得良好效果 ,有明显改善高凝状态及心肌缺血、提高心功能作用。下面从不同角度阐述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1] 。1 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2 ]动物实验和临床冠脉造影结果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