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兰 《华章》2011,(10)
古籍注释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赖以传承的主要方式,前人在古籍注释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古籍注释依然是古籍整理与研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2.
今天的《左传》研究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当有所发展,深刻的研究只能来自正确的理解,因此 们在理解注释《左传》时应有一些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和方法,首先,注释《左传》必须考察当时的历史环境,共次,必须语法上来分析《左传》字词在句中的意义。第三,还须注意方言这个领域,第四,在无法解读《左传》字时可以从理校上考虑,以解疑难。  相似文献   

3.
清代文献学家全祖望以史学家的眼光研究历史文献学,取得显著成绩。其在注释学方面有着与前世学者不同的特点:采取多种注释形式,扩大注释范围;不通篇注释字音、字义、词义,将注释重点放在对古籍自身内容的注释上;将自己的历史主张及思想寓于所注释的历史事件中。  相似文献   

4.
古籍版本的鉴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籍产生的历史情况,而且还关系着古籍的内容和质量,进而决定着古籍的科研和文物价值。因此我们在鉴定古籍版本的时候,一方面要从形式上考究时代风格;另一方面要从内容上掌握资料依据,还要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减少不必要的考据和重复。对一种古籍的版本进行鉴定通常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从最直观的角度对古籍的字体、纸张、版式、刀法墨色等方面来判别其刻印年代,亦即从形式的角度来判别;其次,在基本确定古籍版本形式的基础上,对古籍的编制体例、学术源流、名物…  相似文献   

5.
西汉时期,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广开献书之路,并且与儒生共同搜寻和整理天下文献古籍,这对当时河间儒学中心乃至整个儒学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此,河间献王刘德珍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献古籍。这些典籍,前人多有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藏书的条件、特点与作用诸方面,挖掘刘德的藏书思想。  相似文献   

6.
历史这一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需要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决问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思维形式上实现一种跨越时空的信息沟通,站在前人的立场上,分析人或事件对于当时社会的作用,也就是想前人之所想,为前人之所为.  相似文献   

7.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有助于提高古籍整理工作的质量。本文从古籍校勘、古籍标点和古籍注释三个方面举例说明了研究明清白话小说词汇对古籍整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和古籍大省,陕西遗存有丰富的古籍资源,既记载着中华民前行的执着脚步,也凝结着前人思考感悟的精华;既是体现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又是进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因此,本文从研究陕西古籍资源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入手,深入探讨了陕西古籍资源所蕴含的价值,对于提升陕西的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强省,发展地方经济,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作为历史文化大省和古籍大省,陕西遗存的古籍资源,记载着中华民族前行的执着脚步,也凝结着前人思考感悟的精华;既是体现中华文明的历史见证,又是我们进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本文以西北大学图书馆存藏的珍贵古籍为例,从研究其文学价值入手,深入探讨了陕西典藏古籍所蕴含的价值。这对于提升陕西的文化品位,建设西部文化强省,发展地方经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数千年光辉灿烂的历史,有极为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是其文明的重要历史文献和历史标志。对古籍进行科学的整理和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工作”,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批判地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和文明,无疑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解放后,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一九八一年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下达后,全国各地更加积极,成绩更为斐然。一般说来,整理出版的古籍,质量是好的比较好的,其中不乏稀见的珍本;有的还进行了同步的研究。但有的整理,从标点、校勘、注释以至排版印刷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一些传本较少的古籍,原本读者不容易见到,而整理本又错漏颇多,以讹传讹,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我由于工作和兴趣所致,对这方面的情况有所留意。其中,我感到《饮膳正要》的整理,错讹之处不少,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以其点校本为例,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1.
疑义相与析     
本文对一些滇版书籍,如《云南史料丛刊》、《云南辞典》、《永昌府文征校注》、《滇志》、《鸡足山志》、《云南历代诗词选》等所存在的注释、校勘、断句等问题,提出了商榷性意见,有助于对古籍的正确理解。  相似文献   

12.
杨绪敏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3):16-18,29
《孟子》一书在不同历史时期遭遇了不同的境遇。它从子书升为经书,反映了孟子地位的提高。由此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孟子》的作者、篇目的真伪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历代关于《孟子》的评论和注疏勾勒了《孟子》传播的轨迹、展示了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集义轩咏史诗钞》是一部通代编年咏史诗集,可谓清代七律咏史之首。诗集着重吟咏了在政治军事、文学艺术、经术理学等方面有特殊表现和突出成就的历史人物,然有几类人物却未涉及,究其原因,皆是与“义”字有关,充分体现其“取足示劝惩者托诸吟咏”的创作主旨。诗集注释体例特点突出,笺注为自注,以训诂形式注释词和短语,实质所注为相关的典故本事,有补诗和补史之功。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资治通鉴》胡三省注称引历史事件的年份、卷次等与《通鉴》上下文、《史记》、《汉书》作比对研究,指出《通鉴》胡注注释史事年份、卷次的若干讹误,并对胡注的相关文献学价值稍加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彝文古籍记载有最古老的文化内涵,是蕴藏中华远古文明的另一宝库.但因各地彝族早期就习惯按自己所操方音口语,混用同音字、多形字写作或抄誊,形成各地"书不同文".严重地障碍了民族语言文字的交流与传承.因而必须对彝文古籍进行"深层次研究".在确切落实其记载内容的条件下,将滇、川、黔、桂超方言通用彝文,代换原书中同音混用字或多形混用字,这样在各地彝文古籍中实现"书同文".对这一重大事业,要高瞻远瞩,克服自私保守,与时俱进.在实现"书同文"之后,原同音字、多形字混用的彝文本,与换上超方言通彝文的新本,长期并存,以备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从古书句读到标点的历史源流切入,明确了古书标点的重要意义,通过分类,列举现行标点古籍中误点误断的例证,提出了古书标点的一些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7.
安顺学院图书馆藏古籍种类繁多,特色鲜明,主要是黔江中学时期遗留下来的,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因人力、物力、财力缺乏,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与整理。因此,应采取改善存藏环境、设立专项经费、设置专门机构、进行古籍整理等有效措施,使其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价值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汉朝时期,史注得到了初步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史注作品。两汉学者开始将注史视为学术自觉行为,以训解史书为主要模式,不断走向深入。虽然在汉朝时期史注还没有形成很大的声势.但它却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注活动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视阈下的彝学是后现代学术发展开辟的一个新领域,自招收博士研究生开始,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彝学学科的建设是一个系统且持久的过程,当前应该就彝族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基础、彝文古籍藏量丰富的优势和彝学研究逐渐趋热的形势,重点从古彝文计算机输入法软件的开发运用、彝文古籍的收集与翻译、彝族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推动协同创新等方面入手,打好彝学学科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