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术优秀运动员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院系创办武术优秀人才培养基地——业余体校、俱乐部,构建具有特色的“文武兼修、亦读亦训”的培养模式,是培养武术竞技与武术专门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刘巍 《冰雪运动》2008,30(2):47-5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调研方法,运用运动训练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汲取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及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认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培养体制、培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重训轻教”、“重体轻育”、教练员水平不高、保障体系薄弱等诸多问题,提出了树立正确人才培养观念、发展多种培养模式、“训教结合”、科学训练、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和完善保障体系等对策,促进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为我国冬季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决策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水平最高的国家当属美国。有效的人才培养体制是美国竞技体育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任何一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它必然植根于某种教育理念或化价值观。正是由于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的长期互动与融合,才形成了当今独具美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本国化传统与体育价值取向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不要盲目攀比或简单复制。  相似文献   

4.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后竞技时代”,相应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向“后竞技时代”转变。体育人才培养由重竞技转变为重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风行理念。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率先实现这种转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文章通过与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得出“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以期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创新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分析、讨论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缺陷,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赖以依存的土壤已经失去,必须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培养模式,才能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保障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依据这一思路,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特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模式分析的研究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对高等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和概括.竞技体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建立在科学化基础上的学训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末来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培养定位是"学生运动员",有利于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校良好的人文与育人环境;经费来源的多渠道;在一个培养单位完成多年培养目标的"一条龙"培养;亦读亦训的学训结合;科学高效的训练组织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环节。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但仍出现了许多问题,认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基本属性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是实施“体教结合”办训的典型案例。剖析“体教结合”模式的优势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属性实现方式,探讨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与杨泰实验学校“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8.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在经历了全运会选拔模式、政府主导型培养模式、举国体制下的三级训练网模式、“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模式之后,还处于实变阶段,并没有达到质变的高度;通过对“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的理解和二者存在根本分歧的认识,在思考原有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以及从“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模式得到的启示,提出后奥运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必将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9.
王殿才 《钓鱼》2004,(11):45-45
时下,巾帼钓手挥竿垂纶于池塘边、赛场上亦不足为奇,可许多钓手都说,屡次和女钓手同池竞技,往往被打败。钓技相差无几,饵料出自一团,为何钓绩不如巾帼?这令笔者百思不得其解,难道真的是鲫鱼也“花心”吗?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对名校办名队实践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进行相关问题的归纳总结。突破体制性障碍,让专业竞技训练走进校园,成为教育的分支;整合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打通名校“直通车”式输送渠道;教体优势资源互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育人为先、体校主导、名校保障、资源共享、学训融合、人才共育、特色共创”的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特色培养体系。建议进一步提升办队附加值,推动区域竞技体育水平整体发展,为该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文化基因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体育文化导刊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指出:21世纪世界各大洲竞技体育走学院化之路将成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纵观当今世界体育强国,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可谓“竞技体育走学院化之路”的典范。美国不仅拥有坚实的体育后备人才基础,许多大学培养出来的高水平竞技运动员也时常在奥运会上摘金夺银,显示出雄厚的实力。美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以教育体系为依托,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紧密衔接的“科训一体化”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这种独具美国特色的竞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绝非偶然,它是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的内涵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看似相同,其实内涵截然不同,它们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两种机制。当前推行的“教体结合”是在“体教结合”未能实现其既定目标的情形下提出来的,“教体结合”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必将引导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由传统的“教体分离”模式向完全依托教育系统培养的全新机制转变。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主题。通过对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我国现行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弊端的分析,认为“体教结合”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4.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的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多元化体系。总体看,可以分为体育系统培养、教育系统培养、体教结合培养和社会力量培养等四种模式或基本体系。即:①体育系统的“金字塔型”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②教育系统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一条龙式”青少年田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③中学一大学体育的“体教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体教融合”不仅是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亦是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效能的核心要义。“体教融合”有利于充分整合体育和教育两大系统资源,助推青少年文化学习与体育锻炼协同发展,培养一批青少年竞技武术人才。然而在“体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竞技武术人才培养在管理、资源及保障等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为此,应构建互融互通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体教协同的人才管理体制,调动家、校以及社会各方优势。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中不同培养对象的“任务目标”及不同路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提出新时期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时,在建立任务目标及不同路径培养模式下政府职责的相关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中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现存的问题.认为:现阶段中国“体教结合”模式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学校申请培养基地的准入门槛限制、专业师资人才缺口、经费难以保障等问题相对突出.并提出了科学调控、优化学校参与竞技体育人才培训制度;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方位提高“体教结合”教练员水平;驱动校、企多方合作筹集经费等较为具体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8.
研究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统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优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研究了浙西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已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原因,指出症结在于训练管理体制,并提出了浙西南欠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1.“融体于教”的欠发达地区教体结合形式从传统的“三集中”少体校训练体制,转变为传统体校、基地学校的“一集中”教体结合训练体制,有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是关键。例如国家高级田径教练夏来军,以…  相似文献   

19.
竞技武术全球化之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中国竞技武术走进奥运、走向世界,是实现中国竞技武术全球化、现代化的需要。结舍实践,提出了实现这一目的的对策:对传统武术技击动作进行简化和规范,对竞赛套路进行等级分类;高度提炼竞技武术的化内涵:客观地扬弃竞技武术所谓的“标准化”和“形式化”;利用所有积极因素,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发展的竞技武术全球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转型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我国现行的“三级训练网”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三个失衡现象”,即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失衡,国家奥运战略与地方全运战略的失衡,产权边界模糊、激励机制不足造成的投资与收益主体间的失衡。应建立政府主导下市场化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具体策略是:①实现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投资主体的多元化;②有计划地分步推进体制转型;③建立“体教型”竞技后备人才培养模式;④实行竞技后备人才的市场交流制度;⑤加强教练员伍建设,提高教练员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